深入理解java中的byte类型
作者 | 进击的石头--GO!
来源 | https://www.cnblogs.com/zl181015/p/9435035.html#4432849
Java也提供了一个byte数据类型,并且是基本类型。java byte是做为最小的数字来处理的,因此它的值域被定义为-128~127,也就是signed byte。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java中byte类型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介绍
byte,即字节,由8位的二进制组成。在Java中,byte类型的数据是8位带符号的二进制数。
在计算机中,8位带符号二进制数的取值范围是[-128, 127],所以在Java中,byte类型的取值范围也是[-128, 127]。
取值范围分析
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是 -128 到 128呢?今天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运算规则:
正数的最高位都是 0 ,正数的值就是二进制表示的值。
负数的最高位都是 1 ,负数的值是 取反后加一 然后加个负号得到得值。
我们用8位的二进制来说明一下此规则:
比如:00000001。最高位是0 为正数 ,那么表示的就是 十进制的 1。
再比如:10000001.最高位是1 为负数,值是多少?取反得到 01111110 加1 得到 01111111 ,那么值为 -127
理解此运算规则我们正式开始说byte,byte正好是8位的二进制数。short是16位 int是32位 long是64位。
不难理解,byte的最大正数就是 01111111(最高位必须是0),也就是 127。
那么你可能会想 byte的最小负数就是 11111111 了,对不对? 这么想就
大错特错了。让我们看看11111111这个二进制数表示多少。
根据上面的提示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负数。它的值是先取反再加1 。
11111111取反得到:00000000,加1得到 00000001 。最后得到的值为-1.
这可是最大的负数啊。由此你是不是想到了最小的负数会不会是10000000呢?
让我们算一下 取反:01111111 加1得到 10000000 最后得到 -128.
127是01111111 然而 -128是10000000 ,看出来一个奇怪的事情。
仔细的看一下这两个二进制数 是不是前者加1就得到后者呢?对。
可以编一个小程序实验一下:
byte a = 127;
a+=1;
System.out.println(a);
结果正好是-12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二进制从 00000000 到01111111到10000000到 11111111
即 十进制从 0 到 127 到 -128 到 -1。
接下来,我们用一段代码来更深刻地理解byte:
public class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b = 456;
byte test = (byte) b;
System.out.println(test);
}
}
上述代码,最后会输出-56。原因如下:
456的二进制表示是111001000,由于int是32位的二进制,所以在计算机中,实际上是00000000000……111001000,当int转成byte的时候,那么计算机会只保留最后8位,即11001000。
然后11001000的最高位是1,那么表示是一个负数,而负数在计算机中都是以补码的形式保存的,所以我们计算11001000的原码为00111000,即56,所以11001000表示的是-56,所以最后test的值为-56。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记得点赞关注哟~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情系IT,每日推送技术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深入理解java中的byte类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 详解java中的byte类型
Java也提供了一个byte数据类型,并且是基本类型.java byte是做为最小的数字来处理的,因此它的值域被定义为-128~127,也就是signed byte.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j ...
- 理解Java中的字符串类型
1.Java内置对字符串的支持: 所谓的内置支持,即不用像C语言通过char指针实现字符串类型,并且Java的字符串编码是符合Unicode编码标准,这也意味着不用像C++那样通过使用string和w ...
- 理解Java中字符流与字节流的区别
1. 什么是流 Java中的流是对字节序列的抽象,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个水管,只不过现在流动在水管中的不再是水,而是字节序列.和水流一样,Java中的流也具有一个“流动的方向”,通常可以从中读入一个字节序 ...
- 深入理解Java中的IO
深入理解Java中的IO 引言: 对程序语言的设计者来说,创建一个好的输入/输出(I/O)系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 Thinking in Java > 本文的目录视图如下: ...
- 理解Java中字符流与字节流
1. 什么是流 Java中的流是对字节序列的抽象,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个水管,只不过现在流动在水管中的不再是水,而是字节序列.和水流一样,Java中的流也具有一个"流动的方向",通常可 ...
- 理解Java中字符流与字节流的区别(转)
1. 什么是流 Java中的流是对字节序列的抽象,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个水管,只不过现在流动在水管中的不再是水,而是字节序列.和水流一样,Java中的流也具有一个“流动的方向”,通常可以从中读入一个字节序 ...
- 如何理解Java中的自动拆箱和自动装箱?
小伟刚毕业时面的第一家公司就被面试官给问住了... 如何理解Java中的自动拆箱和自动装箱? 自动拆箱?自动装箱?什么鬼,听都没听过啊,这...这..知识盲区... 回到家后小伟赶紧查资料,我透,这不 ...
- 理解Java中的弱引用(Weak Reference)
本篇文章尝试从What.Why.How这三个角度来探索Java中的弱引用,理解Java中弱引用的定义.基本使用场景和使用方法.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叙述中难免存在不准确或是不清晰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指出, ...
- C++ : 从栈和堆来理解C#中的值类型和引用类型
C++中并没有值类型和引用类型之说,标准变量或者自定义对象的存取默认是没有区别的.但如果深入地来看,就要了解C++中,管理数据的两大内存区域:栈和堆. 栈(stack)是类似于一个先进后出的抽屉.它的 ...
随机推荐
- 各种数和各种反演(所谓FFT的前置知识?)
每次问NC做多项式的题需要什么知识点. 各种数. 各种反演. 多项式全家桶. 然后我就一个一个地学知识点.然而还差好多,学到后面的前面的已经忘了(可能是我太菜吧不是谁都是NC啊) 然后发现每个知识点基 ...
- Windows10安装ubuntu18.04双系统教程
写在前面:本教程为windows10安装ubuntu18.04(64位)双系统教程,是我多次安装双系统的经验总结,安装方法同样适用于ubuntu16.04(64位).为了直观和易于理解,我会尽量图文并 ...
- 【RTOS】基于V7开发板的最新版uCOS-III V3.07.03程序模板,含MDK和IAR,支持uC/Probe,与之前版本变化较大
模板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4z_Lg51jMT87RrRM6Qs3g 提取码:2gns 对MDK的AC6也做了支持:https://www.cnblog ...
- CountDownLatch原理分析
CountDownLatch原理分析 CountDownLatch是一个同步工具类,它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一直等待,直到其他线程执行完后再执行.例如,应用程序的主线程希望在负责启动框架服务的线程已经启动 ...
- node 升级版本
1.安装 更新node.js版本 命令 [root@node ~]# npm install -g n /home/meisapp/node/node-v6.10.0-linux-x64/bin/n ...
- python Json报错json.decoder.JSONDecodeError
近期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执行json.loads(json_data)时,在json_data中加上tab空格后就报错,不加则不报错 一.json.loads(json_data) 报错json.de ...
- 【朝花夕拾】Android自定义View篇之(二)Canvas常用功能
前言 转在请申明,转自[https://www.cnblogs.com/andy-songwei/p/10960012.html],谢谢! 上一篇讲View的绘制流程中讲到过,最后一步是draw流程, ...
- Java描述设计模式(12):外观模式
本文源码:GitHub·点这里 || GitEE·点这里 一.生活场景 1.场景描述 在移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去饭店吃饭的流程大致如下:选座位,排队,点菜,结账.后来移动互联网普及,通过手机APP就 ...
- PAT 1007 Maximum Subsequence Sum 最大连续子序列和
Given a sequence of K integers { N1, N2, …, NK }. A continuous subsequence is defined to be { Ni, Ni ...
- Winform中实现ZedGraph滚轮缩放后自动重新加载数据
场景 Winforn中设置ZedGraph曲线图的属性.坐标轴属性.刻度属性: https://blog.csdn.net/BADAO_LIUMANG_QIZHI/article/details/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