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的引入有三个作用:

  1. 配合typeid操作符的实现;
  2. 实现异常处理中catch的匹配过程;
  3. 实现动态类型转换dynamic_cast。

1. typeid操作符的实现

1.1. 静态类型的情形

C++中支持使用typeid关键字获取对象类型信息,它的返回值类型是const std::type_info&,例:

#include <typeinfo>
#include <cassert>
struct B {} b, c;
struct D : B {} d;
void test() {
const std::type_info& tb = typeid(b);
const std::type_info& tc = typeid(c);
const std::type_info& td = typeid(d);
assert(tb == tc); // b和c具有相同的类型
assert(&tb == &tc); // tb和tc引用的是相同的对象
assert(tb != td); // 虽然D是B的子类,但是b和d的类型却不同
assert(&tb != &td); // tb和td引用的是不同的对象
}

理论上讲,编译器会为每一种类型生成一个能唯一标识该类型的类型信息对象,typeid返回的就是该对象的引用。

通过查看clang编译器生成的LLVM汇编程序(LLVM汇编程序比本地汇编程序可读性较强),可以证明这一点。
使用clang编译上述源码:“clang -S -emit-llvm test.cpp -o -”,生成LLVM汇编程序包含以下信息(为了方便阅读,省略了部分无关内容):

@_ZTI1B = linkonce_odr constant { i8*, i8* } { ... }
@_ZTI1D = linkonce_odr constant { i8*, i8*, i8* } { ... } define void @_Z4testv() #0 {
%tb = alloca %"class.std::type_info"*, align 8
%tc = alloca %"class.std::type_info"*, align 8
%td = alloca %"class.std::type_info"*, align 8
store bitcast ({ i8*, i8* }* @_ZTI1B to %"class.std::type_info"*), %tb, align 8
store bitcast ({ i8*, i8* }* @_ZTI1B to %"class.std::type_info"*), %tc, align 8
store bitcast ({ i8*, i8*, i8* }* @_ZTI1D to %"class.std::type_info"*), %td, align 8
...

其中:

  • @_ZTI1B 和@_ZTI1D 是两个全局变量,用以存储std::type_info(或者其子类)对象。
  • 上述LLVM汇编程序中还列出了test()函数的起始部分内容,其中将@_ZTI1B 存储于%tb和%tc,将@_ZTI1D 存储于%td,正好对应原程序中的引用初始化语句。

附加说明:

  • LLVM汇编语言也称之为LLVM中间表示(IR,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其中全局变量以“@”开头。详细请参见:LLVM Language Reference Manual。
  • _ZTI1B和_ZTI1D是经过名字修饰(name mangling)修饰之后的变量名,linux下可以使用c++filt命令还原成可读形式(例如:c++filt _ZTI1B输出“typeinfo for B”,说明_ZTI1B是标识B类型的全局变量)。

1.2. 动态类型的情形

当typeid的操作数引用的是一个动态类(含有虚函数的类) 类型时,它的返回值是被引用对象对应类型的类型信息对象,例:

#include <typeinfo>
#include <cassert>
struct B { virtual void foo() {} };
struct C { virtual void bar() {} };
struct D : B, C {};
void test() {
D d;
B& rb = d;
C& rc = d;
assert(typeid(rb) == typeid(d)); // rb引用的类型与d相同
assert(typeid(rb) == typeid(rc)); // rb引用的类型与rc引用的类型相同
}

编译时可能还不知道rb或rc引用的类型,运行时怎么能判断该返回基类还是派生类对应的类型信息对象呢?

还记得“C/C++杂记:深入虚表结构”一文中讲过的-fdump-class-hierarchy选项吧,用它将D的虚表打印出来如下:

可见,无论是“主虚表”还是“次虚表”,其中的RTTI信息位置都是&_ZTI1D(即D类型对应的类型信息对象)。

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运行时便可以通过vptr找到“虚函数表”,而“虚函数表”之前的一个位置存放了需要的类型信息对象,typeid可以直接返回这里的类型信息对象引用即可。
下面的图示描述了这一过程:

2. 实现异常处理中catch的匹配过程

catch的匹配过程也可利用与typeid相似的原理进行类型匹配判断,此不再赘述。

3. 动态类型转换(dynamic_cast)

说明:本节不考虑虚拟继承的情形。

先上一个例子:

转换过程:
(1) 对#2来说最为简单,首先获取RTTI对象,RTTI对象与目标类型信息对象一致,而偏移值也为0,所以只用返回源地址(pb)即可。
(2) 对#1和#3来说,RTTI对象与目标类型信息对象一致,但是有偏移值-8,所以返回值为“(char*)pa + (-8)”或“(char*)pc + (-8)”。
(3) 对#4来说,RTTI对象与目标类型信息对象不一致,但是目标类型C 是RTTI对象表示类型(D)是基类(后面会讨论如何判断继承关系),因此转换也是可行的。

用clang编译上述源码,生成LLVM汇编程序如下(已作简化):

@_ZTI1A= linkonce_odr constant { i8*, i8* } { ... }
@_ZTI1B= linkonce_odr constant { i8*, i8* } { ... }
@_ZTI1C= linkonce_odr constant { i8*, i8*, i8* } {..., i8* bitcast ({ i8*, i8* }* @_ZTI1A to i8*) }
@_ZTI1D= linkonce_odr constant { i8*, i8*, i32, i32, i8*, i64, i8*, i64 } { ...,
i8* bitcast ({ i8*, i8* }* @_ZTI1B to i8*), i64 2,
i8* bitcast ({ i8*, i8*, i8* }* @_ZTI1C to i8*), i64 2050
}

从中可以看出,RTTI对象中存放的内容还包括基类的RTTI对象指针,成树状结构:

因此继承关系可以通过此树状结构判断,有了继承关系,再递归从虚表中查找基类子对象在派生类中的偏移值,便可以确定最终返回地址。

4. 参考

(1) Itanium C++ ABI

(2) LLVM Language Reference Manual

(3) libc++abi源码(private_typeinfo.h文件

http://www.cnblogs.com/malecrab/p/5574070.html

C++杂记: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与动态类型转换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学习之显式类型转换与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static_cast const_cast reinterpret_cast 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dynamic_cast 哪种情况下dynamic_cast和static_cast使用的情 ...

  2. c++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一个简单运行时类型识别 namespace rtti_ex { /* * 类型信息基类 */ class i_type_info { public: // 判断是否是指定类型 bool is(cons ...

  3. C++之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C++ Code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

  4. C++——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1.实现方式 typeid运算符,返回表达式的类型 dynamic_cast运算符,基类的指针或引用安全地转换成派生类的指针或引用 2.适用于:使用基类的指针或引用执行派生类的操作,且该操作不是虚函数 ...

  5. 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1.RTTI的工作原理 例1. 用Class加载对象示例. package RTTI; public class Candy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Lo ...

  6. Java基础之RTTI 运行时类型识别

    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是Java中非常有用的机制,在Java运行时,RTTI维护类的相关信息. 多态(polymorphism)是基于R ...

  7. C/C++杂记: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与动态类型转换原理

    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的引入有三个作用: 配合typeid操作符的实现: 实现异常处理中catch的匹配过程: 实现动态类型转换dynamic_cast. 1. typeid操作符的实现 1.1. ...

  8. 【转载】C/C++杂记: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与动态类型转换原理

    原文:C/C++杂记: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与动态类型转换原理 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的引入有三个作用: 配合typeid操作符的实现: 实现异常处理中catch的匹配过程: 实现动态类型转换 ...

  9. RTTI 运行时类型识别 及异常处理

    RTTI   运行时类型识别 typeid  ------  dynamic_cast dynamic_cast 注意事项: 1.只能应用于指针和引用之间的转化 2.要转换的类型中必须包含虚函数 3. ...

随机推荐

  1. [Typescript] Generics using TypeScript

    In this lesson we cover the key reason why programming languages need generics. We then show how use ...

  2. Hook技术简介(有用SDK写的例子)

    钩子(Hook),是Windows消息处理机制的一个平台,应用程序可以在上面设置子程以监视指定窗口的某种消息,而且所监视的窗口可以是其他进程所创建的.当消息到达后,在目标窗口处理函数之前处理它.钩子机 ...

  3. IT忍者神龟之Hibernat持久化对象-数据表映射配置回想

    1.持久化对象POJO编写规则: 1) 有空參public构造器: 2) 提供标识属性.映射数据表主键: 3) 属性提供setter和getter方法. 4) 属性使用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型.基本类型 ...

  4. php如何实现把多平台文件中所有的行合成一行?

    php如何实现把多平台文件中所有的行合成一行? 一.总结 1.str_replace中的数组替换:str_replace(array("/r","/n",&qu ...

  5. Ajax基础与Json应用(二)

    九.jQuery 实现Ajax应用 1.使用load()方法异步请求数据 使用load()方法通过Ajax请求加载服务器中的数据,并把返回的数据放置到指定的元素中,它的调用格式为: load(url, ...

  6. 阿里云Java镜像:基本配置和总体说明

    本文中的内容,来自阿里云镜像系统自带的说明.  下次不想用镜像了,感觉也没有节省多少工作量. 一.软件 1.nginx /usr/local/nginx 2.tomcat-7 /var/tomcat/ ...

  7. iOS 通讯录基础

    iOS  6 之后应用訪问通讯录须要获得用户授权,而且仅仅授权一次,即使卸载了之后再安装.也不用再次授权. 开发通讯录应用须要两个框架: 1.ABAddressBook    主要用于提供訪问通讯录中 ...

  8. WPF Chart 图标

    DevExpress: <dxc:ChartControl.Diagram> <dxc:XYDiagram2D.SeriesTemplate> </dxc:XYDiagr ...

  9. 【无旋 treap】例题

    [bzoj3223]文艺平衡树 Description 您需要写一种数据结构(可参考题目标题),来维护一个有序数列,其中需要提供以下操作:翻转一个区间,例如原有序序列是5 4 3 2 1,翻转区间是[ ...

  10. An HTTP & HTTP/2 client for Android and Java applications OkHttp

    HTTP is the way modern applications network. It’s how we exchange data & media. Doing HTTP eff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