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们来看看,如果大量客户端对NameNode发起高并发(比如每秒上千次)访问来修改元数据,此时NameNode该如何抗住?

  二、问题源起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高并发请求NameNode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每次请求NameNode修改一条元数据(比如说申请上传一个文件,那么就需要在内存目录树中加入一个文件),都要写一条edits log,包括两个步骤:

  写入本地磁盘。

  通过网络传输给JournalNodes集群。

  但是如果对Java有一定了解的同学都该知道多线程并发安全问题吧?

  NameNode在写edits log时的第一条原则:

  必须保证每条edits log都有一个全局顺序递增的transactionId(简称为txid),这样才可以标识出来一条一条的edits log的先后顺序。

  那么如果要保证每条edits log的txid都是递增的,就必须得加锁。

  每个线程修改了元数据,要写一条edits log的时候,都必须按顺序排队获取锁后,才能生成一个递增的txid,代表这次要写的edits log的序号。

  好的,那么问题来了,大家看看下面的图。

  如果每次都是在一个加锁的代码块里,生成txid,然后写磁盘文件edits log,网络请求写入journalnodes一条edits log,会咋样?

  

  不用说,这个绝对完蛋了!

  NameNode本身用多线程接收多个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并发的请求,结果多个线程居然修改完内存中的元数据之后,排着队写edits log!

  而且你要知道,写本地磁盘 + 网络传输给journalnodes,都是很耗时的啊!性能两大杀手:磁盘写 + 网络写!

  如果HDFS的架构真要是这么设计的话,基本上NameNode能承载的每秒的并发数量就很少了,可能就每秒处理几十个并发请求处理撑死了!

  三、HDFS优雅的解决方案

  所以说,针对这个问题,人家HDFS是做了不少的优化的!

  首先大家想一下,既然咱们不希望每个线程写edits log的时候,串行化排队生成txid + 写磁盘 + 写JournalNode,那么是不是可以搞一个内存缓冲?

  也就是说,多个线程可以快速的获取锁,生成txid,然后快速的将edits log写入内存缓冲。

  接着就快速的释放锁,让下一个线程继续获取锁后,生成id + 写edits log进入内存缓冲。

  然后接下来有一个线程可以将内存中的edits log刷入磁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继续允许其他线程将edits log写入内存缓冲中。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如果针对同一块内存缓冲,同时有人写入,还同时有人读取后写磁盘,那也有问题,因为不能并发读写一块共享内存数据!

  所以HDFS在这里采取了double-buffer双缓冲机制来处理!将一块内存缓冲分成两个部分:

  其中一个部分可以写入

  另外一个部分用于读取后写入磁盘和JournalNodes。

  大家可能感觉文字叙述不太直观,老规矩,咱们来一张图,按顺序给大家阐述一下。

  

  (1)分段加锁机制 + 内存双缓冲机制

  首先各个线程依次第一次获取锁,生成顺序递增的txid,然后将edits log写入内存双缓冲的区域1,接着就立马第一次释放锁了。

  趁着这个空隙,后面的线程就可以再次立马第一次获取锁,然后立即写自己的edits log到内存缓冲。

  写内存那么快,可能才耗时几十微妙,接着就立马第一次释放锁了。所以这个并发优化绝对是有效果的,大家有没有感受到?

  接着各个线程竞争第二次获取锁,有线程获取到锁之后,就看看,有没有谁在写磁盘和网络?

  如果没有,好,那么这个线程是个幸运儿!直接交换双缓冲的区域1和区域2,接着第二次释放锁。这个过程相当快速,内存里判断几个条件,耗时不了几微秒。

  好,到这一步为止,内存缓冲已经被交换了,后面的线程可以立马快速的依次获取锁,然后将edits log写入内存缓冲的区域2,区域1中的数据被锁定了,不能写。

  怎么样,是不是又感受到了一点点多线程并发的优化?

  (2)多线程并发吞吐量的百倍优化

  接着,之前那个幸运儿线程,将内存缓冲的区域1中的数据读取出来(此时没人写区域1了,都在写区域2),将里面的edtis log都写入磁盘文件,以及通过网络写入JournalNodes集群。

  这个过程可是很耗时的!但是没关系啊,人家做过优化了,在写磁盘和网络的过程中,是不持有锁的!

  因此后面的线程可以噼里啪啦的快速的第一次获取锁后,立马写入内存缓冲的区域2,然后释放锁。

  这个时候大量的线程都可以快速的写入内存,没有阻塞和卡顿!

  怎么样?并发优化的感觉感受到了没有!

  (3)缓冲数据批量刷磁盘 + 网络的优化

  那么在幸运儿线程吭哧吭哧把数据写磁盘和网络的过程中,排在后面的大量线程,快速的第一次获取锁,写内存缓冲区域2,释放锁,之后,这些线程第二次获取到锁后会干嘛?

  他们会发现有人在写磁盘啊,兄弟们!所以会立即休眠1秒,释放锁。

  此时大量的线程并发过来的话,都会在这里快速的第二次获取锁,然后发现有人在写磁盘和网络,快速的释放锁,休眠。

  怎么样,这个过程没有人长时间的阻塞其他人吧!因为都会快速的释放锁,所以后面的线程还是可以迅速的第一次获取锁后写内存缓冲!

  again!并发优化的感觉感受到了没有?

  而且这时,一定会有很多线程发现,好像之前那个幸运儿线程的txid是排在自己之后的,那么肯定就把自己的edits log从缓冲里写入磁盘和网络了。

  这些线程甚至都不会休眠等待,直接就会返回后去干别的事情了,压根儿不会卡在这里。这里又感受到并发的优化没有?

  然后那个幸运儿线程写完磁盘和网络之后,就会唤醒之前休眠的那些线程。

  那些线程会依次排队再第二次获取锁后进入判断,咦!发现没有人在写磁盘和网络了!

  然后就会再判断,有没有排在自己之后的线程已经将自己的edtis log写入磁盘和网络了。

  如果有的话,就直接返回了。

  没有的话,那么就成为第二个幸运儿线程,交换两块缓冲区,区域1和区域2交换一下。

  然后释放锁,自己开始吭哧吭哧的将区域2的数据写入磁盘和网络。

  但是这个时候没有关系啊,后面的线程如果要写edits log的,还是可以第一次获取锁后立马写内存缓冲再释放锁。以此类推。

  四、总结

  其实这套机制还是挺复杂的,涉及到了分段加锁以及内存双缓冲两个机制。

  通过这套机制,NameNode保证了多个线程在高并发的修改元数据之后写edits log的时候,不会说一个线程一个线程的写磁盘和网络,那样性能实在太差,并发能力太弱了!

  所以通过上述那套复杂的机制,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一个线程可以批量的将一个缓冲中的多条edits log刷入磁盘和网络。

  在这个漫长的吭哧吭哧的过程中,其他的线程可以快速的高并发写入edits log到内存缓冲里,不会阻塞其他的线程写edits log。

  所以,正是依靠以上机制,最大限度优化了NameNode处理高并发访问修改元数据的能力!

大规模集群下的Hadoop NameNod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关于hadoop集群下Datanode和Namenode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案

    HDFS架构 HDFS也是按照Master和Slave的结构,分namenode,secondarynamenode,datanode这几个角色. Namenode:是maseter节点,是大领导.管 ...

  2. 集群安装配置Hadoop具体图解

    集群安装配置Hadoop 集群节点:node4.node5.node6.node7.node8. 详细架构: node4 Namenode,secondnamenode,jobtracker node ...

  3. Hadoop HA高可用集群搭建(Hadoop+Zookeeper+HBase)

    声明:作者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作者:帅气陈吃苹果 一.服务器环境 主机名 IP 用户名 密码 安装目录 master188 192.168.29.188 hadoop hadoop /home/ha ...

  4. 自己搭建的集群,启动hadoop时slave节点的datanode没有启起来怎么办?

    自己搭建的集群,启动hadoop 集群是,发现slave节点的datanode没有启动,查了资料发现是因为我在启动集群前,执行了这个命令: hadoop namenode -format 这个指令会重 ...

  5. MapReduce: 一种简化的大规模集群数据处理法

    (只有文字没有图,图请参考http://research.google.com/archive/mapreduce.html) MapReduce: 一种简化的大规模集群数据处理法 翻译:风里来雨里去 ...

  6. 第六篇、WebSphere8.5 (商业级服务器)大规模集群

    一.前言 上一篇中讲述了WebSphere的安装与应用,该版本的WAS一般都用于开发测试(有些小应用生产环境下也会用到),在生产中绝大部份使用的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

  7. 大规模集群管理工具Borg

    Google的大规模集群管理工具Borg 概述 Google的Borg系统是一个集群管理工具,在它上面运行着成千上万的job,这些job来自许许多多不同的应用,并且跨越多个集群,而每个集群又由大量的机 ...

  8. Docker Swarm和Kubernetes在大规模集群中的性能比较

    Contents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Docker Swarm和Kubernetes在大规模部署的条件下的3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大规模部署下,它们的性能如何?它们是否可以被批量操作?需要采取何种措施来支持他 ...

  9. 用redis实现TOMCAT集群下的session共享

    上篇实现了 LINUX中NGINX反向代理下的TOMCAT集群(http://www.cnblogs.com/yuanjava/p/6850764.html) 这次我们在上篇的基础上实现session ...

随机推荐

  1. CentOS7下部署Django项目详细操作步骤

    严格按下面步骤 一.更新系统软件包 yum update -y 二.安装软件管理包和可能使用的依赖 yum -y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 ...

  2. 02: flask 使用举例

    1.1 项目说明   https://github.com/rickyyangrui/Flask_web_demo1 1.项目文件结构 2.项目主文件 cssmin==0.2.0 Flask==0.1 ...

  3. python简说(二十)操作excel

    一.pip install xlrdpip install xlwtpip install xlutils 二.写excel import xlwtbook = xlwt.Workbook() #新建 ...

  4. 搭建ldap服务器及web管理服务--phpldapadmin

    系统版本:centos6 安装配置openldap: yum install openldap openldap-servers openldap-clients openldap-devel com ...

  5. Adobe阅读器渗透攻击

    Adobe阅读器渗透攻击 实验前准备 1.两台虚拟机,其中一台为kali,一台为windows xp sp3(老师给的xp虚拟机winxpAttaker,密码:mima1234). 2.设置虚拟机网络 ...

  6. JS深拷贝/深克隆(面试用)

    晒下我的比较浅显的深拷贝,没有考虑原型和循环引用,可以拷贝一些js原生类型,用于面试用. function deepClone(obj){ if(Object.prototype.toString.c ...

  7. Vue脚手架创建项目

    创建一个基于webpack模板的新项目 D:\Git $ vue -V D:\Git $ vue init webpack my-project ? Project name my-project ? ...

  8. P1948 [USACO08JAN]电话线Telephone Lines(二分答案+最短路)

    思路 考虑题目要求求出最小的第k+1大的边权,想到二分答案 然后二分第k+1大的边权wx 把所有边权<=wx的边权变为0,边权>wx的边权变为0,找出最短路之后,如果dis[T]<= ...

  9. p3302 [SDOI2013]森林(树上主席树+启发式合并)

    对着题目yy了一天加上看了一中午题解,终于搞明白了我太弱了 连边就是合并线段树,把小的集合合并到大的上,可以保证规模至少增加一半,复杂度可以是\(O(logn)\) 合并的时候暴力dfs修改倍增数组和 ...

  10. 论文笔记之:Natural Language Object Retrieval

    论文笔记之:Natural Language Object Retrieval 2017-07-10  16:50:43   本文旨在通过给定的文本描述,在图像中去实现物体的定位和识别.大致流程图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