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计算($O(n)$)

https://www.cnblogs.com/linzhuohang/p/11548813.html

Lucas定理

如果要计算很大的组合数,但模数较小,考虑这个方法

对于质数p,$C_n^m ≡ C_{n/p}^{m/p}*C_{n \ mod \space p}^{m \ mod \space p} (mod \space p)$

这样我们可以预处理出p以内的组合数

然后不断地将n,m除以p迭代

就可以$O(p+log_p^n)$内计算很大的组合数

证明

证明来自https://www.luogu.com.cn/blog/_post/122200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od 10007
#define int long long
#define c(n,m) (fact[n]*ifac[m]%mod*ifac[n-m]%mod)
int fact[mod+10],ifac[mod+10];
int lucas(int n,int m)
{
if(n<m) return 0;
int s=n/mod,t=m/mod,p=n%mod,q=m%mod;
if(s==0&&t==0) return c(n,m);
return (lucas(s,t)*lucas(p,q))%mod;
}
int qpow(int a,int b)
{
int ans=1;
while(b)
{
if(b&1) ans*=a,ans%=mod;
a*=a;
a%=mod;
b>>=1;
}
return ans;
}
signed main()
{
int t;
cin>>t;
fact[0]=1;
for(int i=1;i<mod;i++) fact[i]=fact[i-1]*i%mod;
ifac[mod-1]=qpow(fact[mod-1],mod-2);
for(int i=mod-2;i>=0;i--) ifac[i]=ifac[i+1]*(i+1)%mod;
while(t--)
{
int n,m;
scanf("%lld%lld",&n,&m);
printf("%lld\n", lucas(n,m));
}
}

  

中国剩余定理(CRT)

这个是用来将一些要求模数为质数的方法(如上文的lucas,exgcd等)扩展成模数为任意数的方法

先将模数p拆成若干个质数$m_1*m_2...m_k$

然后逐个计算答案$a_i$

设原答案为x.

则我们其实就是要计算如下方程的解x

上述方程组有整数解。并且在模$M=\prod m_i$下的解是唯一的,解为

$(\sigma a_i*M_i*M_i^{-1})mod \ M$

其中$M_i=M/mi$,而$M_i^{-1}$为$M_i$模$m_i$的逆元。

复杂度为$O(k)$

证明

对于任意的一个i,$a_i*M_i*M_i^{-1}$

因为 $M_i*M_i^{-1} ≡ 1 (mod \space m_i)$

所以$a_i*M_i*M_i^{-1} ≡ a_i (mod \space m_i)$

对于任意一个$j!=i$

因为$M_i$中含有$m_j$

所以 $a_i*M_i*M_i^{-1}≡ 1 (mod \space m_j)$

这样全部加起来对于每一个$m_i$都能满足

代码

int prim[5]={0,3,5,6793,10007},ret[5]/*上文的ai*/,mi[5]/*上文的Mi*/,invm[5]/*上文的Mi的逆元*/;
int tot=1,ans=0,p=3*5*6793*10007;
for(int i=1;i<=4;i++) ret[i]=solve(prim[i]);
for(int i=1;i<=4;i++) mi[i]=p/prim[i],invm[i]=qpow(mi[i],prim[i]-2,prim[i]);
for(int i=1;i<=4;i++)
ans+=ret[i]*mi[i]%p*invm[i]%p,ans%=p;
printf("%lld\n", ans);

BSGS (大步小步法)

这个可以在$O(\sqrt{n})$的时间内求解最小的x满足$a^x≡b(mod \ p)\ \ gcd(a,p)=1$(限制是为了满足费马小定理的限制)

图来自https://www.cnblogs.com/SGCollin/p/9988366.html

正确性证明

因为$a^{p-1}≡ 1(mod \ p)$ (费马小定理)

所以x一定在$[0,p-2]$内

而m=$\sqrt{p}$保证了$[0,p-2]$内每一个数都能被遍历到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stdio>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k make_pair
#define mod 233333
#define pr pair<int,int>
#define int long long
vector<pr > vec[mod+10];
int p;
int qpow(int a,int b)
{
int ret=1;
while(b)
{
if(b&1) ret*=a,ret%=p;
a*=a;
a%=p;
b>>=1;
}
return ret;
}
bool work()
{
int b,n;
if(scanf("%lld%lld%lld",&p,&b,&n)==EOF) return false;
int m=ceil(sqrt(p));
for(int i=1;i<=m;i++)
{
int t=n*qpow(b,i)%p;
//cout<<i<<endl;
vec[t%mod].push_back(mk(t,i));
}
int ans=-1;
for(int i=1;i<=m;i++)
{
int t=qpow(b,i*m)%p;
for(int j=vec[t%mod].size()-1;j>=0;j--) if(vec[t%mod][j].first==t)
{
ans=i*m-vec[t%mod][j].second;
break;
}
if(ans!=-1) break;
}
if(ans!=-1) printf("%lld\n",ans);
else printf("no solution\n");
return true;
}
signed main()
{
while(work()) memset(vec,0,sizeof(vec));
}

  

矩阵-树定理

来自https://www.cnblogs.com/yangsongyi/p/10697176.html

这个定理共分为三个部分:

1.给出无向图,求这个图的生成树个数。

2.给出有向图和其中的一个点,求以这个点为根的生成外向树个数。

3.给出有向图和其中一个点,求以这个点为根的生成内向树个数。

  部分一:我们对这个图构造两个矩阵,分别是这个图的连通矩阵和度数矩阵。连通矩阵S1的第i行第j列上的数字表示原无向图中编号为i和编号为j的两个点之间的边的条数。度数矩阵S2S2只有斜对角线上有数字,即只有第i行第i列上有数字,表示编号为i的点的度数是多少。我们将两个矩阵相减,即S2−S1,我们记得到的矩阵为T,我们将矩阵T去掉任意一行和一列(一般情况去掉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列的写法比较多)得到T′,最后生成树的个数就是这个矩阵T′的行列式。

  部分二:我们对这个图构造两个矩阵,分别是这个图的连通矩阵和度数矩阵。连通矩阵S1的第i行第j列上的数字表示原无向图中编号为i和编号为j的两个点之间编号i的点指向编号为j的点的条数。度数矩阵S2只有斜对角线上有数字,即只有第i行第i列上有数字,表示编号为i的点的入度是多少。我们将两个矩阵相减,即S2−S1,我们记得到的矩阵为T,我们将矩阵T去掉根所在行和根所在列得到T′,最后生成树的个数就是这个矩阵T′的行列式。

  部分三:我们对这个图构造两个矩阵,分别是这个图的连通矩阵和度数矩阵。连通矩阵S1的第i行第j列上的数字表示原无向图中编号为i和编号为j的两个点之间编号i的点指向编号为j的点的条数。度数矩阵S2只有斜对角线上有数字,即只有第i行第i列上有数字,表示编号为ii的点的出度是多少。我们将两个矩阵相减,即S2−S1,我们记得到的矩阵为T,我们将矩阵T去掉根所在行和根所在列得到T′,最后生成树的个数就是这个矩阵T′的行列式。

证明

这个记就好了。。。

OI常用数学定理&方法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andas学习(常用数学统计方法总结、读取或保存数据、缺省值和异常值处理)

    pandas学习(常用数学统计方法总结.读取或保存数据.缺省值和异常值处理) 目录 常用数学统计方法总结 读取或保存数据 缺省值和异常值处理 常用数学统计方法总结 count 计算非NA值的数量 de ...

  2. LaTeX常用数学符号表示方法

    转自:http://www.mohu.org/info/symbols/symbols.htm 常用数学符号的 LaTeX 表示方法 (以下内容主要摘自“一份不太简短的 LATEX2e 介绍”) 1. ...

  3. 常用数学符号的 LaTeX 表示方法

    常用数学符号的 LaTeX 表示方法 (以下内容主要摘自"一份不太简短的 LATEX2e 介绍") 1.指数和下标可以用^和_后加相应字符来实现.比如: 2.平方根(square ...

  4. js数组及常用数学方法

    数组方法 清空数组   1: arr.length=0;   2: arr=[]; arr.push()          //往数组最后一个添加元素,会待会一个返回值,就是新的数组长度arr.uns ...

  5. JavaScript常用对象的方法和属性

    ---恢复内容开始--- 本文将简单介绍JavaScript中一些常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以及几个有用的系统函数. 一.串方法 JavaScript有强大的串处理功能,有了这些串方法,才能编写出丰富多彩 ...

  6. LaTeX常用数学符号

    之前在写博客做笔记时经常会在Word或WPS里写好数学公式再截图上传,一直觉得这样很low.现在实在是不想再去截图上传了,于是决定开始学一下LaTeX.在博客园中使用数学公式的设置可以参考在博客园使用 ...

  7. VB.Net常用数学函数整理

      System.Math 类中定义了用于数学计算的函数.Math 类包括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和其他常用数学函数.下列函数是在 System 名称空间的 Math 类中定义的函数. 注意:要使用这些函数 ...

  8. Latex常用数学符号(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2075770100u0np.html Latex常用数学符号(转) 1.指数和下标可以用^和_后加相应字符来实现.比如: 2.平方根 ...

  9. 数学定理证明机械化的中国学派(II)

    所谓"学派"是指:存在一帮人,具有同样或接近的学术观点或学术立场,採用某种特定的"方法"(或途径),在一个学术方向上共同开展工作.而且做出了相当有迎影响的学术成 ...

随机推荐

  1. 基于个人理解的springAOP部分源码分析,内含较多源码,慎入

    本文源码较多,讲述一些个人对spring中AOP编程的一个源码分析理解,只代表个人理解,希望能和大家进行交流,有什么错误也渴求指点!!!接下来进入正题 AOP的实现,我认为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代理模式,对 ...

  2. Python元组运算符

    Python元组运算符: len(元组名): 返回元组对象的长度 # len(元组名): # 返回元组对象的长度 tuple_1 = (1,4,5,2,3,6) print(len(tuple_1)) ...

  3. 不用注入方式使用Spring管理的对象中的方法,神奇

    在小冷工作中遇到这么一个小问题,当你的业务层对象交给spring管理之后,在普通的类中调用这个类中的方法时候,会有个问题这个类在调用时候会一直返回一个null,而且还会抛出一个空指针异常. 小冷在遇到 ...

  4. Phantomjs实现后端生成图片文件

    目录 PhantomJS简介 了解rasterize.js 使用方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Java后端利用Phantomjs实现生成图片的功能,同学们使用的时候,可以参考下! PhantomJS简介 ...

  5. 【BZOJ1471】不相交路径 题解(拓扑排序+动态规划+容斥原理)

    题目描述 在有向无环图上给你两个起点和终点分别为$a,b,c,d$.问有几种路径方案使得能从$a$走到$b$的同时能从$c$走到$d$,且两个路径没有交点. $1\leq n\leq 200,1\le ...

  6.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基本代码 && n折交叉优化

    自己也是刚刚入门.. 没脸把自己的代码放上去,先用别人的. 加上自己的解析,挺全面的,希望有用. import re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 ...

  7. 12、Java 正则表达式

    简介 用来描述或者匹配一系列符合某个语句规则的字符串 正则表达式定义了字符串的模式. 正则表达式可以用来搜索.编辑或处理文本. 正则表达式并不仅限于某一种语言,但是在每种语言中有细微的差别. 一.正则 ...

  8. @Repository注解和@Mapper注解区别

    @Reponsitory注解 @Reponsitory使用后,在启动类上需要添加@MapperScan("xxx.xxx.xxx.mapper")注解 @Mapper注解 @Map ...

  9. 003.Nginx配置解析

    一 Nginx配置文件 1.1 Nginx主配置 Nginx主配置文件/etc/nginx/nginx.conf是一个纯文本类型的文件,整个配置文件是以区块的形式组织,通常每一个区块以一对大括号{}来 ...

  10. C#LeetCode刷题之#530-二叉搜索树的最小绝对差(Minimum Absolute Difference in BST)

    问题 该文章的最新版本已迁移至个人博客[比特飞],单击链接 https://www.byteflying.com/archives/4123 访问. 给定一个所有节点为非负值的二叉搜索树,求树中任意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