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Linux-2440下的DMA驱动(详解)
DMA(Direct Memory Access)
即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 传输方式无需 CPU 直接控制传输,通过硬件为 RAM 、I/O 设备开辟一条直接传送数据的通路,能使 CPU 的效率大为提高。
学了这么多驱动,不难推出DMA的编写套路:
- 1)注册DMA中断,分配缓冲区
- 2)注册字符设备,并提供文件操作集合fops
- -> 2.1)file_operations里设置DMA硬件相关操作,来启动DMA
由于我们是用字符设备的测试方法测试的,而本例子只是用两个地址之间的拷贝来演示DMA的作用,所以采用字符设备方式编写
1.驱动编写之前,先来讲如何分配释放缓冲区、DMA相关寄存器介绍、使用DMA中断
1.1在linux中,分配释放DMA缓冲区,常用以下几个函数
1)
/*该函数只禁止cache缓冲,保持写缓冲区,也就是对注册的物理区写入数据,也会更新到对应的虚拟缓存区上*/
void *dma_alloc_writecombine(struct device *dev, size_t size, dma_addr_t *handle, gfp_t gfp);
//分配DMA缓存区
//返回值为:申请到的DMA缓冲区的虚拟地址,若为NULL,表示分配失败,需要释放,避免内存泄漏
//参数如下:
//*dev:指针,这里填0,表示这个申请的缓冲区里没有内容
//size:分配的地址大小(字节单位)
//*handle:申请到的物理起始地址
//gfp:分配出来的内存参数,标志定义在<linux/gfp.h>,常用标志如下:
//GFP_ATOMIC 用来从中断处理和进程上下文之外的其他代码中分配内存. 从不睡眠.
//GFP_KERNEL 内核内存的正常分配. 可能睡眠.
//GFP_USER 用来为用户空间页来分配内存; 它可能睡眠.
2)
/*该函数禁止cache缓存以及禁止写入缓冲区,从而使CPU读写的地址和DMA读写的地址内容一致*/
void * dma_alloc_coherent(struct device *dev, size_t size, dma_addr_t *handle, gfp_t gfp);
//分配DMA缓存区,返回值和参数和上面的函数一直
3)
dma_free_writecombine(struct device *dev, size_t size, void *cpu_addr, dma_addr_t handle); //释放DMA缓存,与dma_alloc_writecombine()对应
//size:释放长度
//cpu_addr:虚拟地址,
//handle:物理地址
4)
dma_free_coherent(struct device *dev, size_t size, void *cpu_addr, dma_addr_t handle) //释放DMA缓存,与dma_alloc_coherent ()对应
//size:释放长度
//cpu_addr:虚拟地址,
//handle:物理地址
(PS: dma_free_writecombine()其实就是dma_free_conherent(),只不过是用了#define重命名而已。)
而我们之前用的内存分配kmalloc()函数,是不能用在DMA上,因为分配出来的内存可能在物理地址上是不连续的.
1.2 那么2440开发板如何来启动DMA,先来看2440的DMA寄存器
(PS:实际这些DMA相关的寄存器,在linux内核中三星已封装好了,可以直接调用,不过非常麻烦,还不如直接设置寄存器,可以参考:http://blog.csdn.net/mirkerson/article/details/6632273)
1.2.1 2440支持4个通道的DMA控制器
其中4个通道的DMA外设请求源,如下图所示(通过DCONn寄存器的[26:24]来设置)
(PS:如果请求源是系统总线上的,就只需要设置DCONn寄存器的[23]=0即可)
1.2.2 且每个通道都可以处理以下4种情况:
1) 源和目标都在系统总线上(比如:两个物理内存地址)
2) 当目标在外设总线上时,源在系统总线上(外设指:串口,定时器,I2C,I2S等)
3) 当目标在系统总线上时,源在外设总线上
4) 源和目标都在外设总线上
1.2.3 DMA有两种工作模式(通过DCONn寄存器的[28]来设置)
查询模式:
当DMA请求XnXDREQ为低电平时,则DMA会一直传输数据,直到DMA请求拉高,才停止
握手模式:
当DMA请求XnXDREQ有下降沿触发时,则DMA会传输一次数据
1.2.4 DMA有两种传输模式(通过DCONn寄存器的[31]来设置)
单元传输:
指传输过程中,每执行一次,则读1次,写1次.(如上图所示)
突发4传输:
指传输过程中,每执行一次,则读4次,然后写4次(如下图所示)
1.2.5 2440中的DMA寄存器如下图所示:
共有4个通道的寄存器,且每个通道的寄存器内容都一致,所以我们以DMA通道0为例:
1)DISRC0初始源寄存器
[30:0] : 存放DMA源的基地址
2)DISRCC0初始源控制寄存器
[1] : 源位置选择,0:源在系统总线上, 1:源在外设总线上
[0] : 源地址选择,0:传输时源地址自动增加, 1:源地址固定
3)DIDST0初始目标寄存器
[30:0] : 设置DMA目的的基地址
4)DIDSTC0初始目标控制寄存器
[2] :
中断时间选择, 0:当DMA传输计数=0,立即发生中断 1:执行完自动加载后再发送中断(也就是计数为0,然后重新加载计数值)
[1] : 目的位置选择, 0:目的在系统总线上, 1:目的在外设总线上
[0] : 目的地址选择, 0:传输时目的地址自动增加, 1:目的地址固定
5)DCON0控制寄存器
[31] : 工作模式选择, 0:查询模式 1:握手模式
(当源处于外设时,尽量选择握手模式)
[30] : 中断请求(DREQ)/中断回应(DACK)的同步时钟选择, 0:PCLK同步 1:HCLK同步
(PS:如果有设备在HCLK上,该位应当设为1,比如:(SDRAM)内存数组, 反之当这些设备在PCLK上,应当设为0,比如:ADC,IIS,I2C,UART)
[29] : DMA传输计数中断使能/禁止 0:禁止中断 1:当传输完成后,产生中断
[28] : 传输模式选择, 0:单元传输 1:突发4传输
[27] : 传输服务模式
0:单服务模式,比如:有2个DMA请求,它们会被顺序执行一次(单元传输/突发4传输)后停止,然后直到有下一次DMA请求,再重新开始另一次循环。
1:全服务模式,指该DMA若有请求,则会占用DMA总线,一直传输,期间若有其它DMA请求,只有等待传输计数TC为0,才会执行其它DMA请求
[26:24] : DMA外设请求源选择
[23] :
软件/硬件请求源选择 0:软件请求 1:硬件请求(还需要设置[26:24]来选择外设源)
[22] : 重新加载开关选项 为0即可
[21:20] : 传输数据大小 为00(8位)即可
[19:0] :
设置DMA传输的计数TC
6)DSTAT0状态寄存器
[21:20] : DMA状态 00:空闲 01:忙
[19:0] :
传输计数当前值CURR_TC 为0表示传输结束
7)DCSRC0当前源寄存器
[30:0] : 存放DMA当前的源基地址
8)DCDST0当前目标寄存器
[30:0] : 存放DMA当前的目的基地址
9)DMASKTRIG0触发屏蔽寄存器
[2] :
停止STOP 该位写1,立刻停止DMA当前的传输
[1] : DMA通道使能 0:关闭DMA的通道0(禁止DMA请求) 1:开启DMA的通道0(开启DMA请求)
[0] : 软件请求触发 1:表示启动一次软件请求DMA,只有DCONn[23]=0和DMASKTRIGn[1]=1才有效,DMA传输时,该位自动清0
1.3接下来就开始讲linux注册DMA中断
首先,DMA的每个通道只能有一个源- >目的,所以输入命令 cat /proc/interrupts ,找到DMA3中断未被使用
所以在linux中使用:
request_irq(IRQ_DMA3, s3c_dma_irq, NULL, "s3c_dma", );// s3c_dma_irq:中断服务函数,这里注册DMA3中断服务函数
//NULL:中断产生类型, 不需要,所以填NULL
//1:表示中断时,传入中断函数的参数,本节不需要所以填1,切记不能填0,否则注册失败
2.接下来,我们便来写一个DMA的字符设备驱动
步骤如下:
- 1) 注册DMA中断,分配两个DMA缓冲区(源、目的)
- 2) 注册字符设备,并提供文件操作集合fops
- -> 2.1) 通过ioctl的cmd来判断是使用DMA启动两个地址之间的拷贝,还是直接两个地址之间的拷贝
- -> 2.2)若是DMA启动,则设置DMA的相关硬件,并启动DMA传输
2.1 所以,驱动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delay.h>
#include <linux/irq.h>
#include <asm/irq.h>
#include <asm/arch/regs-gpio.h>
#include <asm/hardware.h>
#include <asm/uaccess.h>
#include <asm/io.h>
#include <linux/dma-mapping.h> #define S3C_DMA_SIZE 512*1024 //DMA传输长度 512KB #define NORMAL_COPY 0 //两个地址之间的正常拷贝
#define DMA_COPY 1 //两个地址之间的DMA拷贝 /*函数声明*/
static DECLARE_WAIT_QUEUE_HEAD(s3c_dma_queue); //声明等待队列
static int s3c_dma_ioctl(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flags); /*
* 定义中断事件标志
* 0:进入等待队列 1:退出等待队列
*/
static int s3c_dma_even=; static unsigned char *source_virt; //源虚拟地址
static unsigned int source_phys; //源物理地址 static unsigned char *dest_virt; //目的虚拟地址
static unsigned int dest_phys; //目的虚拟地址 /*DMA3寄存器*/
struct S3c_dma3_regs{
unsigned int disrc3 ; //0x4b0000c0
unsigned int disrcc3 ;
unsigned int didst3 ;
unsigned int didstc3 ;
unsigned int dcon3 ;
unsigned int dstat3 ;
unsigned int dcsrc3 ;
unsigned int dcdst3 ;
unsigned int dmasktrig3; //0x4b0000e0
};
static volatile struct S3c_dma3_regs *s3c_dma3_regs; /*字符设备操作*/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s3c_dma_fops={
.owner = THIS_MODULE,
.ioctl = s3c_dma_ioctl,
}; /*中断服务函数*/
static irqreturn_t s3c_dma_irq (int irq, void *dev_id)
{
s3c_dma_even=; //退出等待队列
wake_up_interruptible(&s3c_dma_queue); //唤醒 中断
return IRQ_HANDLED;
} /*ioctl函数*/
static int s3c_dma_ioctl(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flags)
{
int i;
memset(source_virt, 0xAA, S3C_DMA_SIZE);
memset(dest_virt, 0x55, S3C_DMA_SIZE); switch(cmd)
{
case NORMAL_COPY: //正常拷贝 for(i=;i<S3C_DMA_SIZE;i++)
dest_virt[i] = source_virt[i]; if(memcmp(dest_virt, source_virt, S3C_DMA_SIZE)==)
{
printk("NORMAL_COPY OK\n");
return ;
}
else
{
printk("NORMAL_COPY ERROR\n");
return -EAGAIN;
} case DMA_COPY: //DMA拷贝 s3c_dma_even=; //进入等待队列 /*设置DMA寄存器,启动一次DMA传输 */
/* 源的物理地址 */
s3c_dma3_regs->disrc3 = source_phys;
/* 源位于AHB总线, 源地址递增 */
s3c_dma3_regs->disrcc3 = (<<) | (<<);
/* 目的的物理地址 */
s3c_dma3_regs->didst3 = dest_phys;
/* 目的位于AHB总线, 目的地址递增 */
s3c_dma3_regs->didstc3 = (<<) | (<<) | (<<);
/* 使能中断,单个传输,软件触发, */
s3c_dma3_regs->dcon3=(<<)|(<<)|(<<)|(<<)|(<<)|(<<)|(S3C_DMA_SIZE<<);
//启动一次DMA传输
s3c_dma3_regs->dmasktrig3 = (<<) | (<<); wait_event_interruptible(s3c_dma_queue, s3c_dma_even); //进入睡眠,等待DMA传输中断到来才退出 if(memcmp(dest_virt, source_virt, S3C_DMA_SIZE)==)
{
printk("DMA_COPY OK\n");
return ;
}
else
{
printk("DMA_COPY ERROR\n");
return -EAGAIN;
} break;
}
return ;
} static unsigned int major;
static struct class *cls;
static int s3c_dma_init(void)
{
/*1.1 注册DMA3 中断 */
if(request_irq(IRQ_DMA3, s3c_dma_irq,NULL, "s3c_dma",))
{
printk("Can't request_irq \"IRQ_DMA3\"!!!\n ");
return -EBUSY;
} /*1.2 分配两个DMA缓冲区(源、目的)*/
source_virt=dma_alloc_writecombine(NULL,S3C_DMA_SIZE, &source_phys, GFP_KERNEL);
if(source_virt==NULL)
{
printk("Can't dma_alloc \n ");
return -ENOMEM;
} dest_virt=dma_alloc_writecombine(NULL,S3C_DMA_SIZE, &dest_phys, GFP_KERNEL);
if(dest_virt==NULL)
{
printk("Can't dma_alloc \n ");
return -ENOMEM;
} /*2.注册字符设备,并提供文件操作集合fops*/
major=register_chrdev(, "s3c_dma",&s3c_dma_fops);
cls= class_create(THIS_MODULE, "s3c_dma");
class_device_create(cls, NULL,MKDEV(major,), NULL, "s3c_dma"); s3c_dma3_regs=ioremap(0x4b0000c0, sizeof(struct S3c_dma3_regs)); return ;
} static void s3c_dma_exit(void)
{
iounmap(s3c_dma3_regs); class_device_destroy(cls, MKDEV(major,));
class_destroy(cls); dma_free_writecombine(NULL, S3C_DMA_SIZE, dest_virt, dest_phys);
dma_free_writecombine(NULL, S3C_DMA_SIZE, source_virt, source_phys); free_irq(IRQ_DMA3, ); }
module_init(s3c_dma_init);
module_exit(s3c_dma_exit);
MODULE_LICENSE("GPL");
2.2 应用测试程序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ioctl.h>
#include <string.h> /* ./dma_test NORMAL
* ./dma_test DMA
*/
#define NORMAL_COPY 0 //两个地址之间的正常拷贝
#define DMA_COPY 1 //两个地址之间的DMA拷贝 void print_usage(char *name)
{
printf("Usage:\n");
printf("%s <NORMAL | DMA>\n", name);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i=; if (argc != )
{
print_usage(argv[]);
return -;
} fd = open("/dev/s3c_dma", O_RDWR);
if (fd < )
{
printf("can't open /dev/s3c_dma\n");
return -;
} if (strcmp(argv[], "NORMAL") == )
{
while (i--) //调用驱动的ioctl(),30次
{
ioctl(fd, NORMAL_COPY);
}
}
else if (strcmp(argv[], "DMA") == )
{
while (i--) //调用驱动的ioctl(),30次
{
ioctl(fd, DMA_COPY);
}
}
else
{
print_usage(argv[]);
return -;
}
return ;
}
3.测试运行
输入 ./dma_test NORMAL & ,使用CPU正常拷贝,可以发现占用了大部分资源,输入 ls 无反应:
输入./dma_test DMA & ,使用DMA拷贝,输入 ls 立马有反应,从而释放了CPU的压力:
32.Linux-2440下的DMA驱动(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环境下/etc/hosts文件详解
linux环境下/etc/hosts文件详解 就没一个昵称能用关注 0.0632017.09.12 17:04:28字数 623阅读 27,096 介绍 hosts文件是linux系统中负责ip地址与 ...
- Linux下usb设备驱动详解
USB驱动分为两块,一块是USB的bus驱动,这个东西,Linux内核已经做好了,我们可以不管,我们只需要了解它的功能.形象的说,USB的bus驱动相当于铺出一条路来,让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条USB ...
- 【夯实Mysql基础】MySQL在Linux系统下配置文件及日志详解
本文地址 分享提纲: 1. 概述 2. 详解配置文件 3. 详解日志 1.概述 MySQL配置文件在Windows下叫my.ini,在MySQL的安装根目录下:在Linux下叫my.cnf,该文件位于 ...
- Linux操作系统下IPTables配置方法详解
如果你的IPTABLES基础知识还不了解,建议先去看看. 们来配置一个filter表的防火墙 1.查看本机关于IPTABLES的设置情况 [root@tp ~]# iptables -L -n Cha ...
- Linux系统下DNS主从配置详解
一.DNS概述DNS(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 ...
- linux系统下top命令参数详解
简介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top显示系统当前的进程和其他状况,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即可以通过用户按 ...
- Linux系统下chkconfig命令使用详解
chkconfig命令可以用来检查.设置系统的各种服务 使用语法:chkconfig [--add][--del][--list][系统服务] 或 chkconfig [--level <等级代 ...
- linux根目录下文件夹概览详解
/ 根目录 /bin 存放必要的命令 /boot 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等 /dev 存放设备文件 /etc 存放系统的配置文件 /home 用户文件的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 /lib ...
- Linux环境下部署svn服务详解
说明 环境: 操作系统:centos 8.0 IP:39.100.228.13 安装 用ROOT账号登录,在控制台执行以下命令,一直默认安装就好可以了. [root@localhost ~]#yum ...
随机推荐
- 玩转INotifyPropertyChanged和ObservableCollection
转载: http://www.cnblogs.com/Jax/archive/2009/10/13/1582128.html 本文的代码都是基于WPF的,对于Silverlight,这些技术也同样 ...
- ELK日志收集分析系统配置
ELK是日志收益与分析的利器. 1.elasticsearch集群搭建 略 2.logstash日志收集 我这里的实现分如下2步,中间用redis队列做缓冲,可以有效的避免es压力过大: 1.n个ag ...
- Linux基础命令讲解(一)
Linux命令基本格式: 命令 [参数] [路径文件] 方括号内容可省略 查看命令帮助手段: 1 man 命令名(man 还可以获取配置文件,函数的帮助) 2 命令 --help 3 help 命令( ...
- cocos2dx - tmx地图分层移动处理
接上一节内容:cocos2dx - 节点管理 瓦片地图(Tiled Map) 在cocos2dx文档中有简单的介绍及使用.详情可以看:http://www.cocos2d-x.org/docs/man ...
- Ubuntu系统下的实用软件推荐
想要在ubuntu下工作? 又担心影响效率?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 基本在windows上可以做到的功能, 在linux中也同样能够实现,而且自己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才是最有趣的! 1.gua ...
- 关于EF Code First模式不同建模方式对建表产生的影响
今天在学EF Code First模式的时候,发现几个很有趣的问题,问题如下: 1.当编写玩实体后,不指定任何主键约束,EF会找长的最像Id的,然后设置其为主键,验证代码如下: //User类 cla ...
- java将map拼接成“参数=值&参数=值”
Java将Map拼接成"参数=值&参数=值" 把一个map的键值对拼接成"参数=值&参数=值"即"username=angusbao& ...
- 微信小程序---wx.request(OBJECT)
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debug/wxadoc/dev/api/network-request.html#wxrequestobject 1: 首先要配置你的域名 ...
- Java基础总结--数组
---数组的定义---组织存储一组数据1.存放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就是一种容器本质上变量也是一种容器--区别就是只存储了一个数据的容器--面对容器,而不是分散的数据eg.买一盘鸡蛋--蛋托其实就是容 ...
- asp.net中使用jquery ajax保存富文本的问题
前提:为了保证页面的不刷新行为,所以采用了html+jquery+handler的页面保存方式,通过ajax将富文本内容传递给一般处理程序进行操作. 一.问题:1.大文件无法上传? 2.传入han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