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
目前我们所学到的链表,无论是动态链表还是静态链表,表中各节点中都只包含一个指针(游标),且都统一指向直接后继节点,通常称这类链表为单向链表(或单链表)。
虽然使用单链表能 100% 解决逻辑关系为 “一对一” 数据的存储问题,但在解决某些特殊问题时,单链表并不是效率最优的存储结构。比如说,如果算法中需要大量地找某指定结点的前趋结点,使用单链表无疑是灾难性的,因为单链表更适合 “从前往后” 找,而 “从后往前” 找并不是它的强项。
为了能够高效率解决类似的问题,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讨论双向链表(简称双链表)。
从名字上理解双向链表,即链表是 “双向” 的,如下图所示:
双向,指的是各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双向的,但通常头指针只设置一个,除非实际情况需要。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双向链表中各节点包含以下 3 部分信息(如下图 所示):
- 指针域 :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前驱节点;
- 数据域 :用于存储数据元素。
- 指针域: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后继节点;
因此,双链表的节点结构用 C 语言实现为:
typedef struct Node
{
struct Node * prior;//指向直接前趋
int data;
struct Node * next;//指向直接后继
}Node;
双向链表的创建
同单链表相比,双链表仅是各节点多了一个用于指向直接前驱的指针域。因此,我们可以在单链表的基础轻松实现对双链表的创建。
需要注意的是,与单链表不同,双链表创建过程中,每创建一个新节点,都要与其前驱节点建立两次联系,分别是:
- 将新节点的 prior 指针指向直接前驱节点;
- 将直接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
这里给出创建双向链表的 C 语言实现代码:
Node* initNode(Node * head){
head=(Node*)malloc(sizeof(Node));//创建链表第一个结点(首元结点)
head->prior=NULL;
head->next=NULL;
head->data=1;
Node * list=head;
for (int i=2; i<=3; i++) {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新结点
Node * body=(Node*)malloc(sizeof(Node));
body->prior=NULL;
body->next=NULL;
body->data=i;
list->next=body;//直接前趋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新结点
body->prior=list;//新结点指向直接前趋结点
list=list->next;
}
return head;
}
我们可以尝试着在 main 函数中输出创建的双链表,C 语言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节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Node{
struct Node * prior;
int data;
struct Node * next;
}Node;
//双链表的创建函数
Node* initNode(Node * head);
//输出双链表的函数
void display(Node * head);
int main() {
//创建一个头指针
Node * head=NULL;
//调用链表创建函数
head=initNode(head);
//输出创建好的链表
display(head);
//显示双链表的优点
printf("链表中第 4 个节点的直接前驱是:%d",head->next->next->next->prior->data);
return 0;
}
Node* initNode(Node * head){
//创建一个首元节点,链表的头指针为head
head=(Node*)malloc(sizeof(Node));
//对节点进行初始化
head->prior=NULL;
head->next=NULL;
head->data=1;
//声明一个指向首元节点的指针,方便后期向链表中添加新创建的节点
Node * list=head;
for (int i=2; i<=5; i++) {
//创建新的节点并初始化
Node * body=(Node*)malloc(sizeof(Node));
body->prior=NULL;
body->next=NULL;
body->data=i;
//新节点与链表最后一个节点建立关系
list->next=body;
body->prior=list;
//list永远指向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
list=list->next;
}
//返回新创建的链表
return head;
}
void display(Node * head){
Node * temp=head;
while (temp) {
//如果该节点无后继节点,说明此节点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if (temp->next==NULL) {
printf("%d\n",temp->data);
}else{
printf("%d <-> ",temp->data);
}
temp=temp->next;
}
}
程序运行结果:
1 <-> 2 <-> 3 <-> 4 <-> 5
链表中第 4 个节点的直接前驱是:3
双向链表基本操作
下面继续讨论有关双向链表的一些基本操作,即如何在双向链表中添加、删除、查找或更改数据元素。
创建好的双向链表如下图所示:
双向链表添加节点
根据数据添加到双向链表中的位置不同,可细分为以下 3 种情况:
添加至表头
将新数据元素添加到表头,只需要将该元素与表头元素建立双层逻辑关系即可。
换句话说,假设新元素节点为 temp,表头节点为 head,则需要做以下 2 步操作即可:
- temp->next=head; head->prior=temp;
- 将 head 移至 temp,重新指向新的表头;
例如,将新元素 7 添加至双链表的表头,则实现过程如下图 所示:
添加至表的中间位置
同单链表添加数据类似,双向链表中间位置添加数据需要经过以下 2 个步骤,如下图 所示:
- 新节点先与其直接后继节点建立双层逻辑关系;
- 新节点的直接前驱节点与之建立双层逻辑关系;
添加至表尾
与添加到表头是一个道理,实现过程如下(如下图 所示):
- 找到双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
- 让新节点与最后一个节点进行双层逻辑关系;
因此,双向链表添加数据的 C 语言代码,参考代码如下:
Node * insertNode(Node * head,int data,int add){
//新建数据域为data的结点
Node * temp=(Node*)malloc(sizeof(Node));
temp->data=data;
temp->prior=NULL;
temp->next=NULL;
//插入到链表头,要特殊考虑
if (add==1) {
temp->next=head;
head->prior=temp;
head=temp;
}else{
Node * body=head;
//找到要插入位置的前一个结点
for (int i=1; i<add-1; i++) {
body=body->next;
}
//判断条件为真,说明插入位置为链表尾
if (body->next==NULL) {
body->next=temp;
temp->prior=body;
}else{
body->next->prior=temp;
temp->next=body->next;
body->next=temp;
temp->prior=body;
}
}
return head;
}
双向链表删除节点
双链表删除结点时,只需遍历链表找到要删除的结点,然后将该节点从表中摘除即可。
例如,删除上面图中的元素2,如下图所示:
]
双向链表删除节点的 C 语言实现代码如下:
//删除结点的函数,data为要删除结点的数据域的值
Node * delNode(Node * head,int data){
Node * temp=head;
//遍历链表
while (temp) {
//判断当前结点中数据域和data是否相等,若相等,摘除该结点
if (temp->data==data) {
temp->prior->next=temp->next;
temp->next->prior=temp->prior;
free(temp);
return head;
}
temp=temp->next;
}
printf("链表中无该数据元素");
return head;
}
双向链表查找节点
通常,双向链表同单链表一样,都仅有一个头指针。因此,双链表查找指定元素的实现同单链表类似,都是从表头依次遍历表中元素。
C 语言实现代码为:
//head为原双链表,elem表示被查找元素
int selectElem(Node * head,int elem){
//新建一个指针t,初始化为头指针 head
Node * t=head;
int i=1;
while (t) {
if (t->data==elem) {
return i;
}
i++;
t=t->next;
}
//程序执行至此处,表示查找失败
return -1;
}
双向链表更改节点
更改双链表中指定结点数据域的操作是在查找的基础上完成的。实现过程是:通过遍历找到存储有该数据元素的结点,直接更改其数据域即可。
实现此操作的 C 语言实现代码如下:
//更新函数,其中,add 表示更改结点在双链表中的位置,newElem 为新数据的值
Node *amendElem(Node * p,int add,int newElem){
Node * temp=p;
//遍历到被删除结点
for (int i=1; i<add; i++) {
temp=temp->next;
}
temp->data=newElem;
return p;
}
基本上写到这里这篇关于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的文章就结束了,总的实现代码已经push到github,喜欢的小伙伴欢迎Star!传送门,小编如果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提出来,多多指教,如果还想了解其他语言实现的数据结构的相关算法,欢迎来我的个人博客相逢了解更多哟!明天继续更新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坚持就是胜利!加油!
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的更多相关文章
- 用C语言把双向链表中的两个结点交换位置,考虑各种边界问题。
用C语言把双向链表中的两个结点交换位置,考虑各种边界问题. [参考] http://blog.csdn.net/silangquan/article/details/18051675
- 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
这篇文章是关于利用C++模板的方式实现的双向链表以及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在之前的博文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中,已经给大家分析了双向链表的结构,并以图示的方式给大家解释了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本篇文章利用C+ ...
- 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删除节点、插入节点、双向输出等操作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dlib> typedef struct DoubleLinkedList { int data; struct Do ...
- C语言数据结构----双向链表
概括:主要说明双向链表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操作以及源代码. 一.基本概念 1.有了单链表以后我们可以把内存中小块的空间联系在一起,并且把每一个小块都存储上我们想要存储的数值.但是单链表只有一个next,我 ...
- C语言一个双向链表的实现
首先编写头文件,头文件里做相关的定义和声明,DList.h内容如下: #ifndef DList_H #define DList_H typedef int Item; typedef struct ...
- 大二作业——操作系统实验——C语言用双向链表,模拟实现动态分区式存储管理
实验:动态分区式存储管理 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模拟完成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实验具体包括:首先确定内存空闲分配表:然后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完成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最后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 ...
- [算法天天练] - C语言实现双向链表(一)
双向链表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在链表的基础上添加prev指针,闲话少说直接上代码吧(这个也是网上一个大神的思路,真心不错,条理清楚,逻辑缜密) 主要也是为了学习,贴上我所调试成功的代码(Linux环境下 ...
- C语言双向链表讲解
一.双向链表的概念 双向链表基于单链表.单链表是单向的,有一个头结点,一个尾结点,要访问任何结点,都必须知道头结点,不能逆着进行.而双链表添加了一个指针域,通过两个指针域,分别指向结点的前结点和后结点 ...
- Java中双向链表的代码实现
写在前面: 双向链表是一种对称结构,它克服了单链表上指针单向性的缺点,其中每一个节点即可向前引用,也可向后引用,这样可以更方便的插入.删除数据元素. 由于双向链表需要同时维护两个方向的指针,因此添加节 ...
随机推荐
- ant-design-pro 如何打包成 本地html,双击即可查看
由于 ant-design-pro 的 mock 是一个单独的服务,所以没有办法整合到一起打包.暂时我是没有找到. 所以解决方案就是不用 mock . 由于 系统有异步调取,所以一旦有异步调取就会失败 ...
- 微信小程序开发(一)开发工具推荐VSCode
虽然微信小程序官方开发工具非常优秀,但用的时间久了,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代码编辑区小,自定义能力差,不支持插件,有时还会出现莫名其妙的bug,最不能忍的是编辑器代码提示功能不健全,这对于新手来说,很不 ...
- PLINQ 并行操作Linq
C#并行编程-PLINQ:声明式数据并行 目录 C#并行编程-相关概念 C#并行编程-Parallel C#并行编程-Task C#并行编程-并发集合 C#并行编程-线程同步原语 C#并行编程-P ...
- CSS3-3D技术
CSS3-3D技术 transform翻译成汉语具有"变换"或者"改变"的意思. 此属性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比如可以实现元素的位移.拉伸或者旋转等效果, 最能体 ...
- 接口自动化框架pyface详细介绍
版权说明 本框架系本人结合一些实践经验和开源框架设计思想,在家基于兴趣爱好独立完成的代码开发. 源码只保存在私人电脑,办公电脑上无.github开源与公司无关,先把关系撇清,不涉及侵权. 嘘. 框架定 ...
- Java基础语法(3)-运算符
title: Java基础语法(3)-运算符 blog: CSDN data: Java学习路线及视频 1.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的注意问题 如果对负数取模,可以把模数负号忽略不记,如:5%-2=1. ...
- laravel中间件的创建思路分析
网上有很多解析laravel中间件的实现原理,但是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在读的时候不明白,作者是怎么想到要用array_reduce函数的? 本文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模拟了如果我是作者,我是怎么实现这个中间件 ...
- 基于树莓派与YOLOv3模型的人体目标检测小车(一)
项目介绍: 本科毕业选的深度学习的毕设,一开始只是学习了一下YOLOv3模型, 按照作者的指示在官网上下载下来权重,配好环境跑出来Demo,后来想着只是跑模型会不会太单薄,于是想了能不能做出来个比较实 ...
- 正则表达式(R&Python)
regular expression 1.R,strongly recommend this blog The table_info examples are following: du_mtime_ ...
- 用Python简单批量处理数据
近期碰到一个问题,两套系统之间数据同步出了差错,事后才发现的,又不能将业务流程倒退,但是这么多数据手工处理量也太大了,于是决定用Python偷个小懒. 1.首先分析数据. 两边数据库字段的值都是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