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barplot绘图函数
barplot 函数用于绘制柱状图,下面对其常用的参数进行一个详细的解释:
1)height : 高度,通过这个参数可以指定要画多少个柱子以及每个柱子的高度,其值有两种格式,
第一种 :向量 vector, 此时会根据向量的长度确定图中有多少个柱子,向量中的每个值就是柱子的高度
代码示例:
barplot(height = 1:10)
效果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10个柱子,柱子的高度为1到10,和height 参数的向量保持一致;
第二种:矩阵,matrix, 此时用于画堆积柱状图
代码示例: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效果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入的矩阵data一共有a和b两列,所以图中只有两个柱子,矩阵有4行,所以在每个柱子又由4个小的柱子堆积起来,所以矩阵常用来绘制堆积柱状图
需要注意的是,当输入参数为矩阵时,默认是堆积柱状图,这种默认行为其实是通过 beside 参数进行控制,beside 默认值为 FALSE, 当为TRUE 时,我们看下效果:
代码示例: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beside = T)
效果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设置besdie = TRUE 时,原本堆积在一起的柱子现在变成并列的了;
2)width: 宽度,控制每个柱子的宽度,默认值为1,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参数的值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当我们只设置一个值时,会自动循环,生成长度和柱子数目相同的向量,效果就是所有柱子的宽度是一样的,其实也可以指定多个值,使每个柱子的长度不一样
代码示例:
barplot(1:5, width = 5:1)
效果图如下:
3)space:间隔,指定每个柱子左边的空白区域的宽度,这个值为一个百分比,默认值为0.2, 实际的间隔 = 0.2 * 1(所有柱子的平均宽度) = 0.2; 这个参数的值和width 参数类似,可以只设置一个值,也可以指定不同的柱子间隔不同;
代码示例:
barplot(1:3, space = c(0.1, 0.2, 0.3))
效果图如下:
4)names.arg : 每个柱子下面的标记,当height 为 vector 时,默认的标记为向量的names 属性, 当height 为 matrix 是,默认为 matrix 的colnames 属性
代码示例:
par(mfrow = c(1, 2))
height <- c(1:3)
names(height) <- c("A", "B", "C")
barplot(height)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效果图如下:
上面的默认用法,names.arg 参数的主要用途是当输入的height 缺少对应的属性时,自己手工赋值,或者对已有的属性不满意,重新赋值
代码示例:
par(mfrow = c(1, 2))
height <- c(1:3)
names(height) <- c("A", "B", "C")
barplot(height, names.arg = c("A1", "A2", "A3"))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names.arg = c("D", "E"))
效果图如下:
5) legned.text : 图例的文字说明, 只有当height参数的值是matrix 时,才起作用,默认显示的是matrix的rownames 属性,其值有两种指定形式,
第一种:逻辑值,是否需要显示图例,默认为FALSE
代码示例:
data <- cbind(a = 1:4, b = 1:4)
rownames(data) <- c("A", "B", "C", "D")
barplot(data, legend.text = TRUE)
效果图如下:
第二种, 指定图例中的文字内容,相当于修改了matrix的 rownames 属性
代码示例:
data <- cbind(a = 1:4, b = 1:4)
rownames(data) <- c("A", "B", "C", "D")
barplot(data, legend.text = c("E", "F", "G", "H"))
效果图如下: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来,虽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显示图例,但是图里的位置都是固定在了右上角,会出现和柱子重叠的情况,最佳的显示办法还是单独调用legend 函数,添加图例;
6)beside: 之前提到过的,控制group bar的排列方式, 默认FALSE, 堆积排列,TRUE 代表水平排列
代码示例:
par(mfrow = c(1, 2))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main = "beside = F")
barplot(data, beside = T, main = "beside = T")
效果图如下:
7) horiz : 逻辑值,默认FALSE , 当值为TRUE 时,将x轴和y轴转置;
代码示例:
par(mfrow = c(1, 2))
barplot(1:4, main = "horiz = F")
barplot(1:4, main = "horiz = T", horiz =T)
效果图如下:
8)col : 柱子的填充色,默认为灰色
代码示例:
barplot(1:4, col = "green")
效果图如下:
除了设置col参数的值为一个外,还支持不同的柱子设置不同的颜色
代码示例:
barplot(1:4, col = rainbow(4))
效果图如下:
9) border : 柱子边框的颜色, 默认为 black, 当border = NA时,表示没有边框
代码示例:
barplot(1:4, col = rainbow(4), border = NA, main = "border = NA")
效果图如下:
10)density 和 angle : 设置柱子用线条填充,density 控制线条的密度, angel 控制线条的角度
代码示例:density 控制线条的密度
par(mfrow = c(1, 3))
barplot(rep(1,4), density = 1, main = "density = 1")
barplot(rep(1,4), density = 2, main = "density = 2")
barplot(rep(1,4), density = 3, main = "density = 3")
效果图如下:
代码示例:angle 控制线条的角度, 必须和density 参数搭配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par(mfrow = c(1, 3))
barplot(rep(1,4), density = 2, angle = 45, main = "angle = 45")
barplot(rep(1,4), density = 2, angle = 90, main = "angle = 90")
barplot(rep(1,4), density = 2, angle = 180, main = "angle = 180")
效果图如下:
11)axes :逻辑值,控制是否显示轴线
代码示例:
par(mfrow = c(1, 2))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axes = F, main = "axes = F")
barplot(data, axes = T, main = "axes = T")
效果图如下:
12)axisnames : 控制是否显示柱子的标签
代码示例:
par(mfrow = c(1, 2))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axisnames = F, main = "axisnames = F")
barplot(data, axisnames = T, main = "axisnames = T")
效果图如下:
13)offset : 设置柱子的起始位置在y轴上的位置, 默认值为0
代码示例:
par(mfrow = c(1, 3))
data <- cbind(a = 1:4, b = 1:4)
barplot(data, offset = 0, main = "offset = 0")
barplot(data, offset = 1, main = "offset = 1")
barplot(data, offset = 2, main = "offset = 2")
效果图如下:
R语言barplot绘图函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 R语言——基本绘图函数
通过一个综合的例子测试绘图函数 学习的内容是tigerfish老师的教程. 第一节:基本知识 用seq函数产生100位学生的学号. > num = seq(,) > num [] [] [ ...
- [R]关于R语言的绘图函数
1. 首先就是plot(x,y,...) 参数: x: 所绘图形横坐标构成的对象 y: 所绘图形纵坐标构成的对象 type: 指定所绘图形类型 pch: 指定绘制点时使用的符号 cex: 指定符号的大 ...
- R语言低级绘图函数-symbols
严格意义上将symbols 并不能算是一个低级的绘图函数,因为它不仅可以在一幅已经存在的图标上添加元素,还可以创建一张新的图表 鉴于它绘图时的灵活性,我把它归入到低级绘图函数中 symbols 可以创 ...
- R语言curve绘图函数
curve 函数常用于绘制函数对应的曲线,确定函数的表达式,以及对应的需要展示的起始坐标和终止坐标,curve函数就会自动化的绘制在该区间内的函数图像 基本用法,代码示例: curve(sin, -2 ...
- R语言低级绘图函数-abline 转载
abline 函数的作用是在一张图表上添加直线, 可以是一条斜线,通过x或y轴的交点和斜率来确定位置:也可以是一条水平或者垂直的线,只需要指定与x轴或y轴交点的位置就可以了 常见用法: 1)添加直线 ...
- R语言boxplot绘图函数
boxplot 用于绘制箱线图,我们都知道boxplot 用于展示一组数据的总体分布,在R语言中,支持两种输入数据的方式 第一种:x , 这个参数指定用于绘制箱线图所用的数据,是一个向量 代码示例: ...
- R语言hist绘图函数
hist 用于绘制直方图,下面介绍每个参数的作用: 1)x: 用于绘制直方图的数据,该参数的值为一个向量 代码示例: data <- c(rep(1, 10), rep(2, 5), rep(3 ...
- R语言低级绘图函数-grid
grid 函数用来在一张图表上添加网格线, 基本用法:默认在添加刻度线的地方添加网格线 plot(1:5, 1:5, xlim = c(0,6), ylim = c (0,6), type = &qu ...
- R语言低级绘图函数-axis
axis函数用来在一张图表上添加轴线,区别于传统的x轴和y轴,axis 允许在上,下,左, 右4个方向添加轴线 以x轴为例,一条轴线包含3个元素,水平的一条横线,叫做axis line , 刻度线, ...
随机推荐
- 今天遇到的一个bug,折腾了一早上,不过解决了,还是很高兴
1.总结出错的问题 当我在用flask做项目的时候,需要创建表,创建表的时候,我用的是Flask-Migrate组件,直接用python manage.py init ,python manage.p ...
- maven的部署安装
首先上传apache-maven-3.3.9-bin.tar.gz tar -xfvz apache-maven-3.3.9-bin.tar.gz mv apache-maven-3.3.9 /dat ...
- Vagrant安装指南
ubuntu的易用性很高,安装很简单,颜值也高,但是我工作中经常使用centos,我希望我的笔记本也是centos,但是,centos颜值太低,配置文件很复杂,不想弄这个太麻烦,于是,我想到了Vagr ...
- C#匿名对象的使用
单个对象 new { Inv = item.Inv, Count = item.Count } 数组 var testData = new[] { }, }, }, }, }, }, }, }, } ...
- VS自定义代码段简单使用
在下面目录找到许多自带的代码段文件: vs安装目录\VC#\Snippets\2052\Visual C# 随便复制一个作为模板,开始改 注意这一行是最终输入的代码段:<Code Languag ...
- 【Android】5.8 滑动条(SeekBar)
分类:C#.Android.VS2015: 创建日期:2016-02-07 一.简介 滑动条也叫拖动条(用户可拖动改变滑动条的值),比如可让用户调节音量大小.调节屏幕亮度.调节歌曲或视频当前播放的位置 ...
- Cocos2d-x CCScale9Sprite 用法
1.创建方式有三种: (1).直接创建 auto blocks = Scale9Sprite::create("blocks9.png", Rect(0, 0, 96, 96), ...
- posix多线程--线程取消
1.三种取消状态Off 禁用取消Deferred 推迟取消:在下一个取消点执行取消Asynchronous 异步取消:可以随时执行取消 in ...
- posix多线程--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是用来通知共享数据状态信息的. 1.条件变量初始化两种方式:(1)静态初始化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代码示例如下: #in ...
- 在ajax post处理文件下载
我有一个JavaScript应用程序需要使用ajax post请求发送到某个URL,然后后端会根据请求中的参数进行相应的工作,生成一个可下载的压缩包,等待下载.必须使用的ajax的原因是这里需要模拟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