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11家已经获得融资的移动CRM平台 亿欧网盘点了目前国内已经获得融资的11家移动CRM平台,它们分别是:纷享销客.红圈营销.小满科技.腾腾科技.麦客.美洽.销售易.快消总管.EC营客通.店小三.逸创云客服. 根据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是移动CRM增长发力之年,未来两年市场总体规模将持续攀升,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68亿,但增长率呈现逐步放缓的态势:在部署移动CRM的企业当中,80%为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为消费移动CRM产品的最大群体:2014年…
一.说明 本文分享基于 Fate 自带的测试样例,进行 纵向逻辑回归 算法的模型训练,并且通过 FATE Board 可视化查看结果. 本文的内容为基于 <隐私计算FATE-概念与单机部署指南>中部署的环境. 二.进入容器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 Fate 的容器中: docker exec -it $(docker ps -aqf "name=standalone_fate") bash 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 examples 的目录,里面包含各种算法的测试样例,以及测试的数据…
一.说明 Fate 的模型预测有 离线预测 和 在线预测 两种方式,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主要是使用方式.适用场景.高可用.性能等方面有很大差别:本文分享使用 Fate 基于 纵向逻辑回归 算法训练出来的模型进行离线预测实践. 基于上文 <隐私计算FATE-模型训练> 中训练出来的模型进行预测任务 关于 Fate 的安装部署可参考文章 <隐私计算FATE-概念与单机部署指南> 二.查询模型信息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 Fate 的容器中: docker exec -it $(docker…
一.说明 本文分享基于 Fate 使用 横向联邦 神经网络算法 对 多分类 的数据进行 模型训练,并使用该模型对数据进行 多分类预测. 二分类算法:是指待预测的 label 标签的取值只有两种:直白来讲就是每个实例的可能类别只有两种(0 或者 1),例如性别只有 男 或者 女:此时的分类算法其实是在构建一个分类线将数据划分为两个类别. 多分类算法:是指待预测的 label 标签的取值可能有多种情况,例如个人爱好可能有 篮球.足球.电影 等等多种类型.常见算法:Softmax.SVM.KNN.决策…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Cortex-M内核MCU厂商高主频产品. 在 2021 年初痞子衡写了篇 <盘点国内Cortex-M内核MCU厂商高性能产品>,搜罗了当时市面上主频不低于 96MHz 的 CM 核国产 MCU.如今过去了两年,痞子衡又一次梳理了国产 Cortex-M 内核高主频 MCU 型号,这次标准定高一点,将主频提升到 144MHz.痞子衡仔细查阅了近 80 家国内 MCU 公司官网,找到了如下十二款高主频产品: 一.2021排名回顾…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MCU级RISC-V内核IP厂商. 自RISC-V指令集2010年诞生以来,业界普遍认为,RISC-V将会改变现有的由Arm和Intel X86主导的处理器架构竞争格局,尤其将会对Arm在消费类.IoT等嵌入式市场造成强烈冲击. RISC-V的开源会极大降低指令集修改和定制的门槛,在实现芯片差异化设计的同时降低成本,对本土发展自主可控处理器.摆脱国外垄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痞子衡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国内推出MCU级RISC-V内…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RISC-V内核MCU厂商(2021). 虽然RISC-V风潮已经吹了好几年,但2019年才是其真正进入主流市场的元年,最近国内大量芯片公司崛起,其中有很多公司想在RISC-V新赛道有一番作为,毕竟ARM内核早已是红海,而RISC-V尚处于蓝海.今天痞子衡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发布过RISC-V MCU产品(不一定已量产)的厂商: 注1:本文主要收录那些2021年度发布RISC-V MCU的厂商. 注2:本文会持续更新,欢迎大家留言告…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RISC-V内核MCU厂商. 虽然RISC-V风潮已经吹了好几年,但2019年才是其真正进入主流市场的元年,最近国内大量芯片公司崛起,其中有很多公司想在RISC-V新赛道有一番作为,毕竟ARM内核早已是红海,而RISC-V尚处于蓝海.今天痞子衡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发布过RISC-V MCU产品(不一定已量产)的厂商: 注:本文会持续更新,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新晋国内RISC-MCU厂商以及产品. 一.核芯互联 璇玑CLE 璇玑CLE系…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RISC-V内核MCU厂商(2020). 虽然RISC-V风潮已经吹了好几年,但2019年才是其真正进入主流市场的元年,最近国内大量芯片公司崛起,其中有很多公司想在RISC-V新赛道有一番作为,毕竟ARM内核早已是红海,而RISC-V尚处于蓝海.今天痞子衡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发布过RISC-V MCU产品(不一定已量产)的厂商: 注1:本文主要收录那些2020年度发布RISC-V MCU的厂商. 注2:本文会持续更新,欢迎大家留言告…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Cortex-M内核MCU厂商高性能产品. 在8/16位中低端MCU领域,国内厂商的本土化产品设计以及超低价特点,使得其与国外大厂竞争时是有优势的,因此国内厂商份额相当之高.但在32位中高性能MCU领域,国外大厂仍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尤其是高性能MCU产品,国内厂商还需继续追赶. 近些年随着国内大批MCU厂商的崛起(造芯热潮),ARM Cortex-M市场已不再是那几个国外大厂的江湖一统,国产Cortex-M内核MCU的出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