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Extractor[DenseNet]】的更多相关文章

0.背景 随着CNN变得越来越深,人们发现会有梯度消失的现象.这个问题主要是单路径的信息和梯度的传播,其中的激活函数都是非线性的,从而特别是乘法就可以使得随着层数越深,假设将传统的神经网络的每一层看成是自动机中的一个状态.那么对于整个神经网络来说,输入到输出就是一个输入态不断的转移到输出态的一个过程.假设其中每一层都是有个变率,即缩放因子.那么: 变率大于1,层数越多,越呈现倍数放大趋势,比如爆炸: 变率小于1,层数越多,越呈现倍数缩小趋势,比如消失: 而传统以往的卷积神经网络都是单路径的,即从…
0.背景 这个模型是<Deep Learning高质量>群里的牛津大神Weidi Xie在介绍他们的VGG face2时候,看到对应的论文<VGGFace2: A dataset for recognising faces across pose and age>中对比实验涉及到的SENet,其结果比ResNet-50还好,所以也学习学习. github上的SENet CNN是通过用局部感受野,基于逐通道基础上,去融合空间信息来提取信息化的特征,对于图像这种数据来说很成功.不过,为…
0. AlexNet 1. VGG VGG网络相对来说,结构简单,通俗易懂,作者通过分析2013年imagenet的比赛的最好模型,并发现感受野还是小的好,然后再加上<network in network>中的\(1*1\)卷积核,使得全文只在卷积网络的深度上做文章,从而得出了网络还是越深越好的结论 VGG 2. Inception 与VGG同期出来的有googlenet,该网络通过关注减少模型参数,而不降低模型性能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了inception结构,提出了googlenet: 然后g…
0. 背景 Karen Simonyan等人在2014年参加Imagenet挑战赛的时候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作者通过对2013年的ILSVRC中最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他们最初的对应模型都是alexnet)进行研究,发现他们使用了更小的感受野,并且在第一层卷积层中使用了更小的stride,也就是这两点都有助于准确度的提升.所以本文就不去做无用功,从网络的深度去挖掘CNN模型的提升空间,并且发现当网络深度在超过16层时,有明显的提升效果,故而如果截取当前16层的网络,就被称之为VGG16. 从…
0 - 背景 在经过了inception v1的基础上,google的人员还是觉得有维度约间的空间,在<Rethinking the Inception Architecture for Computer Vision>一文中,通过卷积分解.网格约间等方式来修改inception模块.当然了在BN那篇论文的附录部分也多少涉及到v2的设计方向. 因为第一篇论文并没有详细说明设计inception v1的一些具体原理,而其主要是从如何减小模型的参数量上下手,所以v3上对这部分做了个简单的原则说明:…
0. 背景 众所周知,深度学习,要的就是深度,VGG主要的工作贡献就是基于小卷积核的基础上,去探寻网络深度对结果的影响.而何恺明大神等人发现,不是随着网络深度增加,效果就好的,他们发现了一个违背直觉的现象. 图0.1 不同层数的传统网络下的结果表现 最开始,我们认为随着深度的增加,网络效果不好,那是因为存在着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的原因.不过随着大家的努力,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归一化初始化(即用特定的初始化算法)和归一化层(Batch Normailzation)来极大的缓解. 可是,我们仍然能够发现随…
David Lowe(SIFT 的提出者) 0. 图像金字塔变换(matlab) matlab 对图像金字塔变换接口的支持(impyramid),十分简单好用. 其支持在reduce和expand两种方式的变换,分别是成比例的缩小和放大. % 加载图像数据到内存 I = imread('cameraman.tif'); size(I) % reduce ==> {2, 4, 8} I1 = impyramid(I, 'reduce'); size(I1) I2 = impyramid(I1, '…
1 - V1 google团队在模型上,更多考虑的是实用性,也就是如何能让强大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用在嵌入式或者移动设备上.传统的想增强模型的方法无非就是深度和宽度,而如果简单的增加深度和宽度,那么带来的更大参数要训练和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资源去计算.所以,google团队要做的就是如何在保证模型准确度的情况下减少模型参数. 解决模型复杂和计算资源两个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将全连接转换成稀疏连接的结构,甚至在卷积层中都希望有稀疏链接的结构.除了说这是模仿生物结构的一方面,这样的好处还有更加支持了arora…
1 - 背景 摘要:因为随着前面层的参数的改变会导致后面层得到的输入数据的分布也会不断地改变,从而训练dnn变得麻烦.那么通过降低学习率和小心地参数初始化又会减慢训练过程,而且会使得具有饱和非线性模型的训练变得很困难.我们将这种现象叫做internal covariate shift.BN通过对输入进行归一化从而解决这个问题.在这其中,作者试图让归一化成为模型结构的一部分,并且对每个训练的mini-batch都进行归一化.最后的结果是bn方法可以让我们使用更大的学习率和不用那么小心的初始化.而且…
0. 背景 随着何凯明等人提出的ResNet v1,google这边坐不住了,他们基于inception v3的基础上,引入了残差结构,提出了inception-resnet-v1和inception-resnet-v2,并修改inception模块提出了inception v4结构.基于inception v4的网络实验发现在不引入残差结构的基础上也能达到和inception-resnet-v2结构相似的结果,从而认为何凯明等人认为的: "要想得到深度卷积网络必须使用残差结构" 这一…
0. 背景 何凯明大神等人在提出了ResNet网络结构之后,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工作,详细的分析了ResNet 构建块能起作用的本质所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恒等映射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了新的构建块模型使得网络能够更容易训练和更好的泛化性能(比如不同于ResNet v1中对cifar-10的学习率的谨慎,这里更加放开了). 图0.1 v1中的残差构建块和v2中建议的残差构建块 如图0.1所示,在ResNet v1中,构建块是通过将之前层的\(x\)连接到后面跳过至少2层的输出,然后将和放入激…
作者:Ross Girshick,Jeff Donahue,Trevor Darrell,Jitendra Malik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检测算法,在VOC2012数据集上取得的mAP比当时性能最好的算法高30%.算法主要结合了两个key insights: (1)可以将高容量的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到自底向上的Region proposals(候选区域)上,以定位和分割目标 (2)当带标签的训练数据稀少时,可以先使用辅助数据集进行有监督的预训练,然后再使用训练集对网络的特定范围进行微调,…
目录 一. 存在的问题 1.提取局部特征的能力 2.点云密度不均问题 二.解决方案 1.改进特征提取方法: (1)采样层(sampling) (2)分组层(grouping) (3)特征提取层(feature learning) 2.解决点云密度不均问题: (1)多尺度分组(MSG) (2)多分辨率分组(MRG) 三.网络结构 四.实验 4.1欧式度量空间中的点云分类 4.2语义场景标注的点集分割 4.3非欧几里德度量空间中的点集分类 4.4特征可视化 五.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六.代码解读 Poi…
本节主要学习Keras的应用模块 Application提供的带有预训练权重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进行预测,特征提取和 finetune,上一篇文章我们使用了VGG16进行特征提取和微调,下面尝试一下其他的模型. 模型的预训练权重将下载到 ~/.keras/models/ 并在载入模型时自动载入,当然我们也可以下载到自己的目录下,但是需要去源码修改路径. 模型的官方下载路径:https://github.com/fchollet/deep-learning-models/releases Te…
RCNN 一种把目标图像分割转化为CNN分类问题进行目标检测的方法. 以下转自魏晋的知乎回答   Ross B. Girshick的RCNN使用region proposal(具体用的是Selective Search Koen van de Sande: Segmentation as Selective Search for Object Recognition)来得到有可能得到是object的若干(大概10^3量级)图像局部区域,然后把这些区域分别输入到CNN中,得到区域的feature,…
近期的事务与sklearn有关,且主要用到了分类.在此做一点笔记 进行分类大概涉及三个知识点: 一. 分类器 二.特征选择 三.模型选择 一.分类器(Classification) 实例一:plot_classifier_comparison.py # Code source: Gaël Varoquaux # Andreas Müller # Modified for documentation by Jaques Grobler # License: BSD 3 clause import…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区别:http://www.cnblogs.com/charlesblc/p/6159355.html 深度学习具体的内容可以看这里: 参考了这篇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82907?refer=wangchuan  <王川: 深度学习有多深, 学了究竟有几分? (一)> 笔记:神经网络的研究,因为人工智能的一位大牛Marvin Minsky的不看好,并且出书说明其局限性,而出现二十年的长期低潮.   在…
Adit Deshpande CS Undergrad at UCLA ('19) Blog About A Beginner'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Part 2 Introduction Link to Part 1 In this post, we’ll go into a lot more of the specifics of ConvNets. Disclaimer: Now, I do reali…
Adit Deshpande CS Undergrad at UCLA ('19) Blog About The 9 Deep Learning Paper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Understanding CNNs Part 3) Introduction Link to Part 1Link to Part 2 In this post, we’ll go into summarizing a lot of the new and important develo…
Deep Learning and Shallow Learning 由于 Deep Learning 现在如火如荼的势头,在各种领域逐渐占据 state-of-the-art 的地位,上个学期在一门课的 project 中见识过了 deep learning 的效果,最近在做一个东西的时候模型上遇到一点瓶颈于是终于决定也来了解一下这个魔幻的领域. 据说 Deep Learning 的 break through 大概可以从 Hinton 在 2006 年提出的用于训练 Deep Belief…
Why are very few schools involved in deep learning research? Why are they still hooked on to Bayesian methods? First, this question assumes that every university should have a "deep learning" person.  Deep learning is mostly used in vision (and…
Popular Deep Learning Tools – a review Deep Learning is the hottest trend now in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We review the popular software for Deep Learning, including Caffe, Cuda-convnet, Deeplearning4j, Pylearn2, Theano, and Torch.  comments By Ran B…
3.2. Grid Search: Searching for estimator parameters Parameters that are not directly learnt within estimators can be set by searching a parameter space for the best Cross-validation: evaluating estimator performance score. Typical examples include C…
从今天起开始写自然语言处理的实践用法,今天学了文本分类,并没用什么创新的东西,只是把学到的知识点复习一下 性别识别(根据给定的名字确定性别) 第一步是创建一个特征提取函数(feature extractor):该函数建立了一个字典,包含给定姓名的有关特征信息. >>> def gender_features(word): ... return {'last_letter': word[-1]} >>> gender_features('Shrek') {'last_le…
迁移学习两种类型: ConvNet as fixed feature extractor:利用在大数据集(如ImageNet)上预训练过的ConvNet(如AlexNet,VGGNet),移除最后几层(一般是最后分类器),将剩下的ConvNet作为应用于新数据集的固定不变的特征提取器,输出特征称为CNN codes,如果在预训练网络上是经过ReLUd,那这些codes也要经过ReLUd(important for performance):提取出所有CNN codes之后,再基于新数据集训练一个…
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任务上大放异彩之前,词袋模型Bag of Features一直是各类比赛的首选方法.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PASCAL VOC竞赛历年来的最好成绩来介绍物体分类算法的发展.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在2012年之前,词袋模型是VOC竞赛分类算法的基本框架,几乎所有算法都是基于词袋模型的,可以这么说,词袋模型在图像分类中统治了很多年.虽然现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效果更胜一筹,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在10年前,Bag of Features的框架曾经也引领过一个时代.那这篇文章就是要…
欢迎大家前往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下载Demo - 2.77 MB (原始地址):handwritten_character_recognition.zip 下载源码 - 70.64 KB (原始地址) :nnhandwrittencharreccssource.zip 介绍 这是一篇基于Mike O'Neill 写的一篇很棒的文章:神经网络的手写字符识别(Neural Network for Recognition of Handwritten Digits)而给出的一个…
文章采用了多实例学习(MIL)机制构建图像标签同像素语义的关联 . 该方法的训练样本包含了70 万张来自ImageNet的图片,但其语义分割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杂的后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图像级语义的预测信息.超像素平滑策略.物体候选框平滑策略和 MCG分割区域平滑策略. 下图是论文所用方法的一般性说明: (1)使用来自Imagenet的弱注释数据(仅图像级别的类别信息)对模型进行训练.(2)CNN生成特征平面.(3)这些平面通过一个聚合层来约束模型,把更多的权重放在正确的像素上.(4)通过分类…
TF-IDF RootSift VLAD TF-IDF TF-IDF是一种用于信息检索的常用加权技术,在文本检索中,用以评估词语对于一个文件数据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词语的重要性随着它在文件中出现的频率成正比增加,但同时会随着它在文件数据库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下降.像'的','我们','地'等这些常用词在所有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会很高,并不能很好的表征一个文档的内容. 同样的在图像检索中也引入了IF-IDF权重, 词频(Term Frequency,TF) 一个visual word在一个图像…
以下我为这篇<Rapid Deployment of Anomaly Detection Models for Large Number of Emerging KPI Streams>做的阅读笔记 - Jeanva Abstract Rapid deployment of anomaly detection models for large number of emerging KPI streams, without manual algorithm selection, param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