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F自学入门(十一)WPF MVVM模式Command命令   在WPF自学入门(十)WPF MVVM简单介绍中的示例似乎运行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进行更新.但是这并不是我们使用MVVM的正确方式.正如上一篇文章中在开始说的,MVVM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Xaml文件和CS文件的耦合度,分离界面和业务逻辑,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在View后台不写代码.但是这个例子中,我们将更新ViewModel的代码写在了View里,下一个例子中,我们要通过命令(Command)的来将Button的事件分…
在WPF自学入门(十)WPF MVVM简单介绍中的示例似乎运行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进行更新.但是这并不是我们使用MVVM的正确方式.正如上一篇文章中在开始说的,MVVM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Xaml文件和CS文件的耦合度,分离界面和业务逻辑,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在View后台不写代码.但是这个例子中,我们将更新ViewModel的代码写在了View里,下一个例子中,我们要通过命令(Command)的来将Button的事件分离出来. 因为本文中需要使用Command命令,我们先来简单了解C…
命令模式(Command) 请分析上图中这条命令的涉及到的角色以及执行过程,一种可能的理解方式是这样子的: 涉及角色为:大狗子和大狗子他妈 过程为:大狗子他妈角色 调用 大狗子的“回家吃饭”方法 引子 package command.origin; public class BigDog { public void goHomeForDinner() { System.out.println("回家吃饭"); } } package command.origin; public cla…
Prism框架下的自定义路由事件和命令绑定 BaseCode XAML代码: <Button x:Class="IM.UI.CommandEx.PrismCommandEx"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xmlns:x="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 </Butt…
定义: 将一个请求封装成对象,使得请求发送者和请求接受者之间相互隔离,消除两者之间的耦合.引入命令类,使得不同请求对客户参数化,并且可以对命令添加附件操作,如:排队.撤销.日志.组合等. 结构图: Command:抽象命令类,一般是一个抽象类或者接口.在其中定义了命令的执行execute().undo()等操作. 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类,实现了抽象命令类的方法,并且持有命令接受者的引用.具体执行方法时,调用接受者的相关操作. Invoker:请求发送者,通过命令对象执行请求.…
命令绑定要达到的效果 命令绑定要关注的核心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命令能否执行和命令怎么执行.也就是说当View中的一个Button绑定了ViewModel中一个命令后,什么时候这个Button是可用的,按下Button后执行什么操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基本就实现了命令绑定.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执行过程中需要的数据(参数)要如何传递.本次主要探讨这几个问题. 命令绑定的实现 自定义一个能够被绑定的命令需要实现ICommand接口.该接口包含: public event EventHandler CanEx…
/*本文转自 http://www.cnblogs.com/sirkevin/archive/2012/11/28/2793471.html */ 使用WPF+Mvvm开发一年多,期间由于对Mvvm模式的理解不足,遇到了很多问题,也绕了很多弯子:网上提供的Mvvm的示例比较简单,实际项目中的需求也各种各样.不过经过几个项目,也有了一些对Mvvm模式的理解: 1. Mvvm是什么,Mvvm是怎么来的?Mvvm模式广泛应用在WPF项目开发中,使用此模式可以把UI和业务逻辑分离开,使UI设计人员和业务…
计划慢慢整理自己在WPF学习和工作应用中的一些心得和想法,先从一个简单的用法说起 在WPF中,XAML标记语言中绑定数据,而数据源就是指定为ViewModel类,而非界面本身的逻辑代码类 这样一定程度上达到界面与业务逻辑分离的思想,UI层只需要对ViewModel类进行依赖,只要ViewModel公开出来的属性不变,界面层就不用根据业务逻辑变化而进行修改 这大概就是MVVM模式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配合WPF的依赖属性和命令等结合使用,会有更复杂的用法及更好的效果 这里先从一个简单的数据绑定用法为例…
转自:http://www.cnblogs.com/626498301/archive/2011/04/08/2009404.html 进公司实习工作后,本人接触的第一个技术名语就是MVVM模式,从学习到运用,已经有大半年时间,这篇文章将简单谈谈个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使用MVVM模式的体会. 传统的WinForm和ASP.NET应用程序是基于事件驱动开发的,以ASP.NET为例,在实际开发中,*.aspx页面用于渲染HTML,*.aspx.cs页面用于实现服务端逻辑,在开发初期,这种方式显得方便快…
问题引入1 场景一:团队辛辛苦苦完成了一个项目,抱着激动的心情去给用户做demo,而用户给你的反馈是UI很不满意,要重新修改,否则拒绝验收.大规模修改UI,晴天霹雳!2 场景二:产品在一家客户上线运行反应不错,公司准备扩大营销市场,寻求更多的客户,此时,不同客户对UI纷纷提出修改意见,众口难调,但是老总发话,客户是上帝!问题出来了,按照传统的开发模式是基于CodeBehind这样的方式,UI总是和业务逻辑紧密耦合在一起, UI修改,无法避免的业务逻辑修改随之而来,这无非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解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