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Snowflake 的Java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在关闭显示的情况下, 可以达到每毫秒3万个的生成速度 /** * An Implementation of Twitter Snowflake ID Generator */ public class SnowflakeId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EPOCH = 0L; // shift for smaller timestamp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DEVICE_ID_BITS = 2L; private final stati…
 转自:http://www.cnblogs.com/haoxinyue/p/5208136.html 1. 数据库自增长序列或字段 最常见的方式.利用数据库,全数据库唯一. 优点: 1)简单,代码方便,性能可以接受. 2)数字ID天然排序,对分页或者需要排序的结果很有帮助. 缺点: 1)不同数据库语法和实现不同,数据库迁移的时候或多数据库版本支持的时候需要处理. 2)在单个数据库或读写分离或一主多从的情况下,只有一个主库可以生成.有单点故障的风险. 3)在性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比较难于扩展.…
Twitter开源的算法,简单易用. /** * Twitter_Snowflake<br> *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br> *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br> * 1位标识,由于long基本类型在Java中是带符号的,最高位是符号位,正数是0,负数是1,所以id一般是正数,最高位是0<br>…
一般情况,实现全局唯一ID,有三种方案,分别是通过中间件方式.UUID.雪花算法. 方案一,通过中间件方式,可以是把数据库或者redis缓存作为媒介,从中间件获取ID.这种呢,优点是可以体现全局的递增趋势(优点只能想到这个),缺点呢,倒是一大堆,比如,依赖中间件,假如中间件挂了,就不能提供服务了:依赖中间件的写入和事务,会影响效率:数据量大了的话,你还得考虑部署集群,考虑走代理.这样的话,感觉问题复杂化了 方案二,通过UUID的方式,java.util.UUID就提供了获取UUID的方法,使用U…
分布式id生成算法的有很多种,Twitter的SnowFlake就是其中经典的一种. 算法原理 SnowFlake算法生成id的结果是一个64bit大小的整数,它的结构如下图: 1bit,不用,因为二进制中最高位是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生成的id一般都是用整数,所以最高位固定为0. 41bit-时间戳,用来记录时间戳,毫秒级. 41位可以表示个数字 如果只用来表示正整数(计算机中正数包含0),可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 至 ,减1是因为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从0开始算的,而不是1 也就是说4…
1.  算法介绍 参考 http://www.lanindex.com/twitter-snowflake%EF%BC%8C64%E4%BD%8D%E8%87%AA%E5%A2%9Eid%E7%AE%97%E6%B3%95%E8%AF%A6%E8%A7%A3/ Twitter-Snowflake算法产生的背景相当简单,为了满足Twitter每秒上万条消息的请求,每条消息都必须分配一条唯一的id,这些id还需要一些大致的顺序(方便客户端排序),并且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机器产生的id必须不同. Sno…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 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 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因为Cassandra没有顺序ID生成机制,所以开发了这样一套全局唯一ID生成服务. 结构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
概述 SnowFlake算法是Twitter设计的一个可以在分布式系统中生成唯一的ID的算法,它可以满足Twitter每秒上万条消息ID分配的请求,这些消息ID是唯一的且有大致的递增顺序. 原理 SnowFlake算法产生的ID是一个64位的整型,结构如下(每一部分用“-”符号分隔):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1位标识部分,在java中由于long的最高位是符…
https://juejin.im/post/5c75132f51882562276c5065 package javaDemo; /** * 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 -- java实现 */ public class SnowFlake { /** * 起始的时间戳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START_STMP = 1480166465631L; /** * 每一部分占用的位数 */ ; //序列号占用的位数 ; //机器标识占用的位数 ;//…
详解Twitter开源分布式自增ID算法snowflake,附演算验证过程 2017年01月22日 14:44:40 url: http://blog.csdn.net/li396864285/article/details/54668031 1.snowflake简介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分布式应用系统已经见怪不怪,在分布式系统中,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ID,既然是ID那么必然是要保证全局唯一,除此之外,不同当业务还需要不同的特性,比如像并发巨大的业务要求ID生成效率高,吞吐大:比如某些银行类业…
snowflake 分布式场景下获取自增id git:https://github.com/twitter/snowflake 解读: http://www.cnblogs.com/relucent/p/4955340.html…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因为Cassandra没有顺序ID生成机制,所以开发了这样一套全局唯一ID生成服务. 该项目地址为:https://github.co…
package jeffery;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UUID; /** * Created by jeffery on 2016/5/20. * tweeter的snowflake 移植到Java.参考资料:https://github.com/twitter/snowflake * id构成: 42位的时间前缀 + 10位的节点标识 + 12位的…
本文来自我的github pages博客http://galengao.github.io/ 即www.gaohuirong.cn 摘要: 原文参考运维生存和开源中国上的代码整理 我的环境是python3.5,pip8.2的 一.python版本 前言 由于考虑到以后要动态切分数据,防止将不同表切分数据到同一个表中时出现主键相等的冲突情况,这里我们使用一个全局ID生存器.重要的是他是自增的.这边我使用Snowflake的python实现版(pysnowflake).当然你也可以使用java实现版…
Twitter的分布式自增ID算法snowflake (Java版)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 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 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因为Cassandra没有顺序ID生成机制,所以开发了这…
前言 本篇主要介绍高并发算法Snowflake是怎么应用到实战项目中的. 对于怎么理解Snowflake算法,大家可以从网上搜索‘Snowflake’,大量资源可供查看,这里就不一一详诉,这里主要介绍怎么实战应用. 对于不理解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Twitter-Snowflake,64位自增ID算法详解 为什么有Snowflake算法的出现呢? 首先它是Twitter提出来的. 前世今生 以前我们可以用UUID作为唯一标识,但是UUID是无序的,又是英文.数字.横杆的结合.当我们要生成有序的…
写在前面的话 一提到分布式ID自动生成方案,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并且立即能说出自家拿手的几种方案,确实,ID作为系统数据的重要标识,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各种方案也是历经多代优化,请允许我用这个视角对分布式ID自动生成方案进行分类: 实现方式 完全依赖数据源方式 ID的生成规则,读取控制完全由数据源控制,常见的如数据库的自增长ID,序列号等,或Redis的INCR/INCRBY原子操作产生顺序号等. 半依赖数据源方式 ID的生成规则,有部分生成因子需要由数据源(或配置信息)控制,如snowflake…
分布式ID生成器 我们采用的是开源的twitter(  非官方中文惯称:推特.是国外的一个网站,是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  的snowflake算法(推特雪花算法). 封装为工具类,源码如下: package util; import java.lang.management.ManagementFactory;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NetworkInterface; /** * <p>名称:IdWorker.java&…
package com.xinyartech.erp.core.util; import java.lang.management.ManagementFactory;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NetworkInterface;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 /** * <p>名称:IdWorker.java</p> * <p>描述:分布式…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 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 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因为Cassandra没有顺序ID生成机制,所以开发了这样一套全局唯一ID生成服务. 结构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
写在前面的话 一提到分布式ID自动生成方案,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并且立即能说出自家拿手的几种方案,确实,ID作为系统数据的重要标识,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各种方案也是历经多代优化,请允许我用这个视角对分布式ID自动生成方案进行分类: 实现方式 完全依赖数据源方式 ID的生成规则,读取控制完全由数据源控制,常见的如数据库的自增长ID,序列号等,或Redis的INCR/INCRBY原子操作产生顺序号等. 半依赖数据源方式 ID的生成规则,有部分生成因子需要由数据源(或配置信息)控制,如snowflake…
在springboot的启动类中引入 @Bean public IdWorker idWorkker(){ return new IdWorker(1, 1); } 在代码中调用 @Autowired private IdWorker idWorker; user.setId( idWorker.nextId()+"" ); snowflake(雪花)算法源码复制即用 package util; import java.lang.management.ManagementFactory…
Snowflake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 ​ - twitter Snowflake原理 这种方案把64-bit分别划分成多段,分开来标示机器.时间等,比如在snowflake中的64-bit分别表示如下图所示: 在java里,64bit正好是long类型的大小. 41-bit的时间可以表示(1L<<41)/(1000ms * 60s * 60m * 24h * 365d)=69年的时间,10-bit机器可以分别表示1024台机器.如果我们对IDC划分有需求,还可以将10-bit分5…
前提 Snowflake(雪花)是Twitter开源的高性能ID生成算法(服务). 上图是Snowflake的Github仓库,master分支中的REAEMDE文件中提示:初始版本于2010年发布,基于Apache Thrift,早于Finagle(这里的Finagle是Twitter上用于RPC服务的构建模块)发布,而Twitter内部使用的Snowflake是一个完全重写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Twitter上的现有基础架构来运行. 而2010年发布的初版Snowflake源码是使用Sca…
分布式唯一ID 使用RocketMQ时,需要使用到分布式唯一ID 消息可能会发生重复,所以要在消费端做幂等性,为了达到业务的幂等性,生产者必须要有一个唯一ID,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同一业务场景要全局唯一 该ID必须是在消息的发送方进行生成发送到MQ 消费端根据该ID进行判断是否重复,确保幂等性 在哪里产生以及消费端进行判断做幂等性与该ID无关,此ID需要保证的特性: 局部甚至全局唯一 趋势递增 Snowflake算法 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 结果是一个Lo…
/// <summary> /// From: https://github.com/twitter/snowflake /// An object that generates IDs. /// This is broken into a separate class in case /// we ever want to support multiple worker threads /// per process /// </summary> public class IdW…
课程内容涵盖了Java互操作性. Javap 类 异常 特质 单例对象 闭包和函数 变化性 Javap javap的是JDK附带的一个工具.不是JRE,这里是有区别的. javap反编译类定义,给你展示里面有什么.用法很简单 [local ~/projects/interop/target/scala_2.8.1/classes/com/twitter/interop]$ javap MyTrait Compiled from "Scalaisms.scala" public inte…
测试:private static void TestIdWorker() { HashSet<long> set = new HashSet<long>(); IdWorker idWorker1 = , ); IdWorker idWorker2 = , ); //762884413578018816 Stopwatch sw = new Stopwatch(); sw.Start(); ; i < ; i++) { long id = idWorker1.nextId(…
Scraping Tweets Directly from Twitters Search Page – Part 2 Published January 11, 2015 In the previous post we covered effectively the theory of how we can search and extract tweets from Twitter without having to use their API. First, let’s have a qu…
在数据库主键设计上,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采用自增ID(1开始,每次加1)和生成GUID.生成GUID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由于采用的是无意义的字符串,推测会在数据量增大时造成访问过慢,在基础互联网的系统设计中都不推荐采用.自增ID的方法虽然比较适合大数据量的场景,当时由于自增ID是按照顺序增加的,数据记录都是可以根据ID号进行推测出来,对于一些数据敏感的场景,不建议采用 最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P2P网站处理订单流水号的思路还不错.该平台设计时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