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之定义切面尝试] 1.标记为深红色的依赖包是必须的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version>4.3.9.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
有些场景下只能基于 XML 来定义切面. [Spring 之定义切面尝试] 1.XML 下定义切面(首先是要有一个对应的类...显然要比基于注解的麻烦)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
在上篇文章Spring IoC 源码分析 (基于注解) 一我们分析到,我们通过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类传入一个包路径启动Spring之后,会首先初始化包扫描的过滤规则.那我们今天就来看下包扫描的具体过程. 还是先看下面的代码: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类 //该构造函数会自动扫描以给定的包及其子包下的所有类,并自动识别所有的Spring Bean,将其注册到容器中 public AnnotationConf…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切面编程   在Spring中使用这些面向切面相关的注解可以结合使用aspectJ,aspectJ是专门搞动态代理技术的,所以比较专业.   需要在bean.xml中这样写: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一.简述 前面讲了基于XML配置的方式实现AOP,本文简单讲讲基于注解的方式实现. 基于注解的方式实现前,要先在xml配置中通过配置aop:aspectj-autoproxy来启用注解方式注入.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
注解 这里讲的注解有下面几个 @Autowired @Qualifier(" ") @Genre(" ") @Offline @Resource(name=" ") @PostConstruct @PreDestroy 基础的配置文件,要写配置文件可以在下面写,这个文件是通用的.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qu…
bean的实例化 1.导入jar包(必不可少的) 2.实例化bean applicationContext.xml(xml的写法) <bean id="userDao" class="com.igeekhome.dao.impl.UserDao"></bean> 注解的写法 第一种:在 applicationContext.xml中开启注解扫描(同时引入context命名空间) <?xml version="1.0"…
一.简述 本文主要讲使用注解+xml配合使用的几种使用方式.基础课程请看前一节. 二.步骤 1.为Pom.xml中引入依赖:本例中使用的是spring-context包,引入此包时系统会自动导入它的依赖包spring-beans\spring-core\spring-expression\spring-context.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
面向切面编程的术语: 切面(Aspect): 横切关注点(跨越应用程序多个模块的功能)被模块化的特殊对象 通知(Advice): 切面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目标(Target): 被通知的对象 代理(Proxy): 向目标对象应用通知之后创建的对象 连接点(Joinpoint):程序执行的某个特定位置:如类某个方法调用前.调用后.方法抛出异常后等,连接点是程序类中客观存在的事务 切点(pointcut):每个类都拥有多个连接点,例如 ArithmethicCalculator类中 的所有方法实际上都…
本文内容:spring中如何使用注解实现面向切面编程,以及如何使用自定义注解. 一个场景 比如用户登录,每个请求发起之前都会判断用户是否登录,如果每个请求都去判断一次,那就重复地做了很多事情,只要是有重复的地方,就有优化的空间.现在就把重复的地方抽取出来,暂且称之为 " 拦截器 ",然后每次请求之前就先经过" 拦截器 ",这个编程的思想就可以称之为面向切面编程.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事务管理和权限验证,还有日志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