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关于两者数据的一致性包含有两种情况: (1)缓存中有数据时,那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和缓存中的数据相同: (2)缓存中没有数据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是最新的. 如果不符合以上两种情况,就属于缓存和数据库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缓存不同的读写模式,所对应的不一致问题也会有所差异,缓存的读写模式主要有两种,读写缓存和只读缓存. 1.对于读写缓存来讲,需要关注缓存数据写完以后,对于数据库的写会策略,主要分为两种: (1)同步直写,写缓存的时候,也同步写数据库,这样数据一致,改策略适用于需要读写缓存和数据库数…
本文转自:https://blog.csdn.net/wellway/article/details/76176760 在之前的这篇文章 在ExpressJS(NodeJS)中设置二级域名跨域共享Cookie 中提及将Session存放到Mongodb中,其中有很多讲解的不是很详细. 我们为什么要把Session存放到数据中,以及又为什么要在子域名间跨域共享Cookie呢? Session与Cookie的关系 客户端与服务会使用一个Sessionid的Cookie值来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会话的匹…
package com.hope;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core.JsonProcessingException;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databind.ObjectMapper;import com.hope.domain.User;import com.hope.repository.UserRepository;import org.junit.Test;import org.junit.runner.RunWith;…
在nodejs使用Redis缓存和查询数据及Session持久化(Express)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2488971…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缓存和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从理论上设置过期时间,是保证最终一致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下,我们可以对存入缓存的数据设置过期时间,所有的写操作以数据库为准,对缓存操作只是尽最大努力即可.也就是说如果数据库写成功,缓存更新失败,那么只要到达过期时间,则后面的读请求自然会从数据库中读取新值然后回填缓存.因此,接下来讨论的思路不依赖于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这个方案. 在这里,我们讨论三种更新策略: 1) 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 2) 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3)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
问题背景 为什么要使用缓存?本地缓存/Redis缓存/数据库查询优先级? 一.为什么要使用缓存 原因:CPU的速度远远高于磁盘IO的速度问题:很多信息存在数据库当中的,每次查询数据库就是一次IO操作所以,提高响应速度,必须减少磁盘IO的操作,缓存就是为了提升系统性能而存在的 二.查询的优先级 1.本地缓存 2.Redis缓存 3.数据库查询 public static List<Content> getContentList(int positionId, String provCode, S…
一般来说,如果允许缓存可以稍微的跟数据库偶尔有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系统不是严格要求 “缓存+数据库” 必须保持一致性的话,最好不要做这个方案,即:读请求和写请求串行化,串到一个内存队列里去. 串行化可以保证一定不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它也会导致系统的吞吐量大幅度降低,用比正常情况下多几倍的机器去支撑线上的一个请求. Cache Aside Pattern 最经典的缓存+数据库读写的模式,就是 Cache Aside Pattern. 读的时候,先读缓存,缓存没有的话,就读数据库,然后…
目录 1 准备工作 2 具体实施   1 准备工作 什么是Redis? Redis: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提供string.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并支持数据的备份. 本文适合使用的场景:当一个项目中Redis缓存的数据量逐渐增大,Redis缓存的数据占用内存也会越来越大,而且其中有很多很可能是价值不大的数据.由于Redis是一个key-value数据库,所以对其中的数…
功能描述: 先从缓存获取数据,如果缓存没有,就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并设置到缓存中,返回数据. 如果数据库中没有数据,需要设置一个缓存标记flagKey,防止暴击访问数据库,用缓存保护数据库. 当删除缓存key时,需要同时删除flagKey,保证数据库可被访问. 关于java泛型的知识点,这里就跳过了.不理解的就自己去百度一下. 直接上代码: 1.先定义泛型接口,用于写从数据库获取数据的方法. /** * 普通数据获取器 * */ public interface DataGeter<T> { /…
一般缓存与数据库的配合使用是这样的. 1.查询缓存中是否有数据. 2.缓存中无数据,查询数据库. 3.把数据库数据插入到缓存中. 其实我们发现 1,3 都是固定的套路,只有2 是真正的业务代码.我们可以把1,3 抽取出来,封装到一个自定义注解@myCache 上,通过给2方法加一个注解,实现代码的解耦. package com.itbac.common.cach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