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入门四 Feign】的更多相关文章

1.Feign 之前使用的是Ribbon+RestTemplate调用,通过的是微服务的名字进行调用,实现负载均衡 但是为了满足接口编程,提供了Feign 2.实现 2.1引入坐标 在 ms-common-api 和 ms-consumer-dept-80-feign 引入坐标 <!--feign 客户端负载均衡-->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
原文地址:Spring Cloud 入门 之 Feign 篇(三) 博客地址:http://www.extlight.com 一.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Spring Cloud 入门 之 Ribbon 篇(二)> 中介绍了 Ribbon 使用负载均衡调用微服务,但存在一个问题:消费端每个请求方法中都需要拼接请求服务的 URL 地址,存在硬编码问题且不符合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如果服务名称发生变化,消费端也需要跟着修改. 本篇文章将介绍 Feign 来解决上边的问题. 二.简单介绍 Feign 是一个…
原文地址:Spring Cloud 入门 之 Hystrix 篇(四) 博客地址:http://www.extlight.com 一.前言 在微服务应用中,服务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如果某个目标服务调用慢或者有大量超时造成服务不可用,间接导致其他的依赖服务不可用,最严重的可能会阻塞整条依赖链,最终导致业务系统崩溃(又称雪崩效应). 上述的问题将是本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简单介绍 2.1 请求熔断 断路器是一种开关设置,当某个服务单元发生故障之后,通过断路器的故障监控,向调用方返回一个符合预期的服…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声明式实现? 要做一件事, 需要知道三个要素,where, what, how.即在哪里( where)用什么办法(how)做什么(what).什么时候做(when)我们纳入how的范畴. 1)编程式实现: 每一个要素(where,what,how)都需要用具体代码实现来表示.传统的方式一般都是编程式实现,业务开发者需要关心每一处逻辑 2)声明式实现: 只需要声明在哪里(where )做什么(what),而无需关心如何实现(how).Spring的AOP就是一种声明式实现,…
在微服务中,我们将系统拆分为很多个服务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服务注册和订阅消费的方式进行相互依赖.但是如果有一些服务出现问题了会怎么样? 比如说有三个服务(ABC),A调用B,B调用C.由于网络延迟或C本身代码有问题导致B迟迟得不到回应,这样B调用C的请求就会被挂起,等待. 在高并发的访问的情况下,这些挂起的线程得不到释放,使后续的请求阻塞,最终导致B也挂掉了.依次类推,A可能也会挂掉,进而使整个系统全部崩溃. 为了解决整个问题,Spring Cloud 使用Hystrix进行服务容错保护,包括断…
前一章, 我们的Hello world应用服务,通过配置服务器Config Server获取到了我们配置的hello信息“hello world”. 但自己的配置文件中必须配置config server的URL(http://localhost:8888), 如果把config server搬到另外一个独立IP上, 那么作为一个client的hello world应用必须修改自己的bootstrap.yml中的config server的URL地址.这明显是不够方便的. 既然config ser…
在微服务架构中,需要几个关键的组件,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消费.负载均衡.断路器.智能路由.配置管理等,由这几个组件可以组建一个简单的微服务架构.客户端的请求首先经过负载均衡(zuul.Ngnix),再到达服务网关(zuul集群),然后再到具体的服务,服务统一注册到高可用的服务注册中心集群,服务的所有的配置文件由配置服务管理(下一篇文章讲述),配置服务的配置文件放在Git仓库,方便开发人员随时改配置. 1. Zuul介绍 Zuul的主要功能是路由和过滤器.路由功能是微服务的一部分,比如/api/u…
接上节,假如我们的Hello world服务的访问量剧增,用一个服务已经无法承载, 我们可以把Hello World服务做成一个集群. 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复制Hello world服务,同时将原来的端口8762修改为8763.然后启动这两个Spring Boot应用, 就可以得到两个Hello World服务.这两个Hello world都注册到了eureka服务中心.这时候再访问http://localhost:8761, 可以看到两个hello world服务已经注册.(服务与注册参见Spr…
从我第一次接触Spring Cloud到现在已经有3个多月了,当时是在博客园里面注册了账号,并且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谈论微服务,因此我就去了解了下,最终决定开始学习Spring Cloud.我在一款阅读App上买了一本 程序猿DD的<Spring Cloud 微服务实战>,开始了我的Spring Cloud学习之旅,为了加深记忆也决定在博客园里面写博客,把一些基础的东西和入门实例放在随笔里面,便于后续查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但是你知道,写博客比较花经历和时间,不太可能把学到的内容和代码全部都放上…
通过前面几次的分享,我们了解了微服务架构的几个核心设施,通过这些组件我们可以搭建简单的微服务架构系统.比如通过Spring Cloud Eureka搭建高可用的服务注册中心并实现服务的注册和发现: 通过Spring Cloud Ribbon或Feign进行负载均衡:通过Spring Cloud Hystrix进行服务容错保护以避免故障蔓延.微服务搭建好了之后我们肯定会提供给外部系统一些统一的RESTFul API服务接口进行调用, 但是当外部系统调用我们的RESTful API的时候,怎么确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