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05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106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
public class Order { int findPosInInOrder(String str,String in,int position){ char c = str.charAt(position); int length = in.length(); for(int i=0;i<length;i++){ if(c==in.charAt(i)) return i; } return -1; } /** * 已知前序和中序,求后序 * @param preOrder * @para…
Entry类: package com.hy;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 此类用于把算术表达式送入解析器 public class Entr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取得用户输入的表达式 BufferedReader br =…
问题描述: 输入一个整数数组,判断该数组是不是某二元查找树的后序遍历的结果. 如果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例如输入4, 8, 6, 12, 16, 14, 10,由于这一整数序列是如下树的后序遍历结果:  10/     \6      14/  \    /   \4   8 12    16 因此返回true. 如果输入6, 5, 8, 5, 7 ,则返回false.   分析: 在后续遍历得到的序列中,最后一个元素为树的根结点.根节点元素将数组分为两部分,左边都小于根节点,右…
二叉树水题,特别是昨天刚做完二叉树用中序后序建树,现在来做这个很快的. 跟昨天那题差不多,BST后序遍历的特型,找到最后那个数就是根,向前找,比它小的那块就是他的左儿子,比它大的那块就是右儿子,然后递归儿子继续建树. 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const int maxn = 70000; struct Node { int v; Node *l; Node *r; }; int arr[maxn]; bool flag =…
对A1135这题有心里阴影了,今天终于拿下AC.学习自柳神博客:https://www.liuchuo.net/archives/4099 首先读题很关键: There is a kind of 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 named red-black tree in the data structure……………… 红黑树首先应该是一棵BST树,不然从何谈起维护二分查找结构? 所以第一步就应该根据先序遍历以及BST树的特性来判断是否是一棵BST树,然后根据这两个条…
问题描述 我们可以把由"0"和"1"组成的字符串分为三类:全"0"串称为B串,全"1"串称为I串,既含"0"又含"1"的串则称为F串. FBI树是一种二叉树,它的结点类型也包括F结点,B结点和I结点三种.由一个长度为2N的"01"串S可以构造出一棵FBI树T,递归的构造方法如下: 1)T的根结点为R,其类型与串S的类型相同: 2)若串S的长度大于1,将串S从中间分开,…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思路:前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因此前序遍历序列的第一个字母肯定就是根节点:然后,由于中序遍历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最后访问右子树,所以我们找到中序遍历中根节点的位置,然后它左边的字母就是左子树了:同样的,它右边的就是右子树.…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re[30]; int in[30]; int post[30]; int indexOfRootIn(int start,int stop,int root){ for(int j=start;j<=stop;j++){ if(in[j]==root){ return j; } } return -1; } void postOrder(int pre_start,int pre_end,…
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没思路,典型记住思路好做)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questionTerminal/0ee054a8767c4a6c96ddab65e08688f4来…
[二叉树遍历模版]前序遍历     1.递归实现 test.cpp: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io>#include <stack>#include <vector>#include &quo…
题目: Given inorder and postorder traversal of a tree, construct the binary tree. Note:You may assume that duplicates do not exist in the tree. 提示: 题目要求通过一颗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及后续遍历的结果,将这颗二叉树构建出来,另外还有一个已知条件,所有节点的值都是不同的.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二叉树不同遍历方式的定义: 前序遍历: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
题目链接 https://leetcode.com/problems/construct-binary-tree-from-inorder-and-postorder-traversal/description/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之前刷leetcode的时候,知道求排列组合都需要深度优先搜索(DFS), 那么前序.中序.后序遍历是什么鬼,一直傻傻的分不清楚.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它们只是DFS的三种不同策略. N = Node(节点) L = Left(左节点) R = Right(右节点) 在深度优先搜索的时候,以Node的访问顺序,定义了三种不同的搜索策略: 前序遍历:结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 中序遍历:左子树-> 结点 -> 右子树 后序遍历:左子树 -> 右子树 -> 结点 ##前…
Given inorder and postorder traversal of a tree, construct the binary tree. Note: You may assume that duplicates do not exist in the tree. 这道题要求从中序和后序遍历的结果来重建原二叉树,我们知道中序的遍历顺序是左-根-右,后序的顺序是左-右-根,对于这种树的重建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来做,可参见我之前的一篇博客Convert Sorted Array to Bin…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思路: 根据构造二叉树的流程,中序遍历的访问顺序为左-中-右:后序遍历的方位顺序为左-右-中. 后序最后一个节点为根节点,在中序列表中查找根节点值 将中序列表分割成左子树中序列表和右子树中序列…
在一棵二叉树总,前序遍历结果为:ABDGCEFH,中序遍历结果为:DGBAECHF,求后序遍历结果. 我们知道: 前序遍历方式为: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 中序遍历方式为: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 后序遍历方式为: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前序遍历的第一个值就是根节点,然后再中序遍历中找到这个值,那么这个值的左边部分即为当前二叉树的左子树部分前序遍历结果,这个值的右边部分即为当前二叉树的右子树部分前序遍历结果.因此,通过这个分析,可以恢复这棵二叉树…
递归代码:递归实现很简单 '二叉树结点类'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x): self.val = x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列表创建二叉树' def listcreattree(root,llist,i):###用列表递归创建二叉树, #它其实创建过程也是从根开始a开始,创左子树b,再创b的左子树,如果b的左子树为空,返回none. #再接着创建b的右子树, if i<len(llist): if l…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BTree { int val; struct BTree *left,*right; }BTree; /*二叉树的类,包含着操作二叉树的各种方法*/ class Tree { public: BTree *create_node(int level,string pos); void Pre…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BTree { int val; struct BTree *left,*right; }BTree; class Tree { public: BTree *create_node(int level,string pos); void PreOrder(BTree *t); //先序遍历…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树的概念,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特殊的树--二叉树,二叉树的应用很广,有很多特性.今天我们一一来为大家介绍. 二叉树 顾名思义,二叉树就是只有两个节点的树,两个节点分别为左节点和右节点,特别强调,即使只有一个子节点也要区分它是左节点还是右节点. 常见的二叉树有一般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线索二叉树.霍夫曼树.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红黑树.B树这么多种类.我们这篇文章中简单介绍一般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和满二叉树. 一般二叉树 很简单,只要满足子节点数不超过两个的树就是一棵二叉树…
基础预热: 结点的度(Degree):结点的子树个数:树的度:树的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数:叶结点(Leaf):度为0的结点:父结点(Parent):有子树的结点是其子树的根节点的父结点:子结点/孩子结点(Child):若A结点是B结点的父结点,则称B结点是A结点的子结点:兄弟结点(Sibling):具有同一个父结点的各结点彼此是兄弟结点:路径和路径长度:从结点n1到nk的路径为一个结点序列n1,n2,…,nk.ni是ni+1的父结点.路径所包含边的个数为路径的长度:祖先结点(Ancestor):沿…
题目 Suppose that all the keys in a binary tree are distinct positive integers. A unique binary tree can be determined by a given pair of postorder and inorder traversal sequences, or preorder and inorder traversal sequences. However, if only the posto…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inorder, int[] postorder) { return helper(…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思路:和上一篇的由前序和中序类似.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右根,所以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根节点.再在中序遍历中找到这个节点的位置,则根节点左边是左子树的中序遍历结果,右边是右子树的中序遍历结果.在后序遍历中同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对…
[题目链接] [题意] 根据二叉树的前序和后序序列,如果中序序列唯一,输出Yes,如果不唯一输出No,并输出这个中序序列. [题解] 众所周知,二叉树是不能够根据前序和中序建立的,为什么呢?首先需要明确先序序列的遍历顺序是:根左右,后序序列的遍历顺序是:左右根.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这个样例(为了更好的说明不唯一性,没有用题目给出的样例): 前序:1 4 6 3 2 5 7 后序:3 6 4 5 7 2 1 首先1肯定是整棵二叉树的根节点,然后根据前序序列我们可以知道4是1的子树(此时还不确定是左子…
什么也不说了,直接上代码. 首先是节点类,大家都懂得 /** * 二叉树的节点类 * * @author HeYufan * * @param <T> */ class Node<T extends Comparable<? super T>> { /** * 节点储存的值 */ private T data; /** * 左子节点 */ private Node<T> leftNode; /** * 右子节点 */ private Node<T>…
Medium!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解题思路: 这道题要求从中序和后序遍历的结果来重建原二叉树,我们知道中序的遍历顺序是左-根-右,后序的顺序是左-右-根,对于这种树的重建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来做,可参见http://www.cnblog…
目录 题目描述: 示例: 解法: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示例: 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解法: # define PR pair<int, int>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struct TreeNo…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解题思路 利用回溯的思想,分别记录生成树时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对应的段首.段尾,每次构造树时首先构造根节点为后序遍历的尾节点,接着在中序遍历序列中找到根的位置,然后根左对应左子树,根右对应右子树,对应到后序遍历序列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