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Tarjan】的更多相关文章

Tarjan算法 Tarjan算法是基于dfs算法,每一个强连通分量为搜索树中的一颗子树.搜索时,把当前搜索树中的未处理的结点加入一个栈中,回溯时可以判断栈顶到栈中的结点是不是在同一个强连通分量中.当dfn[u]=low[u]时,以u为根的搜索子树上的所有结点是一个强连通分量,其中dfn[]值表示结点的深度优先数,low[]值表示结点可以到达的优先数最小的祖先. Tarjan伪代码如下: Tarjan(u) { dfn[u] = low[u] = ++dep //dfn[]和low[]的初值 S…
图论算法-Tarjan模板 [缩点:割顶:双连通分量] 为小伙伴们总结的Tarjan三大算法 Tarjan缩点(求强连通分量) int n; int low[100010],dfn[100010]; bool ins[100010]; int col[100010];//记录每个点所属强连通分量(即染色) vector<int> map[100010]; stack<int> st; int tot;//时间戳 int colnum;//记录强连通分量个数 void tarjan(…
Tarjan算法的详细介绍,请戳: http://www.cnblogs.com/chenxiwenruo/p/3529533.html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 AC 一开始读取数据的方式并不好,运行900多ms. 后来参照…
(绘图什么真辛苦) 强连通分量: 在有向图 G 中.若两个顶点相互可达,则称两个顶点强连通(strongly connected). 假设有向图G的每两个顶点都强连通,称G是一个强连通图.非强连通图有向图的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为强连通分量(strongly connected components). 比方上面这幅图( a, b, e ), ( d, c, h ), ( f, g ) 分别为三个 SCC. tarjan算法伪代码: 该算法由 Robert Tarjan 发明,原论文:Tarjan1…
嗯,今天好不容易把鸽了好久的缩点给弄完了--感觉好像--很简单? 算法的目的,其实就是在有向图上,把一个强连通分量缩成一个点--然后我们再对此搞搞事情,\(over\) 哦对,时间复杂度很显然是\(\Theta(n)\)的,懒得\(Proof\)了. 真是简明扼要的算法啊\(233\) 比较弱智的代码是下面的: #include <stack>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define min Min #define m…
题目链接: POJ1523 题意: 问一个连通的网络中有多少个关节点,这些关节点分别能把网络分成几部分 题解: Tarjan 算法模板题 顺序遍历整个图,能够得到一棵生成树: 树边:可理解为在DFS过程中訪问未訪问节点时所经过的边.也称为父子边 回边:可理解为在DFS过程中遇到已訪问节点时所经过的边.也称为返祖边.后向边 对根节点u,若其有两棵或两棵以上的子树.则该根结点u为割点. 对非叶子节点u(非根节点).若其子树的节点均没有指向u的祖先节点的回边,说明删除u之后,根结点与u的子树的节点不再…
hdu 2586:题意:输入n个点的n-1条边的树,m组询问任意点 a b之间的最短距离 思路:LCA中的Tarjan算法,RMQ还不会..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 ; int head[N]; //树边邻接表的表头 int __head[N]; //保存询问的邻接表的表头 struct edge{ //保存边 int u,v,w,…
给出N个点,M条边.Q次询问 Q次询问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典型LCA 问题   Marjan算法解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Edge { int to,next,len; }edge[20010]; struct Ques { int to,next,index; }ques[2000010]; int head[10010],q_head[10010],f[10010],dis[10010];…
本文来自:http://www.cnblogs.com/Findxiaoxun/p/3428516.html 写得很好,一看就懂了. 在这里就复制了一份. LCA问题: 给出一棵有根树T,对于任意两个结点u,v求出LCA(T, u, v),即离根最远的结点x,使得x同时是u和v的祖先. 把LCA问题看成询问式的:给出一系列询问,程序应当对每一个询问尽快做出反应. 对于这类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用比较长的时间做预处理,但是等信息充足以后每次回答询问只需要用比较少的时间.这样的算法叫做在线算法.…
距离B - Distance in the Tree 还是普通的LCA但是要求的是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学到了一些 一开始我想用带权并查集进行优化,但是LCA合并的过程晚于离线计算的过程,所以路径长度会有所偏差 所以失败告终 网上查询之后懂得要提前进行一下预处理,在输入完全部的边之后,也就是数形成之后,计算dis——>也就是每个点到树根的长度 之后进行询问查询时:u,v 和 rt 这样uv的距离就是dis[u] + dis[v] - 2 * dis[rt]很好理解 时间复杂度也还可以 #inc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