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自定义的IP核寄存器地址
2024-11-10
自定义AXI-IP核(转)
目的: 自定义一个IP核,通过AXI总线与ARM系统连接 环境: Win7 32bit Vivado2014.4.1 Xilinx sdk2014.4 开发板: Zc702 第一步: 新建一个自定义的HDL模块,本实验新建一个16位加法器,保存为test.v,代码如下 module test( input [15:0] a, input [15:0] b, input clk, output reg [15:0] sum ); always@(posedge clk) begin sum <=
vivado设计四:自定义IP核测试
在vivado设计三中:http://blog.chinaaet.com/detail/37177已经建立了vivado工程和封装好了自定义IP核. 那么接下来,我们对这个自定义IP核进行测试了:我们已经回到了主界面. 1. create block design 这部分和vivado设计中:是类似的,就不贴图了, 2. 添加我们自定义的IP核 Add IP,输入led 3. 连接 4. 连接后,拖动一下,使得好看一些: 5. 引出LED管脚 6. 选择Tools -> Validate Des
NIOS II 自定义IP核的静态地址对齐和动态地址对齐
如果使用静态地址对齐(每个寄存器在Avalon总线上占4个字节的地址)设置IP使用静态地址对齐的方式为,在hw.tcl脚本里加上一局话:set_interface_property as addressAlignment {NATIVE}在软件编程时 可以使用IOWR(基地址,寄存器编号(n),数据)对自定义IP的第n个寄存器进行写入操作 可以使用IORD(基地址,寄存器编号(n)) 对自定义IP的第n个寄存器进行读出操作 如果使用动态地址对齐,(每个寄存器在Avalon总线上占 数据位宽/8个
AXI-Lite总线及其自定义IP核使用分析总结
ZYNQ的优势在于通过高效的接口总线组成了ARM+FPGA的架构.我认为两者是互为底层的,当进行算法验证时,ARM端现有的硬件控制器和库函数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外设,而不像FPGA设计那样完全写出接口时序和控制状态机.这样ARM会被PL端抽象成“接口资源”:当进行多任务处理时,各个PL端IP核又作为ARM的底层被调用,此时CPU仅作为“决策者”,为各个IP核分配任务:当实现复杂算法时,底层算法结构规整可并行,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而上层算法则完全相反,并且控制流程复杂,灵活性高.因此PL实现底层算
自定义AXI总线形式SPI接口IP核,点亮OLED
一.前言 最近花费很多精力在算法仿真和实现上,外设接口的调试略有生疏.本文以FPGA控制OLED中的SPI接口为例,重新夯实下基础.重点内容为SPI时序的RTL设计以及AXI-Lite总线分析.当然做些项目时可以直接调用Xilinx提供的SPI IP核,这里仅出于练习的目的考虑. 二.接口时序分析 本项目用的OLED型号为UG-2832HSWEG04,核心控制器是SSD1306.该芯片支持并口.I2C以及SPI接口,这里采用4线SPI作为数据总线.4线SPI接口包括: SCLK:串行时钟,SSD
Xilinx IP核的根目录地址,有datasheet 和仿真相关的资料
C:\Xilinx\14.7\ISE_DS\ISE\coregen\ip\xilinx\dsp\com\xilinx\ip Xilinx IP核的根目录地址,有datasheet 和仿真相关的资料
Vivado 调用自定义IP核
关于Vivado如何创建自定义IP核有大量的参考文章,这里就不多加阐述了,本文目的主要是解决如何在新建工程中引用其它工程已经自定义封装好的IP核,从而实现自定义IP核的灵活复用. 举个例子,我们的目标是能在新建工程里成功调用ov5640_RGB565_0这个自定义IP核 但是在新建工程里由于没有加载Ov5640这个IP核的封装打包路径,所以我们在原理图直接添加该IP核时是搜索不出这个IP核的元器件的 调用步骤如下: 1)打开或者新建原理图 2)点击“IP setting” 3)切换至“Repos
vivado设计三:一步一步生成自己的自定义IP核
开发环境:xp vivado2013.4 基于AXI-Lite的用户自定义IP核设计 这里以用户自定义led_ip为例: 1.建立工程 和设计一过程一样,见vivado设计一http://blog.chinaaet.com/detail/35736: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主界面 2.创建IP Tools –>Create and Package IP 来到IP创建欢迎界面:Next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AXI4 peripheral,如下图 Next之后,我们可以看到IP的信息,可以自己修改某些信息:
调用altera IP核的仿真流程—上
调用altera IP核的仿真流程—上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后,请详细阅读<基于modelsim-SE的简单仿真流程>,因为本节是基于<基于modelsim-SE的简单仿真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关于设计仿真流程的过程所涉及到的重复内容将不再详述,将会一笔带过,如果深入学习了<基于modelsim-SE的简单仿真流程>这一小节,则下面的内容将会非常的简单. 编写RTL功能代码 本小节通过调用altera的ROM宏功能模块,FPGA的ROM模块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可以在上电的
Lattice 的 Framebuffer IP核使用调试笔记之IP核生成与参数设置
本文由远航路上ing 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这节笔记记录IP核的生成以及参数设置. 先再IP库里下载安装Framebuffer 的ipcore 并安装完毕. 一.IP核的生成: 1.先点击IP核则右边会出现生成对话框: 按箭头指示顺序进行设置:要设置生成ip核的路径(可以新建一个文件夹ipcore来放置IP核,若有多个IP核则在ipcore下分别建立文件夹),IP核的名字,以及语言的类型:verilog或VHDL.最后点击Customize. 2. 在上一步设置之后会出现下面的设置界面,先设置
基于AXI4总线卷积FPGA加速IP核的尝试
本文先总结不同AXI IP核的实现的方法,性能的对比,性能差异的分析,可能改进的方面.使用的硬件平台是Zedboard. 不同的AXI总线卷积加速模块的概况 这次实现并逐渐优化了三个版本的卷积加速模块,先简要描述各个版本的主要内容. 版本一 版本一主要是用来测试AXI总线IP核的实现可能. 该模块拥有19个32位寄存器 其中前9个寄存器用来保存需要计算的值 后面9个寄存器用来保存卷积核 在读取第19个寄存器的地址的时候计算9个寄存器的卷积和(该计算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9个寄存器单独赋值,
Xilinx Vivado的使用详细介绍(5):调用用户自定义封装的IP核
Zedboard OLED Display Controller IP v1 介绍 Author:zhangxianhe 本文档提供了快速添加,连接和使用ZedboardOLED v1.0 IP内核的说明.运行在ARM处理器系统上的测试应用程序用于通过其驱动程序的功能与IP进行通信. Vivado设计套件被用作开发环境.硬件验证是在Zedboard上完成的,然而,这个IP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其他主板或嵌入式系统. 平台 硬件:Zedboard xc7z020clg484-1 软件:Vivado 2
用嵌入式块RAM IP核配置一个双口RAM
本次设计源码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noticeable/9914173 实验现象: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到FPGA 中,通过quartus II 提供的in system memory content editor 工具查看RAM中接收到的数据,当需要是,按下按键KEY0,将FPGA 的RAM 中存储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知识点: (1)存储器IP核的使用(2)in system memory content editor 内存查看工具的使用 系统
第7讲 SPI和RAM IP核
学习目的: (1) 熟悉SPI接口和它的读写时序: (2) 复习Verilog仿真语句中的$readmemb命令和$display命令: (3) 掌握SPI接口写时序操作的硬件语言描述流程(本例仅以写时序为例),为以后描述更复杂的时序逻辑电路奠定基础. 学习过程: [SPI的相关知识] ① SPI的速度比串口的快,采用源同步传输的方式,且为串行传输,应用场景不同则时序和接口名称会有不同: ② 串行flash的读写擦除命令可通过SPI接口进行通信,CPU芯片与FPGA可通过SPI接口进行通信,某些
SPI和RAM IP核
学习目的: (1) 熟悉SPI接口和它的读写时序: (2) 复习Verilog仿真语句中的$readmemb命令和$display命令: (3) 掌握SPI接口写时序操作的硬件语言描述流程(本例仅以写时序为例),为以后描述更复杂的时序逻辑电路奠定基础. 学习过程: [SPI的相关知识] ① SPI的速度比串口的快,采用源同步传输的方式,且为串行传输,应用场景不同则时序和接口名称会有不同: ② 串行flash的读写擦除命令可通过SPI接口进行通信,CPU芯片与FPGA可通过SPI接口进行通信,某些
IP核——RAM
一.Quartus 1.打开Quartus ii,点击Tools---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 2.弹出创建页面,选择Creat a new custom megafunction variation,点Next 3.选择IP核,可以直接搜索ram,选择RAM:2-PORT,右上方选择器件型号,语言选成Verilog,再填写一下路径名字,点Next,后面就是参数设置了. 4.设置读写需要几个端口,深度计算按word还是bit.Next 5.设置深度,位宽,类型.Nex
FPGA内部IP核DDS
项目当中需要正弦信号与余弦信号,首先想到了DDS芯片,例如AD9833.AD9834.由于还需要用FPGA 做一些数据处理,后来干脆直接用FPGA 内部的DDSIP核,同时根据IP核内部的相位累加端口,设置触发信号,使得触发信号更加准时,并且通过PSD 算法计算有效值,相位差更小,精度更高. 首先了解DDS的原理: 1. DDS技术是根据奈奎斯特取样定律,从连续信号的相位出发,将正弦信号取样,编码,量化,形成一个正弦函数表,存在EPROM中,合成时,通过改变相位累加器的频率字来改变相位增量,
(转)modelsim10.0C编译ISE14.7的xilinx库(xilinx ip核)
原地址modelsim10.0C编译ISE14.7的xilinx库(xilinx ip核) 1.打开D:\Xilinx\14.7\ISE_DS\ISE\bin\nt64\compxlibgui.exe,nt64表示系统是64位,如果是32位,换成nt,然后按照界面所示一步一步执行, 2.修改modelsim.ini,将其属性修改为可写,然后将(注意第一步中我只将verilog的库文件编译了) cpld_ver = D:\Xilinx\14.7\ISE_DS\ISE\verilog\mti_s
Lattice 的 DDR IP核使用调试笔记之DDR 的 仿真
—— 远航路上ing 整理于 博客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在上节建立完工程之后,要想明确DDR IP的使用细节,最好是做仿真.然后参考仿真来控制IP 核. 仿真的建立: 1.在IP核内的以下路径找到以下三个文件加入并设置为仅仅仿真.这三个文件的作用是作为外部监视和仿真头文件(test_mem_ctrl). 2.在IP核内部的以下路径内将以下两个文件加入到工程里,设置为仅仅仿真.这两个文件的作用是模拟外部DDR器件,并存储数据. . 3.加入之后,基本就是下图这样的了. 4.然后建立仿真工程.并调用
如何使用和了解ALTERA的IP核
可以通过直接对IP核进行仿真验证,通过波形来分析IP核的功能和工作方式,以及各个寄存器之间的工作关系. 也可以通过查看用户指导手册来学习IP核,如下图.
IP核之初——FIFO添加以太网MAC头部
本文设计思路源自明德扬至简设计法.在之前的几篇博文中,由于设计比较简单,所有的功能都是用verilogHDL代码编写实现的.我们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时候就该IP核登场了! 说白了,IP核就是别人做好了的硬件模块,提供完整的用户接口和说明文档,更复杂的还有示例工程,你只要能用好这个IP核,设计已经完成一半了.说起来容易,从冗长的英文文档和网上各个非标准教程中汲取所需,并灵活运用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几点如下: 1) 提供给IP核正确的时钟和复位条件: 2) 明确各个重要用
热门专题
cefsharp winform 启动优化
苹果电脑 获取git 公钥
list.removeAll失败
用python字典设计一个程序录入学生作业情况
sqlserver2019 添加clr
nginx配置转发替换
y轴滚动条固定在顶部
获取树的所有子节点idelement
怎么把论文里的公式提取出来
微信原生小程序数组中使用本地图片
python中英文符号怎么区分
vasp中istart和icharge的区别
js图片以word文档格式导出
GetKuaidiStatus() 1单号查多次,算几个单号
UTF-8 xml时间
rf24l01发射和接收状态
Nessus 没有Scanners扫描
js调用手机蓝牙打印
在Windows下,安装Git Bash
java按行生成txt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