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说明:

1. re.sub(r'[^a-zA-Z0-9\s]', repl='', sting=string)  用于进行字符串的替换,这里我们用来去除标点符号

参数说明:r'[^a-zA-Z0-9\s]' 配对的模式,^表示起始位置,\s表示终止位置,[]表示取中间部分,这个的意思是找出除字符串大小写或者数字组成以外的东西,repl表示使用什么进行替换,这里使用'',即直接替换,string表示输入的字符串

2. stopwords = nltk.corpus.stopwords.words('english') # 表示获得英文的停用词表, 使用nltk.download下载停用词表

3. nltk.WordPunctTokenizer() 构建模型,使用.tokenize(str) 对字符串进行分词操作

4. np.vectorize(函数)  表示对函数进行向量化操作,使得对函数输入的参数如果是列表形式,输入的时候一个个输入,输出的时候也是一个个输出

5.sklearn.extract_features.text.CountVectorizer  构建词频词袋模型,.get_feature_names获得词袋模型的标签

在一个文本数据输入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其做数字编码,一种就是根据文本出现的次数做一个词袋模型

当一个文本数据输入的时候

第一步:去除标点符号,并进行分词操作(使用nltk.WordPunctTokenizer().tokenize进行分词操作)

第二步:依据生成的停用词表,去除停用词,并且使用‘ ’.join进行串接,为了下一步的词袋模型做准备

第三步:使用CountVectorizer, 对向量进行词频统计,将文本数据进行向量化操作,使用.get_feature_names()获得词袋中的词语的名字

代码:

第一步:构建DateFrame格式,同时数组化数据

第二步:载入停用词表nltk.corpus.stopwords.words('english')和构建分词nltk.WordPunctTokenize()模型,定义函数Normalize_corpus:使用re.sub去除标点符号, 使用.tokenize进行分词,将分完成的列表,使用停用表去除停用词,最后使用' '.join连接分词后的列表为下一步构造词袋模型做准备

第三步: 使用np.vectorize(Normalize_corpus) 对函数进行向量化操作,调用函数对列表进行分词和去除停用词的操作

第四步:使用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CountVectorizer 构建词频的词袋模型,使用.get_feature_names获得词袋模型的特征标签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e
import nltk #pip install nltk corpus = ['The sky is blue and beautiful.',
'Love this blue and beautiful sky!',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The brown fox is quick and the blue dog is lazy!',
'The sky is very blue and the sky is very beautiful today',
'The dog is lazy but the brown fox is quick!'
] labels = ['weather', 'weather', 'animals', 'animals', 'weather', 'animals'] # 第一步:构建DataFrame格式数据
corpus = np.array(corpus)
corpus_df = pd.DataFrame({'Document': corpus, 'categoray': labels}) # 第二步:构建函数进行分词和停用词的去除
# 载入英文的停用词表
stopwords = nltk.corpus.stopwords.words('english')
# 建立词分割模型
cut_model = nltk.WordPunctTokenizer()
# 定义分词和停用词去除的函数
def Normalize_corpus(doc):
# 可以使用re.findall(r'[a-zA-Z0-9]+', doc.lower()) 直接去除标点符号和进行分词构造词列表
# 去除字符串中结尾的标点符号
doc = re.sub(r'[^a-zA-Z0-9\s]', '', string=doc)
# 是字符串变小写格式
doc = doc.lower()
# 去除字符串两边的空格
doc = doc.strip()
# 进行分词操作
tokens = cut_model.tokenize(doc)
# 使用停止用词表去除停用词
doc = [token for token in tokens if token not in stopwords]
# 将去除停用词后的字符串使用' '连接,为了接下来的词袋模型做准备
doc = ' '.join(doc) return doc # 第三步:向量化函数和调用函数
# 向量化函数,当输入一个列表时,列表里的数将被一个一个输入,最后返回也是一个个列表的输出
# norm_corpus = corpus_df['Document'].apply(Normalize_vector) 也可以使用DateFrame格式中的apply进行应用
Normalize_corpus = np.vectorize(Normalize_corpus) # 调用函数进行分词和去除停用词 corpus_norm = Normalize_corpus(corpus) # 第四步:使用CountVectorizer做词频的词袋模型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CountVectorizer Cv = CountVectorizer() Cv.fit(corpus_norm) # 使用.get_feature_names()获得词袋模型的特征标签 corpus_names = Cv.get_feature_names() corpus_array = Cv.transform(corpus_norm).toarray() corpus_df = pd.DataFrame(corpus_array, columns=corpus_names) print(corpus_df.head())

机器学习入门-文本数据-构造词频词袋模型 1.re.sub(进行字符串的替换) 2.nltk.corpus.stopwords.words(获得停用词表) 3.nltk.WordPunctTokenizer(对字符串进行分词操作) 4.np.vectorize(对函数进行向量化) 5. CountVectorizer(构建词频的词袋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机器学习入门-文本数据-构造Tf-idf词袋模型(词频和逆文档频率) 1.TfidfVectorizer(构造tf-idf词袋模型)

    TF-idf模型:TF表示的是词频:即这个词在一篇文档中出现的频率 idf表示的是逆文档频率, 即log(文档的个数/1+出现该词的文档个数)  可以看出出现该词的文档个数越小,表示这个词越稀有,在这 ...

  2. 机器学习入门-文本数据-构造Ngram词袋模型 1.CountVectorizer(ngram_range) 构建Ngram词袋模型

    函数说明: 1 CountVectorizer(ngram_range=(2, 2)) 进行字符串的前后组合,构造出新的词袋标签 参数说明:ngram_range=(2, 2) 表示选用2个词进行前后 ...

  3. 机器学习入门-文本特征-使用LDA主题模型构造标签 1.LatentDirichletAllocation(LDA用于构建主题模型) 2.LDA.components(输出各个词向量的权重值)

    函数说明 1.LDA(n_topics, max_iters, random_state)  用于构建LDA主题模型,将文本分成不同的主题 参数说明:n_topics 表示分为多少个主题, max_i ...

  4. 机器学习入门-文本特征-word2vec词向量模型 1.word2vec(进行word2vec映射编码)2.model.wv['sky']输出这个词的向量映射 3.model.wv.index2vec(输出经过映射的词名称)

    函数说明: 1. from gensim.model import word2vec  构建模型 word2vec(corpus_token, size=feature_size, min_count ...

  5. 机器学习入门-贝叶斯构造LDA主题模型,构造word2vec 1.gensim.corpora.Dictionary(构造映射字典) 2.dictionary.doc2vec(做映射) 3.gensim.model.ldamodel.LdaModel(构建主题模型)4lda.print_topics(打印主题).

    1.dictionary = gensim.corpora.Dictionary(clean_content)  对输入的列表做一个数字映射字典, 2. corpus = [dictionary,do ...

  6.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入门02 - 数据拆分与测试&算法评价与调整

    0. 前情回顾 上一周的文章中,我们通过kNN算法了解了机器学习的一些基本概念.我们自己实现了简单的kNN算法,体会了其过程.这一周,让我们继续机器学习的探索. 1. 数据集的拆分 上次的kNN算法介 ...

  7. Jmeter入门16 数据构造之随机数Random Variable & __Random函数

     接口测试有时参数使用随机数构造.jmeter添加随机数两种方式 1  添加配置 > Random Variable  2  __Random函数   ${__Random(1000,9999) ...

  8. Tensorflow机器学习入门——读取数据

    TensorFlow 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读取数据: 一.通过feed_dict传递数据: input1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input2 = tf.placeho ...

  9. 机器学习-文本数据-文本的相关性矩阵 1.cosing_similarity(用于计算两两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函数说明: 1. cosing_similarity(array)   输入的样本为array格式,为经过词袋模型编码以后的向量化特征,用于计算两两样本之间的相关性 当我们使用词频或者TFidf构造出 ...

随机推荐

  1. 【推荐】asp.net 页面的生命周期

    当一个页面请求发送到WEB服务器时,不论该事件是由页面提交还是由页面重定向而激发的,页面在其被创建到释放的过程中都会运行一系列的事件.一个ASP.NET页面从被创建到释放的过程包含10个事件. (1) ...

  2. PAT 乙级 1047 编程团体赛(20) C++版

    1047. 编程团体赛(20) 时间限制 400 ms 内存限制 65536 kB 代码长度限制 8000 B 判题程序 Standard 作者 CHEN, Yue 编程团体赛的规则为:每个参赛队由若 ...

  3. 忽略时间的小时分,展示的方法 data函数

    date(create_at) 列表: sql:

  4. 廖雪峰Java2面向对象编程-1面向对象-1面向对象基础

    1.对象的概念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对现实世界建立计算机模型的一种编程方法. 现实世界 计算机模型 Java代码 人 类/class class Pe ...

  5. Ajax的总结

    1.运行Ajax的环境,在服务器上才可以实现他的功能,客户端等别的地方,虽然也可以运行,但是功能一定是不全的,有可能很多东西都不会发生反应: 2.传参 (只写关键步骤)  (必须在服务器上运行) ge ...

  6. C语言强化——数组

    打印九九乘法表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um = 1; for (int i = 1;i <= 9;++i) { for (int j ...

  7. SpringMVC 请求响应流程

    SpringMVC的工作原理图: SpringMVC流程 1.  用户发送请求至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2.  DispatcherServlet收到请求调用HandlerMa ...

  8. CyclicBarrier循环屏障相关

    简介 CyclicBarrier 的字面意思是可循环使用(Cyclic)的屏障(Barrier).它要做的事情是,让一组线程到达一个屏障(也可以叫同步点)时被阻塞,直到最后一个线程到达屏障时,屏障才会 ...

  9. 逻辑运算符&逻辑短路

    (1)and 逻辑与 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print(True and True) #True print(False and True) #False print(False and False) ...

  10. delphi 获取webbrowser的cookies给Idhttp用

    网上方法一:(可获取,但不完全) 引用mshtml; IHTMLDocument(wb1.Document).cooke; 网上方法二:(获取不到!) 引用winnet,使用InternetGet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