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ival and clustering: week 2 knn & LSH 笔记
华盛顿大学 《机器学习》 笔记。
knn
k-nearest-neighbors : k近邻法
给定一个 数据集,对于查询的实例,在数据集中找到与这个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然后再根据k个最邻近点预测查询实例的类别。
《统计学习方法》中这样描述的:
K近邻模型是基于训练数据集 对 特征空间的一个划分。
当k =1 ,为一种特殊情况,称为最邻近法。
Knn算法实现的三个重要问题: 距离度量选择、k值选择,分类决策方法。
1. 距离度量选择
常用的距离度量有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
《统计学习方法》中对距离度量总结:
2. K值选择
K过小,预测结果对邻近的实例点十分敏感,容易发生过拟合。
K过大,估计误差(estimation error)可以减小,但近似误差(approximation error)增大,与实例点隔得很远的训练实例也会对预测起作用。
k值一般由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决定。
3.分类决策方法
即找到k个最邻近点后,如何得出最后的输出结果。对于分类问题,往往采用多数表决。
《统计学习方法》:
kd树
实现knn算法时,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对数据集快速搜索。其中,暴力搜索复杂度O(Nlogk),使用特殊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搜索效率。
Kd树是二叉树,表示对k维空间(k是特征的数量)的一个划分。Kd树是一种存储数据集的方式,以便于进行快速搜索。构造kd树相当于不断地用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将k维空间切分,构造成一系列的k维超矩形区域,kd树的每个结点对应于一个k维超矩形区域(《统计学习方法》)。
Kd树的构造方式:以2维空间为例(2个特征)。
输入数据集,输出kd树。特征为x = (x[1], x[2])
开始:根节点为包含整个数据集的矩形区域(如下图所示)。以 feature 1 为切割特征,将整个区域切割成两个子空间,生成两个子节点。
对每个子区域递归,重复切分。直到子区域中包含的数据点少于设定的临界值为止。
给定一个查询点,搜素其近邻点的方法:
从根节点出发,根据查询点的特征值找到包含查询点的叶子节点,在叶子节点里搜索。
之后再回溯到父节点,在父节点的其他子节点中搜索,这样搜索范围被限制在数据集空间的局部区域,提高搜索效率。
复杂度:
构造二叉树的复杂度:
size: 如果每个叶节点只包含1个数据点,一共2N-1个节点。
depth: O(log N)
构造时间:O(N log N)
查询复杂度:
找到叶子节点: O ( log N)
回溯到父节点以及移动到另一个子节点搜素最大花费: O(N)
复杂度 O ( log N) --> O(N)
(N 为训练集数据点总数)
注:通过一些剪枝和优化,查询时间复杂度非常接近O(logN),kd树适用于低维空间(特征数较少)的情况,维度较高时接近暴力搜索方法。
对于高维情况,kd树就不是很适用了,可以使用 LSH(locality sensitive hashing )。
LSH
LSH(locality sensitive hashing ),LSH通过将数据集的所有数据点随机分区到不同的分箱(bin)来执行有效的邻域搜索。
实现过程:
将数据集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分箱(bin)。
根据分箱的划分情况,每个分箱编码(bin index)都可以用一个二进制串表示,即得到所有分箱的hash值。
被划分到各个分箱中的数据点用分箱(bin)的 bin index 表示,即相似的数据点(映射到同一个分箱(bin)的数据点)所映射的hash值相同,以此得到数据集中所有点的哈希值,构造哈希表。
对于每个查询点 x ,先在相应bin index的分箱中搜索,然后搜索邻近的分箱( bin index相差一位的分箱, 相差两位的分箱 …)。
随机二元投影LSH实现:
模型构建:
# 输入:
# data_matrix: 数据集矩阵 ,其中data_matrix[i, j]表示数据点i的特征j的值.
# k: bin index 位数 # 输出:
# random_vectors: 用于随机划分数据集的随机向量组
# index_bits, bin_indices: 分箱编号(bin index),bin_indices[i]:表示数据点i划分到编号为 bin_indices[i]的分箱中
# lsh_bin: 每个分箱中的数据点,lsh_bin[i]为一个list,表示编号为 i 的分箱中的数据点的序号 def train_lsh_model(data_matrix, k): # 第一步:用标准高斯分布生成随机向量组
# 其中,随机向量的维度 dim 为数据集的大小
# bin index为 k-bit的二进制串,每个向量可用于计算bin index中的一位,随机向量数量为 k 。
dim = data_matrix.shape[1]
num_vector = k
random_vectors = np.random.randn(dim, num_vector) # 第二步:将所有数据点划分到分箱中,并计算分箱编号(bin index)
index_bits = data_matrix.dot (random_vectors) >= 0 # bin index为k-bit的二进制串,为了方便表示,用对应的整数代替。
powers_of_two = (1 << np.arange(num_vector-1, -1, -1))
bin_indices = index_bits.dot(powers_of_two) # 更新每个分箱中的数据点list
lsh_bin = {}
for data_index, bin_index in enumerate(bin_indices):
if bin_index not in table:
lsh_bin[bin_index] = []
lsh_bin[bin_index].append(data_index) #data index为 数据点序号 model = {'bin_indices': bin_indices,
'index_bits': index_bits ,
'lsh_bin': lsh_bin,
'random_vectors': random_vectors} return model
使用LSH得到搜索邻域:
# 得到待搜索的数据点集 # 输入: 查询数据点x, LSH模型,搜索范围(bin index最多相差几位)
# 输出: 待搜索的数据点集candidate_set def lsh_search_candidate_set(query_id, lsh_model, search_radius): query_bin_bits = lsh_model['index_bits'][query_id]
lsh_bin = lsh_model['lsh_bin']
num_vector = len(query_bin_bits)
powers_of_two = 1 << np.arange(num_vector-1, -1, -1) candidate_set = set() for r in xrange(search_radius+1):
# 罗列所有翻转的位数(combinations:全排列)
for different_bits in combinations(range(num_vector), r): # 翻转bin index相应的位数,得到邻近分箱的编号
alternate_bits = copy(query_bin_bits)
for i in different_bits:
alternate_bits[i] = (query_bin_bits[i] == False)
nearby_bin_index = alternate_bits.dot(powers_of_two) # 将邻近分箱中的数据点加入 candidate_set
if nearby_bin in table:
candidate_set.update(tuple(lsh_bin[nearby_bin])) return candidate_set
retrival and clustering: week 2 knn & LSH 笔记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trival and clustering : week 4 GMM & EM 笔记
华盛顿大学 机器学习 笔记. k-means的局限性 k-means 是一种硬分类(hard assignment)方法,例如对于文档分类问题,k-means会精确地指定某一文档归类到某一个主题,但很 ...
- kNN算法笔记
kNN算法笔记 标签(空格分隔): 机器学习 kNN是什么 kNN算法是k-NearestNeighbor算法,也就是k邻近算法.是监督学习的一种.所谓监督学习就是有训练数据,训练数据有label标好 ...
- retrival and clustering : week 3 k-means 笔记
华盛顿大学 machine learning 笔记. K-means algorithm 算法步骤: 0. 初始化几个聚类中心 (cluster centers)μ1,μ2, … , μk 1. 将所 ...
- 第2章KNN算法笔记_函数classify0
<机器学习实战>知识点笔记目录 K-近邻算法(KNN)思想: 1,计算未知样本与所有已知样本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排序,选前K个样本(K<20) 3,针对K个样本统计各个分类的出现 ...
- K-means、KNN学习笔记
1.K-means:聚类算法,无监督 输入:k, data[n]; (1) 选择k个初始中心点,例如c[0]=data[0],…c[k-1]=data[k-1]; (2) 对于data[0]….dat ...
- KNN学习笔记
简单地说,KNN算法就是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来对特征进行分类的一种算法.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数据范围:数值型和标称型. 工 ...
- k-近邻算法(kNN)笔记
#mat()函数可以将数组(array)转化为矩阵(matrix)# randMat = mat(random.rand(4,4))# 求逆矩阵:randMat.I# 存储逆矩阵:invRandMat ...
- 学习笔记之k-nearest neighbors algorithm (k-NN)
k-nearest neighbors algorithm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nearest_neighbors_algorith ...
- KNN笔记
KNN笔记 先简单加载一下sklearn里的数据集,然后再来讲KN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 ...
随机推荐
- Linux、CentOS系统下调整home和根分区大小
1.首先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
- 用iptables做NAT代理,使内网机器上外网
现状:服务器A只有一个内网IP,不能上外网,内网IP与服务器B内网相通:服务器B有一个内网IP和公网IP.想实现服务器A也能上外网. 1 2 3 4 服务器A:内网网卡:eth0 内网IP:192.1 ...
- Makefile的制作
一个工程中的源文件不计其数,其按类型.功能.模块分别放在若干个目录中,makefile定义系列的规则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后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于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因 ...
- table表头固定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 ...
- java源码阅读System
1类签名与注释 public final class System System类包含一些有用的类属性和方法.该类不能被实例化,所以其所有属性与方法都是static的. 2标准输入输出流 public ...
- maven 插件之 AutoConfig 工具使用笔记
AutoConfig 是一款 maven 插件,主要用于 Maven 项目打包使用.在我们的工作中,会将自己写的代码打成 jar 包或者 war 包发布到各种环境上.一般地,不用的环境所使用的数据库. ...
- 【FAQ】Ubuntu环境下ant编译android代码问题
在Ubuntu14.04环境下,编译android程序时候,运行ant debug的时候出现如下异常:
- UNIX管道符
在Unxi操作系统中,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是外壳程序中可以单独使用的两个独立流.但是有时候系统工程师需要让某些特定的输入源不起作用.当系统工程师在开发一些实用的脚本程序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 一. ...
- 开启GodMode
上帝模式的开启方法:首先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创建一个新文件夹,这个操作对于几乎所有电脑用户来说都非常简单,然后重要的是,将这个新文件夹重命名为 “GodMode.{ED7BA470-8E54-465E-8 ...
- HDU 4632 Palindrome subsequence(区间dp)
Palindrome subsequence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131072/65535 K (Ja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