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 K_Means聚类算法
使用 Python实现 K_Means聚类算法:
问题定义
聚类问题是数据挖掘的基本问题,它的本质是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 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以下条件:
同一聚类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较高;
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
相似度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数学定义。
K-means算法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经典聚类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以空间中k个点为中心,进行聚类,对最靠近他们的对象归类。
通过迭代的方法,逐次更新各聚类中心的值,直至得到最好的聚类结果
其IPO描述如下:
输入:N个数据
操作:聚类算法
输出:图形化显示聚类结果 K-means算法步骤为:
从 n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 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并设定最大迭代次数
计算每个对象与k个中心点的距离,并根据最小距离对相应对象进行划分,
即,把对象划分到与他们最近的中心所代表的类别中去;
对于每一个中心点,遍历他们所包含的对象,计算这些对象所有维度的和的均值,获得新的中心点;
如果聚类中心与上次迭代之前相比,有所改变,
或者,算法迭代次数小于给定的最大迭代次数,则继续执行第2、3两步,否则,程序结束返回聚类结果。 K-means算法运行过程
程序代码如下:
程序的控制部分:
首先从文件读入数据,并将其存储在Numpy的数组对象中,
指定聚类个数,与,最大迭代次数,
调用kmeans聚类函数,得到聚类结果
将聚类结果以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子函数定义
Initialize center函数通过使用numpy库的zeros函数和random.uniform函数,
随机选取了k个数据做聚类中心, 并将结果存放在Numpy的Array对象centers中
Dist2Centers这个函数用来计算一个数据点到所有聚类中心的距离,将其存放在dis2cents中返回
kmeans函数.
这部分代码完成了kmeans算法中为数据点决定所属类别以及迭代更新类中心点的主要功能。
注意numpy库的返回最小值索引的argmin函数以及计算平均值的mean函数的使用方法
showcluster函数中,利用matplotlib库的plot函数将不同类别数据以不同颜色展现出来。 完整Python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子函数:Initialize center函数通过使用numpy库的zeros函数和random.uniform函数,
# 随机选取了k个数据做聚类中心, 并将结果存放在Numpy的Array对象centers中
def initCenters(dataSet,k):
numSamples,dim=dataSet.shape
centers=np.zeros((k,dim))
for i in range(k):
index=int(np.random.uniform(0,numSamples)) # random get k centers
centers[i,:]=dataSet[index,:]
print(centers)
return centers #子函数:Dist2Centers这个函数用来计算一个数据点到所有聚类中心的距离,将其存放在dis2cents中返回
def Dist2Centers(sample,centers):
k=centers.shape[0]
dis2cents=np.zeros(k)
for i in range(k):
dis2cents[i]=np.sqrt(np.sum(np.power(sample-centers[i,:],2)))
return dis2cents #子函数:kmeans函数.
# 这部分代码完成了kmeans算法中为数据点决定所属类别以及迭代更新类中心点的主要功能。
# 注意numpy库的返回最小值索引的argmin函数以及计算平均值的mean函数的使用方法
def kmeans(dataSet,k,iterNum):
numSamples=dataSet.shape[0]
iterCount=0 #clusterAssignment stores which cluster this sample belongs to
clusterAssignment=np.zeros(numSamples)
clusterChanged=True ##step 1: initialize centers
centers=initCenters(dataSet,k)
while clusterChanged and iterCount <iterNum:
clusterChanged=False
iterCount=iterCount+1 # for each sample
for i in range(numSamples):
dis2cent=Dist2Centers(dataSet[i,:],centers)
minIndex=np.argmin(dis2cent) #返回最小值索引的argmin函数 ## step 3: update its belonged cluster
if clusterAssignment[i] !=minIndex:
clusterChanged=True
clusterAssignment[i]=minIndex ## step 4: update centers
for j in range(k):
pointsInCluster=dataSet[np.nonzero(clusterAssignment[:]==j)[0]]
centers[j,:]=np.mean(pointsInCluster,axis=0) #计算平均值的mean函数
print("Congratulations ! Cluster Achieved !")
return centers,clusterAssignment #子函数:showcluster函数中,利用matplotlib库的plot函数将不同类别数据以不同颜色展现出来
def showCluster(dataSet,k,centers,clusterAssignment):
numSamples,dim=dataSet.shape
mark=['or','ob','og','om']
#draw all samples
for i in range(numSamples):
markIndex=int(clusterAssignment[i])
plt.plot(dataSet[i,0],dataSet[i,1],mark[markIndex]) mark=['Dr','Db','Dg','Dm']
#draw the centroids 图心,几何中心
for i in range(k):
plt.plot(centers[i,0],centers[i,1],mark[i],markersize=17)
plt.title("K=%d"%k)
plt.show() def main():
## step 1: load dataset
print("step 1: loading dataset...")
dataSet=[]
dataSetFile=open("180320-testSet.txt")
for line in dataSetFile:
lineArr=line.strip().split('\t')
dataSet.append([float(lineArr[0]),float(lineArr[1])]) ## step 2: clustering...
print("step 2: clustering...")
dataSet=np.mat(dataSet) k=2
centers_result,clusterAssignment_result=kmeans(dataSet,k, 100) ##step 3: show the result
print("tep 3: show the result...")
showCluster(dataSet,k,centers_result,clusterAssignment_result)
main()
实验结果:
运行程序,
下面依次是,将数据,聚为两类,三类,四类的程序结果图。也可以通过调整迭代次数,观察生成簇的变化
【完整源码】:点我获取
【测试文件】:点我获取
Python实现 K_Means聚类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机器学习(1:K_means聚类算法)
一.算法介绍 K-means算法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著名的划分聚类算法,由于简洁和效率使得他成为所有聚类算法中最广泛使用的.算法的目的是使各个样本与所在均值的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这也是评价K-means算 ...
- Python 实现分层聚类算法
''' 1.将所有样本都看作各自一类 2.定义类间距离计算公式 3.选择距离最小的一堆元素合并成一个新的类 4.重新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并重复上面的步骤 5.直到所有的原始元素划分成指定数量的类 程序要 ...
- python实现K聚类算法
参考:<机器学习实战>- 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 一. 基本思想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它将相似的对象归到同一簇中.它有点像全自动分类.聚类方法几乎可以应 ...
- 使用sklearn进行K_Means聚类算法
首先附上官网说明 [http://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generated/sklearn.cluster.KMeans.html#examples-usin ...
- Python实现DBSCAN聚类算法(简单样例测试)
发现高密度的核心样品并从中膨胀团簇. Python代码如下: # -*- coding: utf-8 -*- """ Demo of DBSCAN clustering ...
- python聚类算法解决方案(rest接口/mpp数据库/json数据/下载图片及数据)
1. 场景描述 一直做java,因项目原因,需要封装一些经典的算法到平台上去,就一边学习python,一边网上寻找经典算法代码,今天介绍下经典的K-means聚类算法,算法原理就不介绍了,只从代码层面 ...
- 机器学习:Python实现聚类算法(三)之总结
考虑到学习知识的顺序及效率问题,所以后续的几种聚类方法不再详细讲解原理,也不再写python实现的源代码,只介绍下算法的基本思路,使大家对每种算法有个直观的印象,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函数中参数的意义及作 ...
- 【转】利用python的KMeans和PCA包实现聚类算法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yjd_hycf_space/p/7094005.html 题目: 通过给出的驾驶员行为数据(trip.csv),对驾驶员不同时段的驾驶类型进行聚 ...
- K-means聚类算法及python代码实现
K-means聚类算法(事先数据并没有类别之分!所有的数据都是一样的) 1.概述 K-means算法是集简单和经典于一身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 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 ...
随机推荐
-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pq.so.5: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32位系统:ln -s /opt/base/3.3/lib/libpq.so.5 /usr/lib/libpq.so.5 64位系统:ln -s /opt/base/3.3/lib/libpq.so. ...
- Javascript时间以及格式化秒
var now = new Date(); timer = $.timer(timeout, function () { var sec_num = Math.ceil((now.getTim ...
- java单个方法达到了65536字节的限制
可以使方法更小的一件事是关闭调试.打开调试时,每一行(带代码)都有一个标记该行的语句. 不.重构代码.没有方法应该那么久.永远. Write small methods! 说真的:任何IDE都会指导您 ...
- 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逻辑名、数据库名、物理名
--更改MSSQL数据库物理文件名Sql语句的写法 --注意:要在活动监视器里面确保没有进程连接你要改名的数据库!!!!!!!!!!!!!!!!!!!! -- Sql语句如下 USE master - ...
- 上传文件multipart form-data boundary 说明
含义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说明: 通过 http 协议上传文件 rfc1867协议概述,客户端发送内容构造. 概述 ...
- Android应用开发学习笔记之Fragment
作者:刘昊昱 博客:http://blog.csdn.net/liuhaoyutz Fragment翻译成中文就是“碎片”.“片断”的意思,Fragment通常用来作为一个Activity用户界面的一 ...
- 在Linux上自动调整屏幕亮度保护眼睛
导读 Lightbot当你开始在计算机前花费大量时间的时候,问题自然开始显现.这健康吗?怎样才能舒缓我眼睛的压力呢?为什么光线灼烧着我?尽管解答这些问题的研究仍然在不断进行着,许多程序员已经采用了一些 ...
- COM的一些基本概念
Windows lets you share code at the binary level using DLLs. After all, that's how Windows apps fun ...
- [Javascript] Closure Cove, 1
Returning a function from a function, complete with variables from an external scope, is called a cl ...
- swift第一章
swift中添加的类型:Tuple(元组类型),能够让你创建或者传递一组数据. 比方作为函数的返回值时.你能够用一个元组能够返回多个值. swift中还添加了可选(Optional)类型,用于处理值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