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三):传递依赖,路径最近者优先
本文是系列文章《Maven 源码解析:依赖调解是如何实现的?》第三篇,主要介绍依赖调解的第一条原则:传递依赖,路径最近者优先。本篇内容较多,也是开始源码分析的第一篇,请务必仔细阅读,否则后面的文章可能就看不懂了。系列文章总目录参见:https://www.cnblogs.com/xiaoxi666/p/15583241.html。
场景
A有这样的依赖关系:A->B->C->X(1.0)、A->D->X(2.0),X是A的传递性依赖,但是两条依赖路径上有两个版本的X,那么哪个X会被Maven解析使用呢?两个版本都被解析显然是不对的,因为那会造成依赖重复,因此必须选择一个。根据路径最近者优先原则,该例中X(1.0)的路径长度为3,而X(2.0)的路径长度为2,因此X(2.0)会被解析使用。
A 的 pom.xml 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parent>
<artifactId>mavenDependencyDemo</artifactId>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version>1.0</version>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artifactId>A</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B</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D</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B 的 pom.xml 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parent>
<artifactId>mavenDependencyDemo</artifactId>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version>1.0</version>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artifactId>B</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C</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C 的 pom.xml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parent>
<artifactId>mavenDependencyDemo</artifactId>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version>1.0</version>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artifactId>C</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X</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D 的 pom.xml 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parent>
<artifactId>mavenDependencyDemo</artifactId>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version>1.0</version>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artifactId>D</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X</artifactId>
<version>2.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源码
刚拿到源码不知道从哪里打断点,我们可以先切换到模块 A 中,执行一下这个命令:
mvn dependency:tree -Dverbose
其中的verbose是为了输出详细信息,方便我们找到源码中的参照点。
可以发现输出为:
[INFO] Scanning for projects...
[INFO]
[INFO] ---------------------------< org.example:A >----------------------------
[INFO] Building A 1.0
[INFO] --------------------------------[ jar ]---------------------------------
[INFO]
[INFO] --- maven-dependency-plugin:2.8:tree (default-cli) @ A ---
[INFO] org.example:A:jar:1.0
[INFO] +- org.example:B:jar:1.0:compile
[INFO] | \- org.example:C:jar:1.0:compile
[INFO] | \- (org.example:X:jar:1.0:compile - omitted for conflict with 2.0)
[INFO] \- org.example:D:jar:1.0:compile
[INFO] \- org.example:X:jar:2.0:compile
[INFO] ------------------------------------------------------------------------
[INFO] BUILD SUCCESS
[INFO] ------------------------------------------------------------------------
[INFO] Total time: 1.002 s
[INFO] Finished at: 2021-11-20T12:17:29+08:00
[INFO] ------------------------------------------------------------------------
可以看到,A 依赖了 X(2.0),而 X(1.0)被忽略了。这句关键信息是
(org.example:X:jar:1.0:compile - omitted for conflict with 2.0)
那我们分别到apache-maven-3.6.3、maven-dependency-plugin 和 maven-dependency-tree这三个项目中找一下,看看是哪里输出的这句话。
我们最终在maven-dependency-tree这个插件项目中发现了这段输出的源头:
此时我们可以用前面讲述的调试方法(注意是调试插件maven-dependency-tree),在这里打断点,从而找出调用链:
很明显,这个 TreeMojo 就在 maven-dependency-plugin 项目中了:
结合前面在 maven-dependency-tree 中的调用链,可知是在TreeMojo#serializeVerboseDependencyTree 这个方法中,以访问者方式序列化依赖关系,这里面用到的visitor 是 BuildingDependencyNodeVisitor ,可以回到 maven-dependency-tree 项目查看调用链加以印证:
这一步明确之后,我们继续分析 maven-dependency-tree 刚才打断点的地方,看看为什么能进到这里,也即有哪些上下文。
我们发现,重点是 state 这个字段,因此看看哪里给它赋了值。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只有一处赋值了 OMITTED_FOR_CONFLICT,点进去看看:
顺便可以看到:
1、如果重复声明的依赖版本号相同,那么 state 是 OMMITTED_FOR_DUPLICATE,意味着重复。
2、如果重复声明的依赖版本号不同,那么 state 是 OMMITTED _FOR_CONFLICT,意味着冲突,最终必然只会选其中的一个。
继续往上找调用链:
我们发现 omitForNearer 这个方法的定义在 apache-maven-3.6.3 这个核心项目中的 ResolutionListener 类中,而插件 maven-dependency-tree 中的 DependencyTreeResolutionListener负责了具体的实现。
那么我们中断此次调试,并在 omittedNode.omitForConflict( kept ) 这里打个断点,重新调试,看看上下文都有什么:
可以看到,要被忽略的依赖 和 要被保留的依赖,是由上层传入的。也就是说,apache-maven-3.6.3 这个核心项目已经做出了「应该保留哪个依赖」的判断。
因此我们再次中断调试,回到 apache-maven-3.6.3 核心项目重新调试。
按照刚才的分析,我们找到 omitForNearer 被调用的地方,打上断点:
断点进来后,我们顺着调用链网上找,看看是在哪里决定的:
可以看到,是在 org.apache.maven.repository.legacy.resolver.DefaultLegacyArtifactCollector#recurse这个方法中决定的。看起来,似乎关键方法是 checkScopeUpdate( farthest, nearest, listeners )。我们需要点进去看看,它直接决定了哪个依赖被忽略,哪个依赖被保留。
我们再次重新调试。为方便,可以设置条件断点 "X".equals(((DefaultArtifact) nearest.artifact).artifactId),只关心 X 依赖。
可以看出,这个方法只是根据 scope 优先级进行处理,总而言之就是保留优先级更高的依赖。然而这并不是我们的场景。
因此,我们应该顺着调用链继续往上找。
重新调试(或者先回退调用栈,再前进),会发现进入到了这里:
可以看到,nearest 来源于 node,farthest 来源于 previous。而且这个赋值关系受到 resolved 和 previous 的相等关系控制。那我们分别看看 previous、 resolved 以及 node 的来源。
往上翻,可以看到 previous 也即X(1.0)和 node 也即 X(2.0)均是在上一步解析得到的:
而 resolved 是在这里解析得到的: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
如果 resolved 和 previous 相同,那么保留 previous,忽略 node;反之,保留 node,忽略 previous。
那我们需要看看这行代码内部究竟干了啥:
resolved = conflictResolver.resolveConflict( previous, node );
调试进入:
可以看出我们进入了 NearestConflictResolver 这个冲突调解器,具体地,它会选择路径最近的依赖。从实现层面看,非常简单:它直接比较两个依赖的路径深度,发现 X(1.0)的深度为3,X(2.0)的深度为2,按照规则,需要保留路径深度更小的 X(2.0)。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会调用 conflictResolver.resolveConflict( previous, node ) 呢?看下图:
处理完这一步之后,会把X(2.0)也加入previousNodes中:
还有个小尾巴,上面我们提到: previous 也即X(1.0)和 node 也即 X(2.0)均是在上一步解析得到,让我们看看:
其实很容易发现,依赖的解析过程就是一种深度遍历,这里的 recurse 方法会被不断递归。用我们的例子来理解,先遍历了A->B->C->X(1.0),然后遍历了 A->D->X(2.0) ,我们刚刚调试的过程正处于 D->X(2.0)刚刚完成的时刻。
好了,当这些递归遍历结束后,返回到org.apache.maven.repository.legacy.resolver.DefaultLegacyArtifactCollector#collect 方法,准备生成结果:
可以看到,只有 isActive 的依赖才会被收集到结果中,也就是最终起作用的依赖版本。其实 active 的设置就是在之前的这个步骤实现的:
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依赖被忽略,它本身的所有依赖也会被忽略。
小结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了路径最近者优先原则的运行原理:依赖的解析是一种深度遍历的过程,每当解析一个依赖时,均会放到 resolvedArtifacts 这个Map中,后续再看到同名的依赖时,进行冲突调解。对于路径最近者优先原则来说,具体的冲突调解器是NearestConflictResolver。
扩展一下: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看到了 ConflictResolver 这个接口,发现它是专门进行依赖调解的,不同的调解方式应该就是由具体的实现类来处理。对于路径最近者优先原则来说,就是由 NearestConflictResolver 处理。那其他的原则会由其他的依赖调解器处理吗?
就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具体的依赖调解器:
上图结合源码可以看到,总共有4种调解器,分别是:
- 版本最老者优先
- 版本最新者优先
- 路径最近者优先(还有一个默认调解器继承了它,但实现是空的,已经被打了 @Deprecated 标记,可以不考虑)
- 路径最远者优先
回到刚才的调解过程可以看到,默认调解器是「路径最近者优先」:
所以可以猜测,本文中其余的原则应该没有使用其他的调解器,它们应该是在某些插件中起作用的。比如Maven 有插件可以将版本更新到最新,应该就是用了 NewestConflictResolver 这个版本最新者优先的调解器,本文不再探索。
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三):传递依赖,路径最近者优先的更多相关文章
- 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四):传递依赖,第一声明者优先
本文是系列文章<Maven 源码解析:依赖调解是如何实现的?>第四篇,主要介绍依赖调解的第二条原则:传递依赖,第一声明者优先.请按顺序阅读其他系列文章,系列文章总目录参见:https:// ...
- 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一):开篇
本文是系列文章<Maven 源码解析:依赖调解是如何实现的?>第一篇,主要做个开头介绍.并为后续的实验做一些准备.系列文章总目录参见:https://www.cnblogs.com/xia ...
- 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六):dependencyManagement 版本锁定
本文是系列文章<Maven 源码解析:依赖调解是如何实现的?>第六篇,主要介绍 dependencyManagement 版本锁定原则.请按顺序阅读其他系列文章,系列文章总目录参见:htt ...
- 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七):总结
本文是系列文章<Maven 源码解析:依赖调解是如何实现的?>第七篇,也是最后一篇,主要做个总结.请按顺序阅读其他系列文章,系列文章总目录参见:hhttps://www.cnblogs.c ...
- 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二):如何调试 Maven 源码和插件源码
本文是系列文章<Maven 源码解析:依赖调解是如何实现的?>第二篇,主要介绍如何调试 Maven 源码和插件源码.系列文章总目录参见:https://www.cnblogs.com/xi ...
- Maven 依赖调解源码解析(五):同一个文件内声明,后者覆盖前者
本文是系列文章<Maven 源码解析:依赖调解是如何实现的?>第五篇,主要介绍同一个文件内声明,后者覆盖前者的原则.请按顺序阅读其他系列文章,系列文章总目录参见:https://www.c ...
- 使用react全家桶制作博客后台管理系统 网站PWA升级 移动端常见问题处理 循序渐进学.Net Core Web Api开发系列【4】:前端访问WebApi [Abp 源码分析]四、模块配置 [Abp 源码分析]三、依赖注入
使用react全家桶制作博客后台管理系统 前面的话 笔者在做一个完整的博客上线项目,包括前台.后台.后端接口和服务器配置.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react全家桶制作的博客后台管理系统 概述 该项目是基 ...
- Celery 源码解析三: Task 对象的实现
Task 的实现在 Celery 中你会发现有两处,一处位于 celery/app/task.py,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位于 celery/task/base.py 中,这是第二个.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
- Mybatis源码解析(三) —— Mapper代理类的生成
Mybatis源码解析(三) -- Mapper代理类的生成 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已经讲述过在Mybatis-Spring项目中,是通过 MapperFactoryBean 的 getObject( ...
随机推荐
- Python:raschii库计算任意阶数Stokes波
Stokes五阶波 最近发现一个很有用的Stokes波计算Python库,raschii官方说明,可以计算任意阶数,不同水深下的Stokes波,简单做了下测试,测试结果与脚本如下 Python 脚本 ...
- WCF服务调用超时错误:套接字连接已中止。这可能是由于处理消息时出错或远程主机超过接收超时或者潜在的网络资源问题导致的。本地套接字超时是“00:05:30”(已解决)
问题: 线上正式环境调用WCF服务正常,但是每次使用本地测试环境调用WCF服务时长就是出现:套接字连接已中止.这可能是由于处理消息时出错或远程主机超过接收超时或者潜在的网络资源问题导致的.本地套接字超 ...
- The type name or alias SqlServer could not be resolved.Please check your configuration
The type name or alias SqlServer could not be resolved.Please check your configuration file.... 检查一下 ...
- SpringBoot-邮件任务
邮件发送,在我们的日常开发中,也非常的多,Springboot也帮我们做了支持 邮件发送需要引入spring-boot-start-mail SpringBoot 自动配置MailSenderAuto ...
- Docker 常见命令
Docker 运行流程 辅助命令 # 1.安装完成辅助命令 docker version -------------------------- 查看docker的信息 docker info ---- ...
- iNeuOS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设备振动状态监测、预警和分析应用案例
目 录 1. 概述... 2 2. 系统部署结构... 2 3. 系统应用介绍... 4 4. 专业分析人员... 8 5. 应用案例分享 ...
- Hive中的4种Join方式
common join 普通join,性能较差,存在Shuffle map join 适用情况:大表join小表时,做不等值join 原理:将小表数据广播到各个节点,存储在内存中,在map阶段直接jo ...
- SpringMVC、Spring、MyBatis整合(IDEA版)
1 环境准备 1.1 软件架构 JDK 1.8 Spring 4.x Mybatis 3.x Maven 3.x MySQL 5.7 1.2 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名ssm-demo,字符集u ...
- 【UE4 C++ 基础知识】<3> 基本数据类型、字符串处理及转换
基本数据类型 TCHAR TCHAR就是UE4通过对char和wchar_t的封装 char ANSI编码 wchar_t 宽字符的Unicode编码 使用 TEXT() 宏包裹作为字面值 TCHAR ...
- Noip模拟75 2021.10.12
T1 如何优雅的送分 他说是送分题,我就刚,没刚出来,想到莫比乌斯容斥后就都没推出来 好吧还是不能被恶心的题目,挑衅的语言打乱做题节奏 于是这一场也就没了.... $F(i)$表示$i$的不同质因子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