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彤哥读源码”,查看更多源码系列文章, 与彤哥一起畅游源码的海洋。

简介

LinkedHashMap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能保证元素按插入的顺序访问,也能以访问顺序访问,可以用来实现LRU缓存策略。

LinkedHashMap可以看成是 LinkedList + HashMap。

继承体系

LinkedHashMap继承HashMap,拥有HashMap的所有特性,并且额外增加了按一定顺序访问的特性。

存储结构

我们知道HashMap使用(数组 + 单链表 + 红黑树)的存储结构,那LinkedHashMap是怎么存储的呢?

通过上面的继承体系,我们知道它继承了HashMap,所以它的内部也有这三种结构,但是它还额外添加了一种“双向链表”的结构存储所有元素的顺序。

添加删除元素的时候需要同时维护在HashMap中的存储,也要维护在LinkedList中的存储,所以性能上来说会比HashMap稍慢。

源码解析

属性

/**
* 双向链表头节点
*/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V> head; /**
* 双向链表尾节点
*/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V> tail; /**
* 是否按访问顺序排序
*/
final boolean accessOrder;

(1)head

双向链表的头节点,旧数据存在头节点。

(2)tail

双向链表的尾节点,新数据存在尾节点。

(3)accessOrder

是否需要按访问顺序排序,如果为false则按插入顺序存储元素,如果是true则按访问顺序存储元素。

内部类

// 位于LinkedHashMap中
static class Entry<K,V> extends HashMap.Node<K,V> {
Entry<K,V> before, after;
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super(hash, key, value, next);
}
} // 位于HashMap中
static class Node<K, V> implements Map.Entry<K, 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 V> next;
}

存储节点,继承自HashMap的Node类,next用于单链表存储于桶中,before和after用于双向链表存储所有元素。

构造方法

public Linked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super(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accessOrder = false;
} public Linked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
super(initialCapacity);
accessOrder = false;
} public LinkedHashMap() {
super();
accessOrder = false;
} public LinkedHash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 {
super();
accessOrder = false;
putMapEntries(m, false);
} public Linked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boolean accessOrder) {
super(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this.accessOrder = accessOrder;
}

前四个构造方法accessOrder都等于false,说明双向链表是按插入顺序存储元素。

最后一个构造方法accessOrder从构造方法参数传入,如果传入true,则就实现了按访问顺序存储元素,这也是实现LRU缓存策略的关键。

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方法

在节点插入之后做些什么,在HashMap中的putVal()方法中被调用,可以看到HashMap中这个方法的实现为空。

void 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 { // possibly remove eldest
LinkedHashMap.Entry<K,V> first;
if (evict && (first = head) != null && removeEldestEntry(first)) {
K key = first.key;
removeNode(hash(key), key, null, false, true);
}
}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V> eldest) {
return false;
}

evict,驱逐的意思。

(1)如果evict为true,且头节点不为空,且确定移除最老的元素,那么就调用HashMap.removeNode()把头节点移除(这里的头节点是双向链表的头节点,而不是某个桶中的第一个元素);

(2)HashMap.removeNode()从HashMap中把这个节点移除之后,会调用afterNodeRemoval()方法;

(3)afterNodeRemoval()方法在LinkedHashMap中也有实现,用来在移除元素后修改双向链表,见下文;

(4)默认removeEldestEntry()方法返回false,也就是不删除元素。

afterNodeAccess(Node<K,V> e)方法

在节点访问之后被调用,主要在put()已经存在的元素或get()时被调用,如果accessOrder为true,调用这个方法把访问到的节点移动到双向链表的末尾。

void afterNodeAccess(Node<K,V> e) { // move node to last
LinkedHashMap.Entry<K,V> last;
// 如果accessOrder为true,并且访问的节点不是尾节点
if (accessOrder && (last = tail) != e) {
LinkedHashMap.Entry<K,V> p =
(LinkedHashMap.Entry<K,V>)e, b = p.before, a = p.after;
// 把p节点从双向链表中移除
p.after = null;
if (b == null)
head = a;
else
b.after = a; if (a != null)
a.before = b;
else
last = b; // 把p节点放到双向链表的末尾
if (last == null)
head = p;
else {
p.before = last;
last.after = p;
}
// 尾节点等于p
tail = p;
++modCount;
}
}

(1)如果accessOrder为true,并且访问的节点不是尾节点;

(2)从双向链表中移除访问的节点;

(3)把访问的节点加到双向链表的末尾;(末尾为最新访问的元素)

afterNodeRemoval(Node<K,V> e)方法

在节点被删除之后调用的方法。

void afterNodeRemoval(Node<K,V> e) { // unlink
LinkedHashMap.Entry<K,V> p =
(LinkedHashMap.Entry<K,V>)e, b = p.before, a = p.after;
// 把节点p从双向链表中删除。
p.before = p.after = null;
if (b == null)
head = a;
else
b.after = a;
if (a == null)
tail = b;
else
a.before = b;
}

经典的把节点从双向链表中删除的方法。

get(Object key)方法

获取元素。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if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return null;
if (accessOrder)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e.value;
}

如果查找到了元素,且accessOrder为true,则调用afterNodeAccess()方法把访问的节点移到双向链表的末尾。

总结

(1)LinkedHashMap继承自HashMap,具有HashMap的所有特性;

(2)LinkedHashMap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存储所有的元素;

(3)如果accessOrder为false,则可以按插入元素的顺序遍历元素;

(4)如果accessOrder为true,则可以按访问元素的顺序遍历元素;

(5)LinkedHashMap的实现非常精妙,很多方法都是在HashMap中留的钩子(Hook),直接实现这些Hook就可以实现对应的功能了,并不需要再重写put()等方法;

(6)默认的LinkedHashMap并不会移除旧元素,如果需要移除旧元素,则需要重写removeEldestEntry()方法设定移除策略;

(7)LinkedHashMap可以用来实现LRU缓存淘汰策略;

彩蛋

LinkedHashMap如何实现LRU缓存淘汰策略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LRU是个什么鬼。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也就是优先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元素。

如果使用LinkedHashMap,我们把accessOrder设置为true是不是就差不多能实现这个策略了呢?答案是肯定的。请看下面的代码:

package com.coolcoding.code;

import java.util.Linked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
* @author: tangtong
* @date: 2019/3/18
*/
public class LRU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只有5个元素的缓存
LRU<Integer, Integer> lru = new LRU<>(5, 0.75f);
lru.put(1, 1);
lru.put(2, 2);
lru.put(3, 3);
lru.put(4, 4);
lru.put(5, 5);
lru.put(6, 6);
lru.put(7, 7); System.out.println(lru.get(4)); lru.put(6, 666); // 输出: {3=3, 5=5, 7=7, 4=4, 6=666}
// 可以看到最旧的元素被删除了
// 且最近访问的4被移到了后面
System.out.println(lru);
}
} class LRU<K, V> extends LinkedHashMap<K, V> { // 保存缓存的容量
private int capacity; public LRU(int 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super(capacity, loadFactor, true);
this.capacity = capacity;
} /**
* 重写removeEldestEntry()方法设置何时移除旧元素
* @param eldest
* @return
*/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 V> eldest) {
// 当元素个数大于了缓存的容量, 就移除元素
return size() > this.capacity;
}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彤哥读源码”,查看更多源码系列文章, 与彤哥一起畅游源码的海洋。

死磕 java集合之LinkedHashMap源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死磕 java集合之LinkedHashSet源码分析

    问题 (1)LinkedHashSet的底层使用什么存储元素? (2)LinkedHashSet与HashSet有什么不同? (3)LinkedHashSet是有序的吗? (4)LinkedHashS ...

  2. 死磕 java集合之DelayQueue源码分析

    问题 (1)DelayQueue是阻塞队列吗? (2)DelayQueue的实现方式? (3)DelayQueue主要用于什么场景? 简介 DelayQueue是java并发包下的延时阻塞队列,常用于 ...

  3. 死磕 java集合之PriorityBlockingQueue源码分析

    问题 (1)PriorityBlockingQueue的实现方式? (2)PriorityBlockingQueue是否需要扩容? (3)PriorityBlockingQueue是怎么控制并发安全的 ...

  4. 死磕 java集合之PriorityQueue源码分析

    问题 (1)什么是优先级队列? (2)怎么实现一个优先级队列? (3)PriorityQueue是线程安全的吗? (4)PriorityQueue就有序的吗? 简介 优先级队列,是0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 ...

  5. 死磕 java集合之CopyOnWriteArraySet源码分析——内含巧妙设计

    问题 (1)CopyOnWriteArraySet是用Map实现的吗? (2)CopyOnWriteArraySet是有序的吗? (3)CopyOnWriteArraySet是并发安全的吗? (4)C ...

  6. 死磕 java集合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三)

    本章接着上两章,链接直达: 死磕 java集合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一) 死磕 java集合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二) 删除元素 删除元素跟添加元素一样 ...

  7. 死磕 java集合之ArrayDeque源码分析

    问题 (1)什么是双端队列? (2)ArrayDeque是怎么实现双端队列的? (3)ArrayDeque是线程安全的吗? (4)ArrayDeque是有界的吗? 简介 双端队列是一种特殊的队列,它的 ...

  8. 【死磕 Java 集合】— ConcurrentSkipListMap源码分析

    转自:http://cmsblogs.com/?p=4773 [隐藏目录] 前情提要 简介 存储结构 源码分析 主要内部类 构造方法 添加元素 添加元素举例 删除元素 删除元素举例 查找元素 查找元素 ...

  9. 死磕 java集合之LinkedList源码分析

    问题 (1)LinkedList只是一个List吗? (2)LinkedList还有其它什么特性吗? (3)LinkedList为啥经常拿出来跟ArrayList比较? (4)我为什么把LinkedL ...

随机推荐

  1. ArcMap中获取要素的Extent值

    新建xmax,xmin,ymax,ymin4个字段,右键,在[字段计算器]中选择Python,分别输入!shape.extent.XMax!.!shape.extent.XMin!.!shape.ex ...

  2. java中的static代码块为什么只执行一次

    原因在最后,这是其中的一个小例子. 如: SessionFactory负责保存和使用所有配置信息,消耗内存资源非常大 所以一个web项目要保证只创建一个SessionFactory 那么在使用hibe ...

  3. Spring常用注解总结

    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xiaoxi/p/5935009.html 传统的Spring做法是使用.xml文件来对bean进行注入或者是配置aop.事物,这么做有两个缺点 ...

  4. PMP测试实践- 内附PMBOK中字与备考资料

    最近笔者考了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考试,主要为了系统学习下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与方法,结合PMP的理论与工作实践去更好的完成项目工 ...

  5. Python-杂物

    1,and和or 在一个bool and a or b语句中,当bool条件为真时,结果是a:当bool条件为假时,结果是b. a = "heaven" b = "hel ...

  6. LPC 网络编程

    LPC有五种不同的通信模式(socket模式) ① MUD (面向连接的通信模式) 可以把除Object以外的所有LPC模型从一个MUD传到另一个MUD 弊端: 无法传送物件造成了穿越MUD的功能(即 ...

  7. [转]Unity-移动设备可用的压缩解压缩源码

    原文:http://www.manew.com/thread-103250-1-1.html 最近在做客户端数据的分离,不希望对项目有什么影响,也不太想用AssetBundle,太麻烦,就在网上找了找 ...

  8. 下载 mysql 数据库 的步骤 完整版

    1. 官网(点这里)上下载 2. 3. 4. 5. 6. 7.

  9. [编译] 6、开源两个简单且有用的安卓APP命令行开发工具和nRF51822命令行开发工具

    星期四, 27. 九月 2018 12:00上午 - BEAUTIFULZZZZ 一.前言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如何手动搭建安卓APP命令行开发环境和nRF51822命令行开发环境,中秋这几天我把上面篇 ...

  10. Java 延迟队列使用

    延时队列,第一他是个队列,所以具有对列功能第二就是延时,这就是延时对列,功能也就是将任务放在该延时对列中,只有到了延时时刻才能从该延时对列中获取任务否则获取不到…… 应用场景比较多,比如延时1分钟发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