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已经迁往http://www.kemaswill.com/, 博客园这边也会继续更新, 欢迎关注~

作者(Alex Rodriguez, Alessandro Laio)提出了一种很简洁优美的聚类算法, 可以识别各种形状的类簇, 并且其超参数很容易确定.

算法思想

该算法的假设是, 类簇的中心由一些局部密度比较低的点围绕, 并且这些点距离其他高局部密度的点的距离都比较大. 首先定义两个值: 局部密度$\rho_i$以及到高局部密度点的距离$\delta_i$:

$\rho_i=\sum_j\chi(d_{ij}-d_c)$

其中

$$\chi(x)= \begin{cases}1 & if x<0\\ 0& otherwise \end{cases}$$ $d_c$是一个截断距离, 是一个超参数. 所以$\rho_i$相当于距离点$i$的距离小于$d_c$的点的个数. 由于该算法只对$\rho_i$的相对值敏感, 所以对$d_c$的选择比较鲁棒, 一种推荐做法是选择$d_c$使得平均每个点的邻居数为所有点的1%-2%.

$\delta_i=\min_{j:\rho_j>\rho_i}(d_{ij})$

对于密度最大的点, 设置$\delta_i=max_j(d_{ij})$. 注意只有那些密度是局部或者全局最大的点才会有远大于正常的相邻点间距.

聚类过程

那些有着比较大的局部密度$\rho_i$和很大的$\delta_i$的点被认为是类簇的中心. 局部密度较小但是$\delta_i$较大的点是异常点.在确定了类簇中心之后, 所有其他点和距离其最近的密度大于该点的点属于同一个类簇. 图例如下:

左图是所有点在二维空间的分布, 右图是以$\rho$为横坐标, 以$\delta$为纵坐标, 这种图称作决策图(decision tree). 可以看到, 1和10两个点的$\rho_i$和$\delta_i$都比较大, 作为类簇的中心点. 26, 27, 28三个点的$\delta_i$也比较大, 但是$\rho_i$较小, 所以是异常点.

聚类分析

在聚类分析中, 通常需要确定每个点划分给某个类簇的可靠性. 在该算法中, 可以首先为每个类簇定义一个边界区域(border region), 亦即划分给该类簇但是距离其他类簇的点的距离小于$d_c$的点. 然后为每个类簇找到其边界区域的局部密度最大的点, 令其局部密度为$\rho_h$. 该类簇中所有局部密度大于$\rho_h$的点被认为是类簇核心的一部分(亦即将该点划分给该类簇的可靠性很大), 其余的点被认为是该类簇的光晕(halo), 亦即可以认为是噪音. 图例如下

A图为生成数据的概率分布, B, C二图为分别从该分布中生成了4000, 1000个点. D, E分别是B, C两组数据的决策图(decision tree), 可以看到两组数据都只有五个点有比较大的$\rho_i$和很大的$\delta_i$. 这些点作为类簇的中心, 在确定了类簇的中心之后, 每个点被划分到各个类簇(彩色点), 或者是划分到类簇光晕(黑色点). F图展示的是随着抽样点数量的增多, 聚类的错误率在逐渐下降, 说明该算法是鲁棒的.

最后展示一下该算法在各种数据分布上的聚类效果, 非常赞.

参考文献:

[1]. 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 Alex Rodriguez, Alessandro Laio

Science上发表的超赞聚类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cience上发表的超赞聚类算法(转)

    作者(Alex Rodriguez, Alessandro Laio)提出了一种很简洁优美的聚类算法, 可以识别各种形状的类簇, 并且其超参数很容易确定. 算法思想 该算法的假设是类簇的中心由一些局部 ...

  2. Science发表的超赞聚类算法

    作者(Alex Rodriguez, Alessandro Laio)提出了一种很简洁优美的聚类算法, 可以识别各种形状的类簇, 并且其超参数很容易确定. 算法思想 该算法的假设是类簇的中心由一些局部 ...

  3. 发表在 Science 上的一种新聚类算法

    今年 6 月份,Alex Rodriguez 和 Alessandro Laio 在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

  4. 步步详解近期大火的density_peak超赞聚类

    近期忙着在公司捣腾基于SOA的应急框架,还是前两周才在微博上看见了density_peak,被圈内好些人转载. 由于这个算法的名字起的实在惹眼,都没好意思怎么把这个算法名字翻译成中文,当然更惹眼的是, ...

  5.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 凯鲁嘎吉 - 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kailugaji/ 1. 简介 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全称为基于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cl ...

  6. 一种新型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

    最近在学习论文的时候发现了在science上发表的关于新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Kmean算法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k值的确定,初始结点选择,而且还不能检测费球面类别的数据分布,对于第二个问题,提出了 ...

  7.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五)——聚类算法(K-means,密度聚类,层次聚类)

    本文介绍无监督学习算法,无监督学习是在样本的标签未知的情况下,根据样本的内在规律对样本进行分类,常见的无监督学习就是聚类算法. 在监督学习中我们常根据模型的误差来衡量模型的好坏,通过优化损失函数来改善 ...

  8. 一步步教你轻松学K-means聚类算法

    一步步教你轻松学K-means聚类算法(白宁超  2018年9月13日09:10:33) 导读:k-均值算法(英文:k-means clustering),属于比较常用的算法之一,文本首先介绍聚类的理 ...

  9. AP聚类算法

    一.算法简介 Affinity Propagation聚类算法简称AP,是一个在07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聚类算法.它实际属于message-passing algorithms的一种.算法的基本 ...

随机推荐

  1. RabbitMQ(一) -- Hello world

    RabbitMQ -- Hello world RabbitMQ使用AMQP通信协议(AMQP是一个提供统一消息服务的应用层标准协议,基于此协议的客户端与消息中间件可传递消息,并不受客户端/中间件不同 ...

  2. [BTS] RFC IDOC_INBOUND_ASYNCHRONOUS

    Error Message: Log Name:      ApplicationSource:        BizTalk ServerDate:          9/10/2013 3:56: ...

  3. 解决TCP网络传输粘包问题

    很久之前就想写一写关于TCP粘包处理的文章了,无奈一直做WEB开发 没时间研究那个,拖了很久,最近要为一个客户做winform 服务器端,要用到SOCKET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这才想起来要解决. 下面用 ...

  4. Atitit. BigConfirmTips 控件 大数据量提示确认控件的原理and总结O9

    Atitit. BigConfirmTips 控件 大数据量提示确认控件的原理and总结O9 1. 主要的涉及的技术 1 2. 主要的流程 1 3. 调用法new confirmO9t(); 1 4. ...

  5. paip.文件目录操作uAPI php python java对照

    paip.文件目录操作uAPI php python java对照 chdir -- 改变目录 chroot -- 改变根目录 dir -- directory 类 closedir -- 关闭目录句 ...

  6. mysql忘记密码重置(mac)

    setp1: 苹果->系统偏好设置->最下边点mysql 在弹出页面中 关闭mysql服务(点击stop mysql server) step2:进入终端输入:cd /usr/local/ ...

  7. strcmp传入nil导致崩溃

    现象:连接电脑可以正常启动程序,不连接电脑启动程序就崩溃. 崩溃信息: BSXPCMessage received error for message: Connection invalid HW k ...

  8. 一致性hash和solr千万级数据分布式搜索引擎中的应用

    互联网创业中大部分人都是草根创业,这个时候没有强劲的服务器,也没有钱去买很昂贵的海量数据库.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从创业中 获得成功,这个和当前的开源技术.海量数据架构有着必不可分的关 ...

  9. C#之读取web上的xml

    一.使用LINQ读取使用Xdocument上的Load方法,可以快速的加载一个XML文档,然后使用LINQ对 加载XML文档进行查询或其他操作,这里仅简单偏历.所以,一旦查询一组元素有返回元素集,就可 ...

  10. Linux--U盘安装Ubuntu12.04

    前言 最近一直在研究Android内核驱动开发的相关事宜,使用VMware虚拟机虽然可以更方便的开发,但是对于开发环境硬件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若用于开发,效率太低了,所以考虑使用单独PC去装载Li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