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3f4emE-XSDI2EQGwKgL4Ig

Arctic Core是AUTOSAR的实现,早期版本是开源的。

基本问题

在ARM架构下对CAN driver的实现(arch/arm/arm_cm3/drivers/Can.c)中,有这样一段代码:

Can_Arc_Hoh是个数组,数组每个元素含有Can_Arc_EOL标识是否是最后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为0,其他为1。

这里利用指针hoh先--,然后++,然后使用do while循环来遍历数组每一个元素,遍历完Can_Arc_EOL为1的元素亦即最后一个元素后结束循环。

hoh先--,后++ 是一个小技巧,在这里也很实用,不过也略显突兀和生硬,不对应问题逻辑。do while 循环也不常用。能否改善呢?

这里对数组元素的Can_Arc_EOL标志的判断,在遍历完该数组元素之后进行,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如下for循环替换:

for (const Can_HardwareObjectType* hoh = canHwConfig->Can_Arc_Hoh;; hoh++) {
/// do something
if (hoh->Can_Arc_EOL) {
break;
}
}

这样看比前面的do while循环,要自然一些,没有与解决问题逻辑不相关的代码。

更进一步

如果这样的do while循环只有一处,则到此为止。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代码里有五六处这样的写法,如果每一处都改成for if break的写法,也觉得繁琐。有没有办法改进呢?

如果对Linux内核代码较熟悉,则会发现Linux kernel中的循环,多使用for_each_entry这样的宏定义来简化对list, hlist等数据结构的操作,使用者只需关注业务逻辑,而无需关注数据结构。

我们尝试使用定义for_each_HOH宏来屏蔽这里数组遍历的细节。因为宏定义只能定义for (;;)这一段,无法引入花括号内的代码段,所以if break的逻辑也要在for头里面实现,即如:

因为for里面无法使用语句,只能使用表达式,所以这里for的第三段里的if else编译无法通过。聪明的人立马就能想到?三元表达式,可以与if else等效。但如其名字一样,问号三元表达式是一个表达式,而非语句,即expression, not statement. 所以代码变成了:

#define for_each_HOH(hoh, config) \

        for (hoh = config->Can_Arc_Hoh;; \

            (hoh->Can_Arc_EOL ? break : hoh++))

这里break不能作为三元表达式里的一项,编译无法通过。所以需要一个结束标识符,这里有两种方法:

1. 引入变量就叫__EOL,代码如下:

#define for_each_HOH(hoh, config) \

        for (boolean __EOL = false, hoh = config->Can_Arc_Hoh; !__EOL; \

            (hoh->Can_Arc_EOL ? __EOL = true : hoh++)) 

可以发现__EOL与hoh->Can_Arc_EOL 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__EOL等于刚遍历过的数组元素的Can_Arc_EOL标志,可以简化为:

#define for_each_HOH(hoh, config) \

        for (boolean __EOL = false, hoh = config->Can_Arc_Hoh; !__EOL; \

            __EOL = hoh->Can_Arc_EOL, hoh++)

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元表达式也不用了。只是最后多执行一次hoh++,还有一个假设:数组不为空,包含至少一个元素。假设成立才能给__EOL赋初值为false。这个假设应该是一直的假设,do while也需要这个假设。

所以这种方法最后多执行一次hoh++。似乎又回到最初的do while多执行一次hoh--。不太一样,do while的hoh--纯属小技巧。而这里hoh++是问题逻辑的一部分,只是最后会多执行一次。

2. 使用现有游标hoh作为结束标志,代码如下:

#define for_each_HOH(hoh, config) \

        for (hoh = config->Can_Arc_Hoh; hoh != NULL; \

            (hoh->Can_Arc_EOL ? hoh = NULL : hoh++))

好处是不需要额外定义变量,顺便可以判断第一个元素是否为NULL,即数组为空也可以成立,但这个只能看做是一个副作用,而不能作为好处。

不好的地方是相比第一种方法多了一个判断。

如何选择呢?见仁见智。

最后代码变成了如下形式:

#define for_each_HOH(hoh, config) \

        for (hoh = config->Can_Arc_Hoh; hoh != NULL; \

            (hoh->Can_Arc_EOL ? hoh = NULL : hoh++))

const Can_HardwareObjectType* hoh;

for_each_HOH(hoh, canHwConfig) {

    ///do something

}

简单明了,无论是五六处,还是十几处,只需要for_each_HOH即可,数组遍历细节被屏蔽。

溯源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1. 最基本的数组遍历;
  2. 每个数组元素包含一个标识符,标识自己是否最后一个元素。

只能根据前一个元素的标识符来判断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需要遍历。

步骤如下:

  1. 拿到一个数组元素;
  2. Do something;
  3. 是否最后一个元素,如果是,结束;
  4. 如果不是,重复1;

遍历数组最简单的办法是知道数组元素的个数,然后 for (i=; i < NUMBER; i++) 遍历即可。

问题在于“数组大小”是否固定,如果不固定,需要约定一个存放的位置。这里的数组大小应该是不固定的。

能否使用 ARRAY_SIZE 宏,即 sizeof(array)/sizeof(array[]) 来获取数组大小?

这里不可以,结构体定义时是一个指针,而非数组。

另外即使是数组,也有可能出问题。因为AUTOSAR中配置有可能是POST-BUILD配置,编译时并不知道大小和位置。

PS.

for_each_HOH(hoh, canHwConfig)

for_each_HOH宏定义中,需要带hoh参数,即便C99可以在for头的括号中声明变量。不然在使用for_each_HOH时,hoh变量无法索引到,所以还是在使用for_each_HOH的位置声明hoh变量为佳。

AUTOSAR ArcticCore重构 - for_each_HOH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rcticCore重构-问题列表1

    基于官方arc-stable-9c57d86f66be,AUTOSAR版本3.1.5 基本问题 Arctic Core中的代码组织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这里先提出几点: 1. 头文件引用混乱,所有头文 ...

  2. ArcticCore重构-VALIDATE_%

    基于官方arc-stable-9c57d86f66be,AUTOSAR版本3.1.5 基本问题 Arctic Core中使用了VALIDATE, VALIDATE_RV, VALIDATE_NO_RV ...

  3. ArcCore重构-目标文件结构化

    基于官方arc-stable-9c57d86f66be,AUTOSAR版本3.1.5   基本问题 3. 编译系统中所有代码文件通过搜索路径(VPATH)中搜索,存在名称污染问题,需加入路径信息:   ...

  4. ArcCore重构-头文件引用问题的初步解决

    基于官方arc-stable-9c57d86f66be,AUTOSAR版本3.1.5   基本问题 1. 头文件引用混乱,所有头文件通过从搜索路径(-I)中引用,存在名称污染问题,需加入路径信息:   ...

  5. 记一次.NET代码重构

    好久没写代码了,终于好不容易接到了开发任务,一看时间还挺充足的,我就慢慢整吧,若是遇上赶进度,基本上直接是功能优先,完全不考虑设计.你可以认为我完全没有追求,当身后有鞭子使劲赶的时候,神马设计都是浮云 ...

  6. CSharpGL(17)重构CSharpGL

    CSharpGL(17)重构CSharpGL CSharpGL用起来我自己都觉得繁琐了,这是到了重构的时候. 下载 CSharpGL已在GitHub开源,欢迎对OpenGL有兴趣的同学加入(https ...

  7. ASP.NET MVC5+EF6+EasyUI 后台管理系统(58)-DAL层重构

    系列目录 前言:这是对本文系统一次重要的革新,很久就想要重构数据访问层了,数据访问层重复代码太多.主要集中增删该查每个模块都有,所以本次是为封装相同接口方法 如果你想了解怎么重构普通的接口DAL层请查 ...

  8. ASP.NET MVC5+EF6+EasyUI 后台管理系统(59)-BLL层重构

    系列目录 前言:  这应该是本系统最后一次重构,将重构BLL层和Model层.来完全取代代码生成器生成的BLL层和DAL层.完全废掉了代码生成器的DAL,BLL,MODEL层.  全自动生成增,删,改 ...

  9. 原生JS实现全屏切换以及导航栏滑动隐藏及显示——重构前

    思路分析: 向后滚动鼠标滚轮,页面向下全屏切换:向前滚动滚轮,页面向上全屏切换.切换过程为动画效果. 第一屏时,导航栏固定在页面顶部,切换到第二屏时,导航条向左滑动隐藏.切换回第一屏时,导航栏向右滑动 ...

随机推荐

  1. Binder和SurfaceFlinger以及SystemServer介绍-android学习之旅(79)

    由于binder机制的存在,使得进程A可以访问进程B中的对象. Android系统Binder机制中的四个组件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和Binder驱动程序: 1. ...

  2. android图片加载库Glide

    什么是Glide? Glide是一个加载图片的库,作者是bumptech,它是在泰国举行的google 开发者论坛上google为我们介绍的,这个库被广泛的运用在google的开源项目中. Glide ...

  3. SpriteBuilder中音频文件格式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就像在SpriteBuilder项目子目录中的其他资源文件一样,音频文件夹需要确定完整的文件夹路径. 并且如果音频文件输出格式为MP4,则扩展为.m4a(audio-only MPEG4)而不是.mp ...

  4. Gradle 1.12用户指南翻译——第三十八章. Eclipse 插件

    本文由CSDN博客万一博主翻译,其他章节的翻译请参见: 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gradle-translation.html 翻译项目请关注Githu ...

  5. OpenCV——PS 滤镜, 曝光过度

    算法原理可以参考: PS 滤镜,曝光过度 #ifndef PS_ALGORITHM_H_INCLUDED #define PS_ALGORITHM_H_INCLUDED #include <io ...

  6. java--加强之 Java5的线程并发库

    转载请申明出处:http://blog.csdn.net/xmxkf/article/details/9945499 01. 传统线程技术回顾 创建线程的两种传统方式: 1.在Thread子类覆盖的r ...

  7. how tomcat works 读书笔记 十一 StandWrapper 下

    StandardWrapperValve StandardWrapperValve是StandardWrapper的基础阀,主要完成了三个工作. 1 调用StandardWrapper的allocat ...

  8. linux下创建且挂载光盘镜像

    在linux下可以很方便的将多个文件,或多个文件夹下的内容打包进光盘镜像中,我们可以用: mkisofs -r -v -o xxx.iso /root /home 命令将/root以及/home目录下 ...

  9. ruby正则表带式对象使用备忘

    ruby对于正则表达式的使用是非常灵活的,提供了专门的正则表达式对象Regexp.其包括match实例方法,字符串也含有该方法.so可以这么做: /a/ =~ "a" " ...

  10. 解读Raft(三 安全性)

    前言 之前的两篇文章更多的是在描述Raft算法的正常流程,没有过多的去讨论异常场景. 而实际在分布式系统中,我们更多的都是在应对网络不可用.机器故障等异常场景,所以本篇来讨论一下Raft协议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