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er(观察者)模式
1.概述
一些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提供了一种构建对象间复杂网络互连的能力。当对象们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就可以相互提供服务和信息。
通常来说,当某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你仍然需要对象之间能互相通信。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你也许并不愿意因为代码环境的改变而对代码做大的修改。也许,你只想根据你的具体应用环境而改进通信代码。或者,你只想简单的重新构造通信代码来避免类和类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从属。
2.问题
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你如何通知其他对象?是否需要一个动态方案――一个就像允许脚本的执行一样,允许自由连接的方案?
3.解决方案
观测模式: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 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观测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关注其他对象的状态,并且,观测模式还为被观测者提供了一种观测结构,或者说是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主体,也就是被观测者,可以用来联系所有的观测它的观测者。客体,也就是观测者,用来接受主体状态的改变 观测就是一个可被观测的类(也就是主题)与一个或多个观测它的类(也就是客体)的协作。不论什么时候,当被观测对象的状态变化时,所有注册过的观测者都会得到通知。
观测模式将被观测者(主体)从观测者(客体)种分离出来。这样,每个观测者都可以根据主体的变化分别采取各自的操作。(观测模式和Publish/Subscribe模式一样,也是一种有效描述对象间相互作用的模式。)观测模式灵活而且功能强大。对于被观测者来说,那些查询哪些类需要自己的状态信息和每次使用那些状态信息的额外资源开销已经不存在了。另外,一个观测者可以在任何合适的时候进行注册和取消注册。你也可以定义多个具体的观测类,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执行不同的操作。
将一个系统分割成一系列相互协作的类有一个常见的副作用:需要维护相关对象间的一致性。我们不希望为了维持一致性而使各类紧密耦合,因为这样降低了它们的可重用性。
4.适用性
在以下任一情况下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
• 当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 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另一方面。将这二者封装在独立的对象中以使它们可以各自独立地改变和复用。
• 当对一个对象的改变需要同时改变其它对象 , 而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对象有待改变。
• 当一个对象必须通知其它对象,而它又不能假定其它对象是谁。换言之 , 你不希望这些对象是紧密耦合的。
5.结构
6.模式的组成
观察者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目标(Subject): 目标知道它的观察者。可以有任意多个观察者观察同一个目标。 提供注册和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接口。
具体目标(ConcreteSubject): 将有关状态存入各ConcreteObserver对象。
观察者(Observer): 为那些在目标发生改变时需获得通知的对象定义一个更新接口。当它的状态发生改变时, 向它的各个观察者发出通知。
具体观察者(ConcreteObserver): 维护一个指向ConcreteSubject对象的引用。存储有关状态,这些状态应与目标的状态保持一致。实现O b s e r v e r的更新接口以使自身状态与目标的状态保持一致。
7.效果
Observer模式允许你独立的改变目标和观察者。你可以单独复用目标对象而无需同时复用其观察者, 反之亦然。它也使你可以在不改动目标和其他的观察者的前提下增加观察者。
下面是观察者模式其它一些优点:
1 )观察者模式可以实现表示层和数据逻辑层的分离,并定义了稳定的消息更新传递机制,抽象了更新接口,使得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示层作为具体观察者角色。
2 )在观察目标和观察者之间建立一个抽象的耦合 :一个目标所知道的仅仅是它有一系列观察者 , 每个都符合抽象的Observer类的简单接口。目标不知道任何一个观察者属于哪一个具体的类。这样目标和观察者之间的耦合是抽象的和最小的。因为目标和观察者不是紧密耦合的, 它们可以属于一个系统中的不同抽象层次。一个处于较低层次的目标对象可与一个处于较高层次的观察者通信并通知它 , 这样就保持了系统层次的完整。如果目标和观察者混在一块 , 那么得到的对象要么横贯两个层次 (违反了层次性), 要么必须放在这两层的某一层中(这可能会损害层次抽象)。
3) 支持广播通信 :不像通常的请求, 目标发送的通知不需指定它的接收者。通知被自动广播给所有已向该目标对象登记的有关对象。目标对象并不关心到底有多少对象对自己感兴趣 ;它唯一的责任就是通知它的各观察者。这给了你在任何时刻增加和删除观察者的自由。处理还是忽略一个通知取决于观察者。
4) 观察者模式符合“开闭原则”的要求。
观察者模式的缺点
1) 如果一个观察目标对象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者的话,将所有的观察者都通知到会花费很多时间。
2) 如果在观察者和观察目标之间有循环依赖的话,观察目标会触发它们之间进行循环调用,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3) 观察者模式没有相应的机制让观察者知道所观察的目标对象是怎么发生变化的,而仅仅只是知道观察目标发生了变化。
4) 意外的更新 因为一个观察者并不知道其它观察者的存在 , 它可能对改变目标的最终代价一无所知。在目标上一个看似无害的的操作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对观察者以及依赖于这些观察者的那些对象的更新。此外 , 如果依赖准则的定义或维护不当,常常会引起错误的更新 , 这种错误通常很难捕捉。
简单的更新协议不提供具体细节说明目标中什么被改变了 , 这就使得上述问题更加严重。如果没有其他协议帮助观察者发现什么发生了改变,它们可能会被迫尽力减少改变。
8.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Observer
{
public:
virtual void Update(int) = ;
}; class 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Attach(Observer *) = ;
virtual void Detach(Observer *) = ;
virtual void Notify() = ;
}; class ConcreteObserver : public Observer
{
public:
ConcreteObserver(Subject *pSubject) : m_pSubject(pSubject){} void Update(int value)
{
cout<<"ConcreteObserver get the update. New State:"<<value<<endl;
} private:
Subject *m_pSubject;
}; class ConcreteObserver2 : public Observer
{
public:
ConcreteObserver2(Subject *pSubject) : m_pSubject(pSubject){} void Update(int value)
{
cout<<"ConcreteObserver2 get the update. New State:"<<value<<endl;
} private:
Subject *m_pSubject;
}; class ConcreteSubject : public Subject
{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pObserver);
void Detach(Observer *pObserver);
void Notify(); void SetState(int state)
{
m_iState = state;
} private:
std::list<Observer *> m_ObserverList;
int m_iState;
}; void ConcreteSubject::Attach(Observer *pObserver)
{
m_ObserverList.push_back(pObserver);
} void ConcreteSubject::Detach(Observer *pObserver)
{
m_ObserverList.remove(pObserver);
} void ConcreteSubject::Notify()
{
std::list<Observer *>::iterator it = m_ObserverList.begin();
while (it != m_ObserverList.end())
{
(*it)->Update(m_iState);
++it;
}
} int main()
{
// Create Subject
ConcreteSubject *p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 Create Observer
Observer *pObserver = new ConcreteObserver(pSubject);
Observer *pObserver2 = new ConcreteObserver2(pSubject); // Change the state
pSubject->SetState(); // Register the observer
pSubject->Attach(pObserver);
pSubject->Attach(pObserver2); pSubject->Notify(); // Unregister the observer
pSubject->Detach(pObserver); pSubject->SetState();
pSubject->Notify(); delete pObserver;
delete pObserver2;
delete pSubject;
}
9.与其他相关模式
1) 终结者模式Mediator: 通过封装复杂的更新语义 , ChangeManager充当目标和观察者之间的中介者。
2) 单间模式Singleton: ChangeManager可使用Singleton模式来保证它是唯一的并且是可全局访问
的。
10.总结与分析
通过Observer模式,把一对多对象之间的通知依赖关系的变得更为松散,大大地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也很好的符合了开放-封闭原则。
Observer(观察者)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设计模式——Observer(观察者)模式
在多个对象之间建立一对多的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的时候.其它全部依赖于这个对象的对象都能得到通知,并被自己主动更新. 适用情况: 当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当中一个方面依赖于还有一方面. 将这二 ...
- 设计模式 之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观察者(observer)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能够同时监听某一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中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就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 观察者模式的结构图: 结构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
-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http://www.cnblogs.com/zhenyulu/articles/73723.html 一.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观察者模式又叫做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 ...
- 设计模式的征途—15.观察者(Observer)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信号灯指挥者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红灯亮,汽车停止:绿灯亮,汽车继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交通信号灯是汽车的观察目标,而汽车则是观察者.随着交通信号灯的变化,汽车的行为也会随之变化,一盏 ...
- 设计模式:观察者(Observer)模式
设计模式:观察者(Observer)模式 一.前言 观察者模式其实最好的名称应该是“发布订阅”模式,和我们现在大数据之中的发布订阅方式比较类似,但是也有区别的地方,在上一个设计模式,我们学习的是仲 ...
-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 委托事件
观察者(Observer)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 这个主题对象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他们字段更新自己 /* * 抽象主题(Subje ...
- java: 观察者模式:Observable被观察者,Observer观察者
java: 观察者模式:Observable被观察者,Observer观察者 以房子价格为例,卖房者为被观察者: import java.util.Observable; //被观察者子类化 publ ...
- 观察者(Observer)模式又名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View)模式、源-收听者(Listener)模式或从属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抽象主题(Subject):它把所有观察者对 ...
-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Observer)模式 代码详解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 * User: HYY * Date: 13-10-28 * Time: 下午1:34 * ...
- HeadFirst学习笔记-2.观察者(Observer)模式
认识观察者模式 我们用报纸和杂志的订阅为例来介绍: 报社的业务就是出版报纸. 向某家报社订阅报纸,只要他们有新报纸出版,就会给你送来.只要你是他们的订户,你就会一直收到新报纸. 当你不想再看报纸的时候 ...
随机推荐
- Django中用Jquery实现不刷新页面进行身份验证和计算器功能
1.下载jquery http://www.jq22.com/jquery-info122 下载解压之后加入工程中的static文件夹中 2.路由分发. """Djang ...
- BZOJ2568 [国家集训队2012]比特集合
Description 比特集合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 ,其包含一个集合S,并支持如下几种操作: INS M : 将元素 M 插入到集合S中: DEL M : 将集 ...
- BZOJ P1059 [ZJOI2007]矩阵游戏——solution
1059: [ZJOI2007]矩阵游戏 Time Limit: 10 Sec Memory Limit: 162 MBSubmit: 4604 Solved: 2211[Submit][Stat ...
- AndroidStudio项目打包成jar
AndroidStudio项目打包成jar 前言:在eclipse中我们知道如何将一个项目导出为jar包,现在普遍AndroidStuido开发,这里一步一步详加介绍AS项目打包成jar,jar和ar ...
- IEC_62304_CheckList
IEC 62304 Reference Software Lifecycle Process Applicable for Class A Class B Class C PRIMARY LIFECY ...
- mac下安装elasticsearch报错Exception BindTransportException[Failed to bind to [9300-9400]]
解决办法:进入 config目录下 修改 vim elasticsearch.xml network.host设置为 0.0.0.0 即可外网访问.
- mysql8.0.11 在windows64安装 步骤
MySQL8.0 Windows zip包下载地址:https://cdn.mysql.com//Downloads/MySQL-8.0/mysql-8.0.11-winx64.zip 环境:Wind ...
- Excel录入中实现单元格多选项自动下拉
当我们在Excel表格中需要输入大量的重复数据时,往往利用数据的有效性来制作一个下拉菜单以提高重复数据的输入速度.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选中需要输入重复数据的单元格并单击该单元格右边的下拉箭头,才 ...
- 使用HVTableView动态展开tableView中的cell
使用HVTableView动态展开tableView中的cell 效果: 源码: HVTableView.h 与 HVTableView.m // // HVTableView.h // HRVTab ...
- 关于CSS中的元素定位
---恢复内容开始--- CSS 定位和浮动 CSS 为定位和浮动提供了一些属性,利用这些属性,可以建立列式布局,将布局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重叠,还可以完成多年来通常需要使用多个表格才能完成的任务. 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