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学习之路 (十)Hadoop的HA集群的机架感知
一、背景
Hadoop 的设计目的:解决海量大文件的处理问题,主要指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问题,其中, HDFS 解决数据的存储问题;MapReduce 解决数据的计算问题
Hadoop 的设计考虑:设计分布式的存储和计算解决方案架构在廉价的集群之上,所以,服 务器节点出现宕机的情况是常态。数据的安全是重要考虑点。HDFS 的核心设计思路就是对 用户存进 HDFS 里的所有数据都做冗余备份,以此保证数据的安全
那么 Hadoop 在设计时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数据文件默认在 HDFS 上存放三份。显然,这三 份副本肯定不能存储在同一个服务器节点。那怎么样的存储策略能保证数据既安全也能保证 数据的存取高效呢?
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内部有一个副本存放策略:以默认的副本数=3 为例:
1、第一个副本块存本机
2、第二个副本块存跟本机同机架内的其他服务器节点
3、第三个副本块存不同机架的一个服务器节点上
好处:
1、如果本机数据损坏或者丢失,那么客户端可以从同机架的相邻节点获取数据,速度肯定 要比跨机架获取数据要快。
2、如果本机所在的机架出现问题,那么之前在存储的时候没有把所有副本都放在一个机架 内,这就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此种情况出现,就能保证客户端也能取到数据
HDFS 为了降低整体的网络带宽消耗和数据读取延时,HDFS 集群一定会让客户端尽量去读取 近的副本,那么按照以上头解释的副本存放策略的结果:
1、如果在本机有数据,那么直接读取
2、如果在跟本机同机架的服务器节点中有该数据块,则直接读取
3、如果该 HDFS 集群跨多个数据中心,那么客户端也一定会优先读取本数据中心的数据
但是 HDFS 是如何确定两个节点是否是统一节点,如何确定的不同服务器跟客户端的远近呢? 答案就是机架感知。!!!!
在默认情况下,HDFS 集群是没有机架感知的,也就是说所有服务器节点在同一个默认机架 中。那也就意味着客户端在上传数据的时候,HDFS 集群是随机挑选服务器节点来存储数据 块的三个副本的。
那么假如,datanode1 和 datanode3 在同一个机架 rack1,而 datanode2 在第二个机架 rack2, 那么客户端上传一个数据块 block_001,HDFS 将第一个副本存放在 dfatanode1,第二个副本 存放在 datanode2,那么数据的传输已经跨机架一次(从 rack1 到 rack2),然后 HDFS 把第三 个副本存 datanode3,此时数据的传输再跨机架一次(从 rack2 到 rack1)。显然,当 HDFS 需 要处理的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那么没有配置机架感知就会造成整个集群的网络带宽的消耗 非常严重。
下图是没有配置机架感知的 HDFS 集群拓扑:
二、配置机架感知
2.1、修改配置文件 core-site.xml
给 NameNode 节点的 core-site.xml 配置文件增加一项配置:
<property>
<name>topology.script.file.name</name>
<value>/home/hadoop/apps/hadoop-2.7./etc/hadoop/topology.sh</value>
</property>
这个配置项的 value 通常是一个执行文件,该执行文件是一个 shell 脚本 topology.sh,
该脚本 接收一个参数,输出一个值。
接收的参数:datanode 节点的 IP 地址,比如:192.168.123.102
输出值:datanode 节点所在的机架配置信息,比如:/switch1/rack1
Namenode 启动时,会判断该配置选项是否为空,如果非空,则表示已经启用机架感知的配 置,此时 namenode 会根据配置寻找该脚本,并在接收到每一个 datanode 的 heartbeat 时,将该 datanode 的 ip 地址作为参数传给该脚本运行,并将得到的输出作为该 datanode 所属的 机架 ID,保存到内存的一个 map 中. 至于脚本的编写,就需要将真实的网络拓朴和机架信息了解清楚后,通过该脚本能够将机器 的 ip 地址和机器名正确的映射到相应的机架上去。一个简单的实现如下:
topology.sh
#!/bin/bash
HADOOP_CONF=/home/hadoop/apps/hadoop-2.7./etc/hadoop
while [ $# -gt ] ;
do
nodeArg=$
exec<${HADOOP_CONF}/topology.data
result=""
while read line
do
ar=( $line )
if [ "${ar[0]}" = "$nodeArg" ]||[ "${ar[1]}" = "$nodeArg" ]
then
result="${ar[2]}"
fi
done
shift
if [ -z "$result" ]
then
echo -n "/default-rack"
else
echo -n "$result"
fi
done
那么通过阅读脚本内容知道,我们需要准备一个 topology.data 的文件。topology.data 的内容 如下:
192.168.123.102 hadoop1 /switch1/rack1
192.168.123.103 hadoop2 /switch1/rack1
192.168.123.104 hadoop3 /switch2/rack2
192.168.123.105 hadoop4 /switch2/rack2
在自己对应的hadoop配置目录添加这两个文件,其中 switch 表示交换机,rack 表示机架 需要注意的是,在 Namenode 上,该文件中的节点必须使用 IP,使用主机名无效,而 ResourceManager 上,该文件中的节点必须使用主机名,使用 IP 无效,所以,最好 IP 和主 机名都配上。
注意:以上两个文件都需要添加可执行权限
[hadoop@hadoop1 hadoop]$ chmod 777 topology.data topology.sh
2.2、验证机架感知
以上配置做好之后,启动集群,启动完集群之后,在使用命令:
[hadoop@hadoop1 hadoop]$ hadoop dfsadmin -printTopology
DEPRECATED: Use of this script to execute hdfs command is deprecated.
Instead use the hdfs command for it. Rack: /switch1/rack1
192.168.123.102: (hadoop1)
192.168.123.103: (hadoop2) Rack: /switch2/rack2
192.168.123.104: (hadoop3)
192.168.123.105: (hadoop4) [hadoop@hadoop1 hadoop]$
三、补充
3.1、增加 datanode 节点
增加 datanode 节点,不需要重启 namenode 非常简单的做法:在 topology.data 文件中加入新加 datanode 的信息,然后启动起来就 OK
3.2、节点间距离计算
有了机架感知,NameNode就可以画出下图所示的datanode网络拓扑图。
D1,R1都是交换机, 最底层Hx是 datanode。则 H1 的 rackid=/D1/R1/H1,H1 的 parent 是 R1,R1 的是 D1。这些 rackid 信息可以通过 topology.script.file.name 配置。有了这些 rackid 信息就可以计算出任意两台 datanode 之间的距离,得到最优的存放策略,优化整个集群的网络带宽均衡以及数据最优分配。
distance(/D1/R1/H1,/D1/R1/H1)= 相同的 datanode
distance(/D1/R1/H1,/D1/R1/H2)= 同一 rack 下的不同 datanode
distance(/D1/R1/H1,/D1/R2/H4)= 同一 IDC 下的不同 datanode
distance(/D1/R1/H1,/D2/R3/H7)= 不同 IDC 下的 datanode
写文件时根据策略输入 dn 节点列表,读文件时按与client由近到远距离返回 dn 列表
ZooKeeper学习之路 (十)Hadoop的HA集群的机架感知的更多相关文章
- Hadoop的HA集群启动和停止流程
假设我们有3台虚拟机,主机名分别是hadoop01.hadoop02和hadoop03. 这3台虚拟机的Hadoop的HA集群部署计划如下: 3台虚拟机的Hadoop的HA集群部署计划 hadoop0 ...
- ZooKeeper学习之路 (九)利用ZooKeeper搭建Hadoop的HA集群
Hadoop HA 原理概述 为什么会有 hadoop HA 机制呢? HA:High Available,高可用 在Hadoop 2.0之前,在HDFS 集群中NameNode 存在单点故障 (SP ...
- hadoop namenode HA集群搭建
hadoop集群搭建(namenode是单点的) http://www.cnblogs.com/kisf/p/7456290.html HA集群需要zk, zk搭建:http://www.cnblo ...
- hadoop搭建HA集群之后不能自动切换namenode
在搭好HA集群之后,想测试一下集群的高可用性,于是先把active的namenode给停掉: hadoop-daemon.sh stop namenode 或者直接kill掉该节点namenode的对 ...
- hadoop学习通过虚拟机安装hadoop完全分布式集群
要想深入的学习hadoop数据分析技术,首要的任务是必须要将hadoop集群环境搭建起来,可以将hadoop简化地想象成一个小软件,通过在各个物理节点上安装这个小软件,然后将其运行起来,就是一个had ...
- hadoop yarn HA集群搭建
可先完成hadoop namenode HA的搭建:http://www.cnblogs.com/kisf/p/7458519.html 搭建yarnde HA只需要在namenode HA配置基础上 ...
- HBase学习之路 (二)HBase集群安装
前提 1.HBase 依赖于 HDFS 做底层的数据存储 2.HBase 依赖于 MapReduce 做数据计算 3.HBase 依赖于 ZooKeeper 做服务协调 4.HBase源码是java编 ...
- HBase 学习之路(四)—— HBase集群环境配置
一.集群规划 这里搭建一个3节点的HBase集群,其中三台主机上均为Regin Server.同时为了保证高可用,除了在hadoop001上部署主Master服务外,还在hadoop002上部署备用的 ...
- 搭建hadoop的HA集群模式(hadoop2.7.3+hive+spark)
参考:http://blog.51cto.com/12824426/2177663?source=drh 一.集群的规划 Zookeeper集群:192.168.176.131 (bigdata112 ...
随机推荐
- 【原】Redis实现生成自增流水号
场景: 公司内部有个业务场景是后台审核之后需要生成一个流水号,规则是: 201807280001,201807280002,201807280003,后面四位依次递增,前面年月日取当前时间并且转换成y ...
- HTML的代码规范
一.语法 用两个空格来代替制表符(tab) 2.嵌套元素应当缩进一次(即两个空格). 3.对于属性的定义,确保全部使用双引号,绝不要使用单引号. 4.不要省略可选的结束标签(例如,</li> ...
- bzoj P4870: [Shoi2017]组合数问题——solution
题意:求解—— $$(C^{r}_{nk}+C^{r+k}_{nk}+C^{r+2k}_{nk}+...+C^{r+(n-1)k}_{nk}+...)mod(P)$$ 其中$C^{m}_{n}$表示从 ...
-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Mapped class was not specified
错误如下: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Mapped class was not specifiedat org.springframework.util.Asse ...
- 推荐一个 JavaScript 日期处理类库 Moment.js
官网: http://momentjs.com/ 处理时间的展示,很方便. 安装 bower install moment --save # bower npm install moment --sa ...
- vue使用百度地图
1.在百度地图申请密钥:http://lbsyun.baidu.com/ 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 ...
- Array类型
Array类型 Array也是ECMAScript中常用类型之一,其特点是数组中的每一项都可以保存任何类型的数据,数组的大小可以动态调整. 创建数组 方式1:使用Array构造函数 var books ...
- UpdateServer事务实现机制
UpdateServer(UPS) 是OceanBase的写入单点,一个集群中只有一台UPS服务器,所有的写都写入到这台机器.OceanBase采用基于静动态数据分离的机制,静态数据存储在静态数据服务 ...
- SqlServer触发器实现表的级联插入、级联更新
首先建立两张表,分别为test1与test2,期望在更改test1的时候,test2的相关记录能够同时做出更改.假定test1与test2的表结构相同,如下表所示 name age 触发器实现 ...
- JSP中forEach和forTokens循环的用法
<%@page import="java.util.*"%>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