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就如同一个人,对非常多东西都感兴趣,就好像音乐.电子产品.Game.股票等,这些东西的变化都能引起爱好者们的注意并时刻关注他们.在代码中.我们也有这种一种方式来设计一些好玩的思想来.今天就写个Demo来描写叙述一下这种思想,用java内置的Observer来实现这一思想. 好,程序猿是不善言语的,看代码先. 1.demo的结构: 2.先创建我们的主题类Subject,他就是我们本demo的明星类.继承了Observable,顾名思义,就是被观察的类 .其它观察者对他但是虎视眈眈哦(事实上…
首先对原型模式进行一个简单概念说明:通过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复制出更多的具有与此对象具有相同类型的新的对象. 在理解Java原型模式之前,首先需要理解Java中的一个概念:复制/克隆. 在博文<Java总结篇系列:java.lang.Object>一文中,对Java中的clone()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同时,我们需要知道,Java中的对象复制/克隆分为浅复制和深复制. 一.浅复制: 我们知道,一个类的定义中包括属性和方法.属性用于表示对象的状态,方法用于表示对象所具有的行为.其中,属性既可以…
观察者模式中通常有两个基本的概念主题: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当被观察者状态发生改变时,需要通知相应的观察者,当然,每个被观察者所对应的观察者可能不知一个,他们之间是1:n的关系.用专业一点的术语对观察者模式的描述为:当一个对象变化时,其它依赖该对象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且随着变化. 观察者模式的一般实现方式如下: 1.定义观察者所具有的共同的接口: 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 } 2.定义两个观察者: class ObserverA impl…
观察者模式: 在对象之间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改变它的状态时,全部依赖它的对象会自己主动接收通知并更新自己的状态. Define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 all its dependents are notified and updated automatically. UML图: 主要包含: Subjcet(Stock):抽象的主题角色,把全部…
我们都知道,Java中的String类具有如下特性:String是一个不可变类,当直通过用字符串方式使用String对象时,Jvm实际上在内存中只存有一份,且存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当对字符串直接进行修改时(如直接联接另一个字符串常量),Jvm会首先去字符串常量池中查找是否已经存在此字符串,不存在则创建一份放在池中,存在则直接使用.诸如此类:当系统中可能具有多个相同的对象时,对于具有相同的内容的对象可以实现对象的共享,即共享池,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相同对象的创建以减少系统内存的开销.称之为享元模式. 对…
在上一篇的工厂方法模式中,通过一个公用的类对其他具有相同特性(实现相同接口或继承同一父类)的类的对象进行创建.随之带来的问题在于:当新定义了一个具有相同特性的类时,需要修改工厂类.这与设计模式中的开闭原则有些违背.因此,通过抽象工厂模式:创建多个工厂类而不是一个工厂类,一旦需要创建新的类对象,只需增加新的工厂类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之前的代码.如此可以较好解决工厂方法模式中的问题. 常见经典写法如下(以发送邮件和短信为例): 1. 定义邮件类和短信类具有的共同接口: 与工厂方法模式中定义相同. 2…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依赖者将会受到通知并且自动更新. 有一个模式可以帮你的对象知悉现况,不会错过该对象感兴趣的事,对象甚至在运行时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被通知---这就是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提供了一种对象设计,让主题和观察者之间松耦合. 设计原则:为了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设计而努力. 要点: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关系. 主题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更新观察者. 观察者和主题之间用松耦合的方式结合,主题不知道观察者的细节,只…
前面的博文中分别介绍了Java设计模式中的创建型模式和结构型模式.从本文开始,将分别介绍设计模式中的第三大类,行为型模式.首先我们了解下分为此三大类的依据. 创建型模式:主要侧重于对象的创建过程: 结构型模式:主要侧重于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 行为型模式:主要侧重于类或对象之间的交互以及职责分配. 首先了解下策略模式的概念:定义了多个算法,并将它们封装起来(一般的是每个算法封装成一个单独的类),让算法独立于客户端而可以单独变化. 具体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以计算加.减.乘为例): 1. 对加.减.…
在实际类设计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此类情况:由于实际的需要,某个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维度变化,如果利用继承将每种可能的变化情况都定义成一个类,一是会导致类膨胀的问题,二是以后不太好维护和并且违背类的设计原则.那么面对这种情况,类改如何设计呢?这就是本文所要讲到的桥接模式. 简单的讲,桥接模式是指:将抽象和行为划分开来,从而将各个可能变化的维度分离开来,各自独立成一个类,但是能够动态的组合. 貌似有点抽象,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桥接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Email发送信息,也可以手段短信发送信息…
时代在发展,我们发现,现在不少明星都开始进行微访谈之类的,有越来越多的参与捐赠等.新的一天开始了,首先看下新的一天的日程安排: interface Schedule{ public void weiTalk(); public void donation(); } Schedule接口定义了今天的形成安排,主要包括微访谈和捐款.那么看一下实现此接口的明星类定义: class Star implements Schedu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weiTalk() {…
在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现有的类的功能进行扩展,通常我们可以采用继承的方式.例如老罗最近在做手机,一开始需要定义手机所应具有的功能: interface Phone{ public void tel(); public void sms(); } 在此,为简单起见,只是定义了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功能. 然后,老罗开始造手机,经过两年艰苦努力,第一代手机T1终于面世了,很高兴的开了发布会,反响还不错. class T1 implements Phone{ @Override publi…
在Java设计模式中,单例模式相对来说算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构建模式.适用的场景在于:对于定义的一个类,在整个应用程序执行期间只有唯一的一个实例对象.如Android中常见的Application对象. 通过单例模式,自行实例化并向这个系统提供这个单一实例的访问方法. 根据此单一实例产生的时机不同(当然,都是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产生此单一实例时),可以将其分为懒汉式.饿汉式和登记式. 一.懒汉式: 其特点是延迟加载,即当需要用到此单一实例的时候,才去初始化此单一实例.常见经典的写法如下: pack…
在程序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对象需要调用另外一个对象的某个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在此场景中,存在两个角色:请求发出者和请求接收者.发出者发出请求,接收者接收请求并进行相应处理.有时候,当需要对请求发出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即发出者中不能含有接收者的引用,如请求需要进行排队操作,或可能需要对请求进行取消操作等,在此类场景中,请求发出者此时若还是直接操作接收者,将无法满足此类需求.此时,我们可以使用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中,当一个对象请求另一个对象其调用方法时,不和被请求的对象直接打交道,而是把这种请求…
WeatherData.h #ifndef WEATHERDATA_H_INCLUDED #define WEATHERDATA_H_INCLUDED #include <set> #include "Display.h" class WeatherData { public: void measurementsChanged(); void registerObserver( Display *p_display ); void removeObserver( Displ…
模板方法模式需要开发抽象类和具体子类之间的协作.抽象类负责给出一个算法的轮廓和骨架,子类则负责给出这个算法的各个逻辑步骤.代表这些具体逻辑步骤的方法称做基本方法(primitive method):而将这些基本方法汇总起来的方法叫做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子类重写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通过调用抽象类中的模板方法中的抽象方法,实现对子类基本方法的调用. 直接来看一个例子: 1.定义一个抽象类,及类中的模板方法和抽象方法: abstract class AbstractCalcul…
在探讨Java组合模式之前,先要明白几个概念的区别:继承.组合和聚合. 继承是is-a的关系.组合和聚合有点像,有些书上没有作区分,都称之为has-a,有些书上对其进行了较为严格区分,组合是contains-a关系,聚合是has-a关系. 组合方式中被组合的对象生命周期不能超过整体,一般写代码时是直接在整体类的构造方法中创建被组合类的对象.如人和手之间的关系,人都没了,还何来手? 聚合方式中对于对象的生命周期则没有此类限制,一般可以在聚合类的构造函数中通过外部传参以赋值给整体(或通过其他set等…
张三自从毕业后开始做软件开发,做着做着发现不爽了,钱赚不了太多,头发也白了.于是拿着一点小资本,想着做点小生意.瞅着眼前的餐饮行业还不错,于是打算开一家餐馆.开参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仅行政类的审批流程就不少.至少包括办理卫生许可证,办理税务登记,办理工商登记等. 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政审批接口: interface Executive{ public void approve(); } 卫生局类的定义: class HealthOffice implements Executive{ @Over…
网上看到不少关于适配器模式的讲解,其中对于适配器模式解释的过于专业,一时不是特别理解适配器模式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具体的适用场景在哪,其最精髓的地方到底在哪. 本文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下对适配器模式的看法. 假设系统存在一个现有的类UserInfo: class UserInfo { private Map<String, String> userBaseInfo; public Map getUserBaseInfo() { return userBaseInfo; } public void…
工厂方法模式适合于对实现了同一接口或继承了同一父类的一些类进行实例的创建.一般是通过定义一个工厂类,并在其方法中实现对具有上述特点的类对象的创建. 根据具体产生类对象的方法定义形式,又可以将其分为普通工厂方法模式.多个工厂方法模式和静态工厂方法模式. 一.普通工厂方法模式: 常见的经典写法如下(以发送邮件和短信为例): 1.定义邮件类和短信类具有的共同接口: interface Sender{ public void sender(); } 2.定义邮件类和短信类: class MailSend…
关于建造者模式网上有很多文章,也有些不同的理解.在此结合网上其他文章对建造者模式进行总结. 总体说来,建造者模式适合于一个具有较多的零件(属性)的产品(对象)的创建过程.根据产品创建过程中零件的构造是否具有一致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两种形式. 一.通过Client.Director.Builder和Product形成的建造者模式 Builder负责Product类对象的具体过程构建,Director负责指导Build,要求Builder按照其指定的顺序去完成Produt的构造.最后通过Bu…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五)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 设计模式系列目录(https://www.cnblogs.com/binarylei/p/10198698.html)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五)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五)Spring 中的监听器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又叫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Model/View)模式.源-监听器(Source/Listener)模式或从属者(D…
设计模式 ( 十六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对象行为型) 1.概述 一些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提供了一种构建对象间复杂网络互连的能力.当对象们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就可以相互提供服务和信息. 通常来说,当某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你仍然需要对象之间能互相通信.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你也许并不愿意因为代码环境的改变而对代码做大的修改.也许,你只想根据你的具体应用环境而改进通信代码.或者,你只想简单的重新构造通信代码来避免类和类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从属. 2.问题 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你如何通…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他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观察者模式在实现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推(push),一种是拉(pull). 一直在用,却不知道什么是观察者模式.看到一篇文章,关于观察者模式的,说白了就是一个对象(被观察者)持有一堆对象(观察者)的引用,这些引用都放在一个列表中,当被观察者的状态改变时,就调用引用(观察者)的 update() 方法,让…
Java深入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碰到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这一概念,了解设计模式,将使自己对java中的接口或抽象类应用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模式在java的中型系统中应用广泛,遵循一定的编程模式,才能使自己的代码便于理解,易于交流,Observer(观察者)模式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模式,尤其在界面设计中应用广泛,而本教程所关注的是Java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应用,因此想从电子商务实例中分析Observer的应用. 虽然网上商店形式多样,每个站点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其一般的共性,单就"…
原文: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索引页][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作者:webabcd 介绍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 示例 有一个Message实体类,某些对象对它的操作有Insert()方法,当发生某些改变的时候,通知所有这些对象并执行Insert()方法. MessageModel usin…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 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认识观察者模式: 1.目标和观察者之间的关系: 按照模式的定义,目标和观察者之间是典型的一对多的关系. 但是要注意,如果观察者只有一个,也是可以的,这样就变相的实现了目标和观察者之间 一对一的关系. 2.观察者模式中有四种对象: Subject(目标对象), Obse…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意图 定义对象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他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别名:依赖(Dependents),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源-监听(Source-Listener)   <Hold On, We're Going Home>是加拿大说唱歌手德雷克与制作组合Majid Jordan合作的节奏布鲁斯歌曲 第一句“I got my eyes on you”就是“我一直关注你”   I got my eyes…
GOF设计模式四: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 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 当有许多不同的客户都对同一数据源感兴趣,对相同的数据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该如 何解决?5.1 定义: 观察者模式 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 定义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所 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自动获得通知 Define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 all it…
场景出发 一个月高风黑的晚上,突然传来了尖锐的猫叫,宁静被彻底打破,狗开始吠了,大人醒了,婴儿哭了,小偷跑了 这个过程,如果用面向对象语言来描述,简单莫过于下: public class Cat { public void Miao() { Console.WriteLine("猫叫了.........."); new Dog().Wang(); new Parents().Wake(); new Baby().Cry(); new Thief().Run(); } } public…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2295887 观察者模式是抽像通知者和观察者,达到具体通知者跟具体观察者没有偶合.能达到不管是切换通知者,或者是切换观察者,都不会去操作其它的类! 一.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Observer模式也叫观察者模式,是由GoF提出的23种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Observer模式是行为模式之中的一个,它的作用是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自己主动通知其它关联对象,自己主动刷新对象状态.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完美的将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