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miller素性检验算法的正确率
2024-11-02
【算法杂谈】Miller-Rabin素性测试算法
额,我们今天来讲一讲Miller-Rabin素性测试算法. 读者:怎么又是随机算法!!!(⊙o⊙)… [好了,言归正传] [费马小定理] 费马小定理只是个必要条件,符合费马小定理而非素数的数叫做Carmichael Carmichael数是非常少的. 在1~100000000范围内的整数中,只有255个Carmichael数. 为此又有二次探测定理,以确保该数为素数. 这就构成了Miller-Rabin的基本原理 ╰( ̄▽ ̄)╭ [二次探测定理] 二次探测定理 如果p是一个素数,0<x<p,则
rabin 素性检验 随机化算法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time> typedef long long int LL; inline bool qpow(int a,int x) { ,ans = ; while(b) { ) ans = (LL)ans*a%x; a = (LL)a*a%x; b >>= ; } )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inline bool rabin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system design | error analysis(误差分析:检验算法是否有高偏差和高方差)
误差分析可以更系统地做出决定.如果你准备研究机器学习的东西或者构造机器学习应用程序,最好的实践方法不是建立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拥有多么复杂的变量,而是构建一个简单的算法.这样你可以很快地实现它.研究机器学习的问题时,会花一天的时间试图很快的把结果搞出来.即便效果不好,运行得不完美,通过交叉验证来检验数据,一旦做完,就可以画出学习曲线.通过画出学习曲线以及检验误差来找出算法是否有高偏差和高方差的问题,或者别的问题.在这样分析之后,再来决定用更多的数据训练,或者加入更多的特征变量.这么做的原因是刚接
C#写的CRC16检验算法
/// <summary> /// CRC校验 /// </summary> public class CRC { #region CRC16 public static byte[] CRC16(byte[] data) { int len = data.Length; if (len > 0) { ushort crc = 0xFFFF; for (int i = 0; i < len; i++) { crc = (ushort)(crc ^ (data[i]));
Miller-Rabin 素数检验算法
算法简介 Miller-Rabin算法,这是一个很高效的判断质数的方法,可以在用\(O(logn)\) 的复杂度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它运用了费马小定理和二次探测定理这两个筛质数效率极高的方法. 费马小定理判质数 \(a^{p - 1}\ ≡\ 1\ mod\ p\) 这个定理在 \(p\) 为质数的时候是成立的,所以我们可以如果要判断 \(p\) 是否是质数,可以 \(rand\) 几个 \(a\) 值然后照着这个式子来算,如果算出来不是 \(1\) 那说明 \(p\) 一定不是质数. 但
优化后的二次测试Miller_Rabin素性测试算法
ll random(ll n) { return (ll)((double)rand()/RAND_MAX*n + 0.5); } ll pow_mod(ll a,ll p,ll n) { ) ; ll ans = pow_mod(a,p/,n); ans = ans*ans%n; ) ans = ans*a%n; return ans; } bool Witness(ll a,ll n) { ll m = n-; ; )) { j++; m >>= ; } ll x = pow_mod(a,
outlier异常值检验算法之_箱型图(附python代码)
python机器学习-乳腺癌细胞挖掘(博主亲自录制视频) 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1005269003&utm_campaign=commission&utm_source=cp-400000000398149&utm_medium=share python信用评分卡建模(附代码,博主录制) 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
Miller-Rabin素数测试算法
用来干嘛的 要判断一个数 \(n\) 是否为素数,最朴素直接的办法是以\(O(\sqrt n)\) 时间复杂度地从2到 \(\sqrt n\) 循环即可得到最准确的结果.但是如果在 \(n\) 比较大的情况下,时间花销就太大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牺牲一点点准确度,使用可爱的米勒-拉宾(Miller-Rabin)素性检验算法来判断质数.根据百度百科,使用快速幂运算,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k\log^3 n)\)的,\(k\)是我们设定对一个数的进行测试的次数.\(k\) 越大,判
RSA加密算法 C++实现
上信息安全课,老师布置了几个大作业,其中一个为RSA加密算法的实现,不能用Java写.出于兴趣,决定尝试.完成之后,为了便于查找,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以备后续查看.也供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1.预备知识 1.1 快速幂算法 顾名思义,快速幂就是快速算底数的$n$次幂.其时间复杂度为${\rm{O(log n)}}$,与朴素的$O\left( n \right)$相比,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具体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快速幂. 1.2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英语:Extended Eucl
Rabin-Miller算法
首先附上matrix67大神的讲解: ----------------------------------------------------------------------------------------------------------------------------------------------------- Miller和Rabin两个人的工作让Fermat素性测试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建立了传说中的Miller-Rabin素性测试算法.新的测试基于下面的定理:如果p是
跨越千年的RSA算法
转载自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5100 数论,数学中的皇冠,最纯粹的数学.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痴迷地研究数字,沉浸于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思维游戏中.直到计算机诞生之后,几千年来的数论研究成果突然有了实际的应用,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数学话题之一.最近我在<程序员>杂志上连载了<跨越千年的 RSA 算法>,但受篇幅限制,只有一万字左右的内容.其实,从数论到 RSA 算法,里面的数学之美哪里是一万字能扯完的?在写作
素数与素性测试(Miller-Rabin测试)
转载自Matrix大牛的博客 把代码翻译成C++ 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234 题目链接: http://hihocoder.com/problemset/problem/1287 一个数是素数(也叫质数),当且仅当它的约数只有两个——1和它本身.规定这两个约数不能相同,因此1不是素数.对素数的研究属于数论范畴,你可以 看到许多数学家没事就想出一些符合某种性质的素数并称它为某某某素数.整个数论几乎就围绕着整除和素数之类的词转过去转过来.对于写
[转载]RSA算法详解
原文: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5100 数论,数学中的皇冠,最纯粹的数学.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痴迷地研究数字,沉浸于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思维游戏中.直到计 算机诞生之后,几千年来的数论研究成果突然有了实际的应用,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数学话题之一.最近我在<程序员>杂志上连载了<跨越千年的 RSA 算法>,但受篇幅限制,只有一万字左右的内容.其实,从数论到 RSA 算法,里面的数学之美哪里是一万字能扯完的?在写
[hiho第92周]Miller-Rabin素性测试的c++实现
证明: 如果n是素数,整数$a$ 与$n$ 互素,即$n$ 不整除$a$ ,则${a^{n - 1}} \equiv 1(\bmod n)$ ,如果能找到一个与$n$ 互素的整数$a$ ,是的上式不成立,则可以断定$n$ 是合数,反之则不成立,这类合数我们称之为Carmichael数.当上式成立时,称$n$ 为以$a$ 为底的伪素数. 以上测试素数的方法称为fermat测试. Miller-Rabin素性检验是在上面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二次探测定理. 强伪素数:设$n - 1 = {2^s}t$ ,
miller_rabin_素性测试
摘自:http://blog.csdn.net/pi9nc/article/details/27209455 看了好久没看懂,最后在这篇博客中看明白了. 费马定理的应用,加上二次探测定理. Fermat素数测试 1819年有人发现了Fermat小定理逆命题的第一个反例:虽然2的340次方除以341余1,但341=11*31.后来,人们又发现了561, 645, 1105等数都表明a=2时Fermat小定理的逆命题不成立.人们把所有能整除2^(n-1)-1的合数n叫做伪素数(pseudoprime
模板 - 数学 - 数论 - Miller-Rabin算法
使用Fermat小定理(Fermat's little theorem)的原理进行测试,不满足 \(2^{n-1}\;\mod\;n\;=\;1\) 的n一定不是质数:如果满足的话则多半是质数,满足上式(通过2为底的Fermat小定理测试)且是合数的,被称为"伪质数"(pseudoprime number),一个简单的伪质数是341.一个合数可能在a=2时通过了测试,但a=3时的计算结果却排除了素数的可能.于是,人们扩展了伪素数的定义,称满足 \(a^{n-1}\;\mod\;n\;=
第二章:k-近邻算法
本章内容k-近邻分类算法从文本文件中解析和导人数据 使用Matplotlib创建扩散图归一化数值 2.1 k-近邻算法概述简单地说,k-近邻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
Miller_Rabin (米勒-拉宾) 素性测试
之前一直对于这个神奇的素性判定方法感到痴迷而又没有时间去了解.借着学习<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将素性这一判定方法学习一遍. 首先证明一下费马小定理. 若p为素数,且gcd(a, p)=1, 则有 a^(p-1) = 1 (mod p) 基于以下定理 若(a, p)=1,{x| (x, p)=1}为模p下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则{ax| (x, p)=1}也为模p下的一个完全剩余系. 又{0, 1, 2, ... p-1}为模p下一个剩余系 因此有, {a*0, a*1, a*2, ... a*(p
Python机器学习笔记 K-近邻算法
K近邻(KNN,k-NearestNeighbor)分类算法是数据挖掘分类技术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所谓K最近邻,就是K个最近的邻居的意思,说的是每个样本都可以用它最接近的k个邻居来代表.KNN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邻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并具有这个类别上样本的特征.该方法在确定分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KNN方法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数的相邻样本有关.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k-近邻算法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k-近邻算法 目录 1. k-近邻算法概述 2. 示例:使用k-近邻算法改进约会网站的配对效果 3. 示例:手写识别系统 4. 小结 本章介绍了<机器学习实战>这本书中的第一个机器学习算法:k-近邻算法,它非常有效而且易于掌握.首先,我们将探讨k-近邻算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使用距离测量的方法分类物品:其次我们将使用Python从文本文件中导入并解析数据:再次,本文讨论了当存在许多数据来源时,如何避免计算距离时可能碰到的一些常见错误:最后,利用实际的例子讲解如何使用k-近邻算
热门专题
SAP生产订单 物料BOM与标签属性配套变更
nx-data-card vue 路由
MMA pdf 百度网盘
python箱线图注明特征值
uipath element exist卡住
c# dll 字符串 传递 参数
C# 增加Redis 锁 防止多线程重复提交
python发送sql注入
./执行脚本提示command
Linux 远程连接数据库
pytorch glove预训练模型表现差
Shp转GDB自动计算面积
vue 2.9.6脚手架学习
python多ip,指定出口ip
if-ne p0,v0代码的反代码是什么
vue app内嵌h5
sqlserver2008r2没有修改密码的选项
notepad XML 如何按自定义格式排布
vertical里属相的区别
matlab 关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