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 和 C 交互中虚拟栈的操作 /* int lua_pcall(lua_State *L, int nargs, int nresults, int msgh) * 以保护模式调用具有"nargs"个参数,"nresults"个返回值得函数.函数在第一个参数的前一个位置. * 保护模式指的是当调用出错时不会报错,而是返回一个错误码同时将错误信息入栈. * 当调用成功时,函数返回0.将函数名以及参数出栈,之后将函数的返回值入栈. * 无论函数返回多少个返回值,L
题意:有两个栈A和B,有3种操作:push,pop,merge.前两种都是栈的操作,最后一种表示的是如果“merge A B”,那么把B中的元素全部放到A中,且满足先入后出的栈原则. 分析:显然,我们给每一个节点配备一个时间戳即可.我一开始的思路是直接开两个优先队列进行直接模拟,merge操作就是把一个栈的元素全部倾倒到另一个栈内,但是会出现的问题是,如果有一个状态A和B的元素都相当多了,并且反复的进行merge操作,那么每一次merge都意味着大量的元素进出,肯定会超时的.因此,我们需要优化,
栈是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操作. 有点类似浏览器返回上一页的操作, public class Stack<E>extends Vector<E> 是vector的子类. 常用方法: boolean empty() 测试堆栈是否为空. E peek() 查看堆栈顶部的对象,但不从堆栈中移除它. E pop() 移除堆栈顶部的对象,并作为此函数的值返回该对象. E push(E item) 把项压入堆栈
传送门: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022 Train Problem I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Total Submission(s): 45375 Accepted Submission(s): 16966 Problem Description As the new term 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