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正则化与L2正则化的理解
1. 为什么要使用正则化
我们先回顾一下房价预测的例子。以下是使用多项式回归来拟合房价预测的数据:

可以看出,左图拟合较为合适,而右图过拟合。如果想要解决右图中的过拟合问题,需要能够使得 $ x^3,x^4 $ 的参数 $ \theta_3,\theta_4 $ 尽量满足 $ \theta_3 \approx 0 ,\theta_4 \approx 0 $ 。
而如何使得 $ \theta_3,\theta_4 $ 尽可能接近 $ 0 $ 呢?那就是对参数施一惩罚项。我们先来看一下线性回归的代价函数: \[ J(\theta) = \frac{1}{2m} \sum_{i=1}^{n} (h_\theta(x^{(i)})-y^{(i)})^2 \]
如果对参数施加惩罚项,式子变为: \[ J(\theta) = \frac{1}{2m} \sum_{i=1}^{n} (h_\theta(x^{(i)})-y^{(i)})^2 + \lambda \sum_{j=0}^{k}\theta_j^2 \]
梯度下降的式子变为: \[ \theta_j := \theta_j - \frac{\Delta J(\theta)}{\Delta \theta_j} \]
我们对梯度下降的式子进行推导一下:

故: \[ \theta_j := \theta_j - [ \frac{1}{m} \sum_{i=1}^{n}(h_\theta(x^{(i)})-y^{(i)})^2 + 2 \lambda \theta_j ] \]
由上可以看出,当正则项系数 $ \lambda $ 很大时,对参数的惩罚也将很大,导致在梯度更新后对应的 $ \theta_j $ 值很小。由此可以使得对某些参数最终接近于 $ 0 $ 。而正则项系数 $ \lambda $ 即为模型复杂度的惩罚项,当其很大时,模型复杂度将变小,也就是模型将更为简单,不会使得对数据过于拟合。
从结构风险最小化角度来说,就是在经验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上(即训练误差最小化),尽可能采用简单的模型,以此提高泛化预测精度。
这一小节我们直观地了解了为何要使用正则化项,接下来我们从理论上来分析一下。
2. L1正则化与L2正则化
这一小节参考自博客1。
依旧以线性回归为例(只含有两个参数的情况,此处的参数 $ w $ 与上一节中的 $ \theta $ 一致,只是本节中为了与图片上的参数相对应,而将参数使用 $ w $ 进行表示)。加上L1正则化后的优化目标(lasso回归): \[ min \frac{1}{2m} \sum_{i=1}^{n} (h_w(x^{(i)})-y^{(i)})^2 + \lambda \sum_{j=1}^{2} |w_j| \]
加上L2正则化后的优化目标(岭回归): \[ min \frac{1}{2m} \sum_{i=1}^{n} (h_w(x^{(i)})-y^{(i)})^2 + \lambda \sum_{j=1}^{2}w_j^2 \]
使用等高线图来表示原目标函数的图像为:

也就是说,当参数 $ w_1 与 w_2 $ 取值为图像中最里面那个紫色圆圈上的值时,可以使得原目标函数最小。
当加上L1正则项之后,目标函数图像为:

当加上L2正则项之后,目标函数图像为:

第一个图中菱形即为 $ \sum_{j=1}^{2}|w_j| = F $ ,而第二个图中圆形即为 $ \sum_{j=1}^{2}w_j^2 = F $ 。代表这个菱形(圆形)上的点算出来的 $ \sum_{j=1}^{2}|w_j| 或 \sum_{j=1}^{2}w_j^2 $ 都等于某个值 $ F $ 。此时若要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参数值在等高线上的圆圈越来越接近中心的紫色圆圈,(2)菱形越小越好( $ F $ 越小越好)。
那么如何取得一个恰好的值,能够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呢?我们先来看下下面这个图(以L1正则化为例):

以同一条原曲线目标等高线来说,现在以最外圈的红色等高线为例,我们看到,对于红色曲线上的每个点都可以做一个菱形,根据上图可知,当这个菱形与某条等高线相切(仅有一个交点)的时候,这个菱形最小,上图相割对比较大的两个菱形对应的L1正则化项更大。也就是说,相切时在使得 $ \frac{1}{2m} \sum_{i=1}^{n} (h_w(x^{(i)})-y^{(i)})^2 $ 相同的情况下, $ \lambda \sum_{j=1}^{2}|w_j| $ 最小,因此,该点能够使得 $ \frac{1}{2m} \sum_{i=1}^{n} (h_w(x^{(i)})-y^{(i)})^2 + \lambda \sum_{j=1}^{2} |w_j| $ 最小。
由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要使得加入L1正则化的解,一定是某个菱形和某条原函数等高线的切点。而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几乎对于很多原函数等高曲线,和某个菱形相交的时候及其容易相交在坐标轴(比如上图),也就是说最终的结果,解的某些维度及其容易是 $ 0 $ ,比如上图最终解是 $ w = (0,x)$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L1更容易得到稀疏解(解向量中0比较多)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使用公式进行推导一下看。假设现在是在一维的情况下,目标函数看做是 $ J(w) = f(w) + \lambda |w| $ ,其中 $ f(w) $ 为原目标函数, $ J(w) $ 为加了L1正则项之后的目标函数。 $ \lambda |w| $ 是正则化项。那么要使得 $ 0 $ 点成为最值可能的点,即使在 $ 0 $ 点不可导,但是只需要让函数在 $ 0 $ 点左右的导数异号。即 $ J'_左(w) \times J'_右(w) = (f'(0) + \lambda) \times (f'(0) - \lambda) < 0 $ ,也就是 $ \lambda > |f'(0)| $ 时, $ 0 $ 点都是可能的最值点。
当加入L2正则化的时候,分析和L1正则化是类似的,也就是说我们仅仅是从菱形变成了圆形而已,同样还是求原曲线和圆形的切点作为最终解。当然与L1范数比,我们这样求的L2范数的从图上来看,不容易交在坐标轴上,但是仍然比较靠近坐标轴。因此这也就是我们老说的,L2范数能让解比较小(靠近0),但是比较平滑(不等于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加入正则化项,在最小化经验误差的情况下,可以让我们选择解更简单(趋向于0)的解。因此,加正则化项就是结构风险最小化的一种实现。
引用及参考: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356992?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2] https://blog.csdn.net/pakko/article/details/37878837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96933/answer/70426653
写在最后:本文参考以上资料进行整合与总结,属于原创,文章中可能出现理解不当的地方,若有所见解或异议可在下方评论,谢谢!
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cnblogs.com/lliuye/p/9354972.html
L1正则化与L2正则化的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深度学习】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非常关心模型的预测能力,即模型在新数据上的表现,而不希望过拟合现象的的发生,我们通常使用正则化(regularization)技术来防止过拟合情况.正则化是机器学习中通过显式的控制模 ...
- L1正则化比L2正则化更易获得稀疏解的原因
我们知道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都可以用于降低过拟合的风险,但是L1正则化还会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它比L2正则化更容易获得稀疏解,也就是说它求得的w权重向量具有更少的非零分量.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看一个 ...
- 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权值矩阵,即产生一个稀疏模型,可以用于特征选择 L2正则化可以防止模型过拟合(overfitting):一定程度上,L1也可以防止过拟合 一.L1正则化 1.L1正则化 需注意, ...
- 深入理解L1、L2正则化
过节福利,我们来深入理解下L1与L2正则化. 1 正则化的概念 正则化(Regularization) 是机器学习中对原始损失函数引入额外信息,以便防止过拟合和提高模型泛化性能的一类方法的统称.也就是 ...
- 机器学习中正则化项L1和L2的直观理解
正则化(Regularization) 概念 L0正则化的值是模型参数中非零参数的个数. L1正则化表示各个参数绝对值之和. L2正则化标识各个参数的平方的和的开方值. L0正则化 稀疏的参数可以防止 ...
- L1与L2正则化的对比及多角度阐述为什么正则化可以解决过拟合问题
正则化是一种回归的形式,它将系数估计(coefficient estimate)朝零的方向进行约束.调整或缩小.也就是说,正则化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降低模型复杂度和不稳定程度,从而避免过拟合的危险. 一. ...
- L1和L2正则化(转载)
[深度学习]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非常关心模型的预测能力,即模型在新数据上的表现,而不希望过拟合现象的的发生,我们通常使用正则化(regularization)技术来防止过拟合情况 ...
- L1与L2正则化
目录 过拟合 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 正则化 L2正则化 L1正则化 L1与L2正则化 参考链接 过拟合 机器学习中,如果参数过多.模型过于复杂,容易造成过拟合. 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 在经验风险最小化(训 ...
- L1、L2正则化详解
正则化是一种回归的形式,它将系数估计(coefficient estimate)朝零的方向进行约束.调整或缩小.也就是说,正则化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降低模型复杂度和不稳定程度,从而避免过拟合的危险. 一. ...
随机推荐
- spark+phoenix
phoenix作为查询引擎,为了提高查询效率,为phoenix表创建了二级索引,而数据是sparkstreaming通过hbase api直接向hbase插数据.那么问题来了,对于phoenix的二级 ...
- 大数据学习:Spark是什么,如何用Spark进行数据分析
给大家分享一下Spark是什么?如何用Spark进行数据分析,对大数据感兴趣的小伙伴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数据在线学习 什么是Apache Spark? Apache Spark是一 ...
- sklearn的train_test_split,果然很好用啊!
sklearn的train_test_split train_test_split函数用于将矩阵随机划分为训练子集和测试子集,并返回划分好的训练集测试集样本和训练集测试集标签. 格式: X_tra ...
- 手动安装R包
1,先将R包下载到本地 2,getwd() setwd("F:\\CNV\\Paper\\Case-control\\mHMM") 3, install.packages(&quo ...
- Pytorch之Variable求导机制
自动求导机制是pytorch中非常重要的性质,免去了手动计算导数,为构建模型节省了时间.下面介绍自动求导机制的基本用法. #自动求导机制 import torch from torch.autogra ...
- 20155206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4周学习总结
20155206 2006-2007-2 <Java程序设计>第4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继承: 避免多个类间重复定义共同行为,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代码重复的现象,把重复 ...
- # 20155224 实验三 敏捷开发与XP实践 实验报告
20155224 实验三 敏捷开发与XP实践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XP基础 XP核心实践 相关工具 实验要求 没有Linux基础的同学建议先学习<Linux基础入门(新版)><Vim ...
- 学号 2016-2017-20155329《Java程序设计》课程总结
学号 2016-2017-20155329<Java程序设计>课程总结 (按顺序)每周作业链接汇总 预备作业1:想象中的师生关系 预备作业2:C语言水平调查以及认为自己最强的一项技能和毕业 ...
- 深入理解redis复制原理
原文:深入理解redis复制原理 1.复制过程 2.数据间的同步 3.全量复制 4.部分复制 5.心跳 6.异步复制 1.复制过程 从节点执行 slaveof 命令. 从节点只是保存了 slaveof ...
- 优步UBER司机全国各地奖励政策汇总 (4月18日-4月24日)
滴快车单单2.5倍,注册地址:http://www.udache.com/ 如何注册Uber司机(全国版最新最详细注册流程)/月入2万/不用抢单:http://www.cnblogs.com/mf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