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mise 的含义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更强大。

1.1 什么是Promise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也就是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来讲,Promise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它提供统一的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Promise有两个特点:

1.1.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 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版这个状态。

1.1.2、一旦状态改版,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存在两种可能: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 和 从 pending 变为 rejeced。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终止,不会再变了并一直保持这个结果。这时就称为 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版已经发生了,即使再对Promise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如果你错过了再想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1.1.3、有了Promise对象,就可以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显示出来,这样就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Promise对象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1.1.4、Promise也有一些缺点,就是无法取消 Promise,一旦建立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另外如果处于 pending 状态时,是无法知道现在到了哪一个阶段。

2. 基本用法

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olve, reject) => {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
}else{
reject(val)
}
})

Promise 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 resolve 和 reject。

resolve:,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pending => 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reject: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pending =>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Promise 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 then 方法分别指定 resolved 状态和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val) => {
// success
},(err) => {
// failure
})

then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二个函数可选,这两个函数都接受Promise对象传出的值作为参数)

1、第一个回调函数在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时调用。

2、第二个回调函数在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时调用。

实例:

function timeout(ms) {
retru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solve, ms, 'done')
})
} timeout(100)
.then((v) => {
console.log(v)
})

上面代码中,timeout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实例,表示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发生的结果,过了 ms时间后,Promise状态变为『resolved』然后就会触发then方法绑定的回调函数。

Promise 建立后就会立即执行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Promise')
resolve()
}) promise
.then(() => {
console.log('resolved')
}) console.log('hh') // Promise
// hh
// resolved

Promise建立后立即执行,首先输出 「Promise」然后执行promise 的then函数,然后首先执行同步任务 输出 hh 在执行 then方法的回调函数输出resolved

如果调用 resolve 函数和 reject 函数时带有参数,那么它们的参数会被传递给回调函数。reject函数的参数通常是Error对象的实例,表示抛出的错误。resolve函数的参数除了正常的值以外,还有可能是一个Promise实例。resolve实在成功的时候调用,reject是在失败的时候调用。

cons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 ...
}); cons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 ...
resolve(p1);
})

上述代码中:p1 和 p2都是Promise的实例,但是p2的 resolve方法将 p1作为参数,即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返回是另一个异步操作。

注意:p1的状态就会传递给p2,p1的状态决定了p2的状态。如果p1的状态是pending,那么p2的回调函数就会等待p1的状态改变;如果p1的状态已经是 resolved 或者 rejected,那么p2的回调函数会立即执行。

一般来说,调用resolve 或 reject以后,Promise的进程就就结束了,后续操作应该放到 then方法里,而不是直接写在 resolve 或 reject 的后面。另外最后在它们之前加上 return语句。

3. Promise.prototype.then()

Promise实例具有 then 方法,then方法是定义在原型对象 Promise.prototype上的。它的作用是为 Promise 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then 的第一个参数是 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是 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不是原来那个,因此可以使用链式写法。.then().then()

a().then((j) => {
retrun j
}).then((i) => {
console.log(i)
},(err)=>{
console.log(err)
})

上面 第一个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返回的是另一个 Promise 对象。这时,第二个 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就会等这个新的 Promise对象状态发生变化,如果变为 resolved,就调用第一个回调函数,如果状态变为 rejected,就调用第二个回调函数。

4. Promise.prototype.catch()

Promise.prototype.catch 方法是 .then(null, rejecton) 或 .then(undefined, rejection)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a().then((p) => {
// success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如果对象的状态变为 resolved, 则会调用 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 success,如果异步操作抛出错误,状态就会变为 rejected,就会调用 catch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处理这个错误。如果 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在运行中抛出错误,也会被catch 方法捕获。

另外reject方法的作用等同于抛出错误

如果 Promise状态已经变成 resolved,再抛出错误是无效的。因为状态一旦改版,就永远保持,不会再变了。 而且Promise的错误有『冒泡』的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位置,它的错误总会被下一个catch语句捕获

建议:Promise 对象后面要跟catch方法,这样可以处理 Promise 内部发生的错误。catch方法返回的还是一个 Promise 对象,因此后面还可以接着调用then方法。

注意: catch函数中的方法发生错误,如果后面没有别的catch 方法,那么错误将不会被捕获,如果 catch 后面 还有catch ,第二个catch将会捕获前一个catch方法抛出的错误。

5.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finally 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

promise
.then(result => {···})
.catch(error => {···})
.finally(() => {···});

以上,不管promise 最后的状态,都会执行 finally 方法指定的函数。

finally 方法的回调函数不接受任何参数,所以就无法知道之前Promise状态到底是 fulfilled 还是 rejected。所以在finally方法里面的操作,是与之前状态无关的而且不依赖于Promise的执行结果。

6. Promise.all()

Promise.all 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实例。

const p = Promise.all([p1, p2, p3])

Promise.all 方法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p1、p2、p3都是Promise实例,如果不是,就会先调用Promise.resolve方法,将参数转为 Promise 实例再处理。(Promise.all 方法的参数可以不是数组,但必须具有 Iterator 接口,且返回的每个成员都是 Promise 实例。)

Promise.all 的状态有两种情况:

1、如果 p1 p2 p3的状态都变成了 fulfilled,p的状态才是fulfilled,这时候返回一个 p1 p2 p3返回值组成的数组,传递给 p 的回调函数。

2、如果 p1 p2 p3中任一一个被rejected,p 的状态就变成了 rejected,这时候返回的是第一个被 rejected 实例的返回值,传递给 p 的回调函数。

注意,如果作为参数的 Promise 实例,自己定义了catch方法,那么它一旦被rejected,并不会触发Promise.all()的catch方法。而是触发自己定义的catch方法。

7. Promise.race()

Promise.race方法同样是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实例。

const p = Promise.race([p1, p2, p3]);

与 Promise.all 的区别就是 p1 p2 p3 中一个实例改变状态,那么 p 的状态就跟着改变了,返回值为最先返回那个Promise实例的返回值。

8. Promise.resolve()

将现有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

1、如果参数是一个Promise 实例
那么将不做任何修改。
2、参数是一个 thenable对象(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
将这个对象转为Promise对象,然后立即执行 thenable对象的then方法
3、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根本不是对象
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状态为 resolved
4、不带任何参数
直接返回一个 resolved 状态的Promise对象

9. 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reason)方法也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该实例的状态为rejected。回调函数立即执行。

关注公众号 【小夭同学】

ES6入门之Promise对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es6学习笔记--promise对象

    Promise对象是为了简化异步编程.解决回调地狱情况 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 ...

  2. es6中的promise对象

    Promise是异步里面的一种解决方案,解决了回调嵌套的问题,es6将其进行了语言标准,同意了用法,提供了`promise`对象, promise对象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 .Resol ...

  3. Nodejs与ES6系列2:Promise对象

    2.promise对象 js单线程异步执行的特性,因此在代码中充斥着回调函数.随着回调函数的增加,代码的可读性会愈来愈差,因此引入promise对象是不错的一种选择,可以避免层层回调函数.在ECMA6 ...

  4. ES6入门四:对象字面量扩展与字符串模板字面量

    简洁属性与简洁方法 计算属性名与[[prototype]] super对象(暂时保留解析) 模板字面量(模板字符串) 一.简洁属性与简洁方法 ES6中为了不断优化代码,减低代码的耦合度在语法上下了很大 ...

  5. ES6的promise对象应该这样用

    ES6修补了一位Js修真者诸多的遗憾. 曾几何时,我这个小白从js非阻塞特性的坑中爬出来,当我经历了一些回调丑陋的写法和优化的尝试之后,我深深觉得js对于多线程阻塞式的开发语言而言,可能有着其太明显的 ...

  6. ES6的promise对象研究

    ES6的promise对象研究 什么叫promise? Promise对象可以理解为一次执行的异步操作,使用promise对象之后可以使用一种链式调用的方式来组织代码:让代码更加的直观. 那我们为什么 ...

  7. Javascript Promise对象学习

    ES6中的Promise对象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 ...

  8. 前端笔记之ES678&Webpack&Babel(下)AMD|CMD规范&模块&webpack&Promise对象&Generator函数

    一.AMD和CMD规范(了解) 1.1传统的前端开发多个js文件的关系 yuan.js中定义了一个函数 function mianji(r){ return 3.14 * r * r } main.j ...

  9. ES6 之 let和const命令 Symbol Promise对象

    ECMAScript 6入门 ECMAScript 6(以下简称ES6)是JavaScript语言的下一代标准,已经在2015年6月正式发布了. (2016年6月,发布了小幅修订的<ECMASc ...

随机推荐

  1. POJ-1222EXTENDED LIGHTS OUT-位运算枚举模板

    传送门:http://poj.org/problem?id=1222 题意:开关灯问题,一幅开关的灯中,给出一种操作,使得灯全关掉,(操作一个开关,相邻的灯也会改变) 思路:利用位运算枚举第一行: # ...

  2. 牛客多校第二场B discount 基环内向树

    题意: 有n种商品,每种商品有一个价格 p[i] . 每种商品都有2种打折方式: 1. 给你优惠 d[i] 元. 2. 免费送你第 f[i] 种饮料. 现在求每种饮料至少一瓶的最小花费. dp[i][ ...

  3. PythonI/O进阶学习笔记_3.2面向对象编程_python的封装

    前言: 本篇相关内容分为3篇多态.继承.封装,这篇为第三篇 封装. 本篇内容围绕 python基础教程这段: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术语对象大致意味着一系列数据(属性)以及一套访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使 ...

  4. MySQL性能调优与架构设计(简朝阳)

    https://www.cnblogs.com/crazylqy/category/625963.html

  5. 【Offer】[68] 【树中两个结点的最低公共祖先】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测试用例 Java代码 代码链接 题目描述 输入两个树结点,求它们的最低公共祖先. [牛客网刷题地址]无 思路分析 该题首先要确定是否为二叉树,还要确定是否为二叉搜索树,是否有父指 ...

  6. SQL Server2008 inner join多种方式的实践

    这些天的学习,才发现自己对SQL原来是如此的不了解.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SQL查询,但是一旦提到效率上,可能就比较傻眼了,有时候也会埋怨客户的服务器不好使. 至于Inner Join的三 ...

  7. 搭建自己的技术博客系列(一)使用 hexo 搭建一个精美的静态博客

    1.安装 Git 和 nodejs https://hexo.io/zh-cn/docs/

  8. asp.net core webapi 统一处理返回值、异常和请求参数验证

    现在的开发模式很少用asp.net mvc一个项目直接操作界面和数据库了.大部分都使用前后端分离,更多的是为了让API支持移动端. 后端写webapi的时候必然需要和前端约定请求值和返回值的格式,如果 ...

  9. Docker入门到实践——简单操作

    1.对比传统虚拟机总结 特性 容器 虚拟机 启动 秒级 分钟级 硬盘使用 一般为MB 一般为GB 性能 接近原生 弱于 系统支持量 单机支持上千个容器 一般几十个 2.基本概念 Docker包括三个基 ...

  10. Python编程常见报错解决(一)

    1.报错一: SyntaxError: (unicode error) 'utf-8'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ca in position 0: invalid c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