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接口inverse_transform 

在上周的特征工程课中,我们学到了神奇的接口inverse_transform,可以将我们归一化,标准化,甚至做过哑变量的特征矩阵还原回原始数据中的特征矩阵,这几乎在向我们暗示,任何有inverse_transform这个接口的过程都是可逆的。PCA应该也是如此。在sklearn中,我们通过让原特征矩阵X右乘新特征空间矩阵V(k,n)来生成新特征矩阵X_dr,那理论上来说,让新特征矩阵X_dr右乘V(k,n)的逆矩阵 ,就可以将新特征矩阵X_dr还原为X。那sklearn是否这样做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1 迷你案例:用人脸识别看PCA降维后的信息保存量

人脸识别是最容易的,用来探索inverse_transform功能的数据。我们先调用一组人脸数据X(m,n),对人脸图像进行绘制,然后我们对人脸数据进行降维得到X_dr,之后再使用inverse_transform(X_dr)返回一个X_inverse(m,n),并对这个新矩阵中的人脸图像也进行绘制。
如果PCA的降维过程是可逆的,我们应当期待X(m,n)和X_inverse(m,n)返回一模一样的图像,即携带一模一样的信息。

1. 导入需要的库和模块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fetch_lfw_people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2. 导入数据,探索数据

faces = fetch_lfw_people(min_faces_per_person=60)
faces.images.shape
#怎样理解这个数据的维度?
faces.data.shape
#换成特征矩阵之后,这个矩阵是什么样?
X = faces.data

3. 建模降维,获取降维后的特征矩阵X_dr

pca = PCA(150)
X_dr = pca.fit_transform(X)
X_dr.shape

4. 将降维后矩阵用inverse_transform返回原空间

X_inverse = pca.inverse_transform(X_dr)

X_inverse.shape

5. 将特征矩阵X和X_inverse可视化

fig, ax = plt.subplots(2,10,figsize=(10,2.5)
                    ,subplot_kw={"xticks":[],"yticks":[]}
                    ) #和2.3.3节中的案例一样,我们需要对子图对象进行遍历的循环,来将图像填入子图中
#那在这里,我们使用怎样的循环?
#现在我们的ax中是2行10列,第一行是原数据,第二行是inverse_transform后返回的数据
#所以我们需要同时循环两份数据,即一次循环画一列上的两张图,而不是把ax拉平 for i in range(10):
   ax[0,i].imshow(face.image[i,:,:],cmap="binary_r")
   ax[1,i].imshow(X_inverse[i].reshape(62,47),cmap="binary_r")

可以明显看出,这两组数据可视化后,由降维后再通过inverse_transform转换回原维度的数据画出的图像和原数据画的图像大致相似,但原数据的图像明显更加清晰。
这说明,inverse_transform并没有实现数据的完全逆转。这是因为,在降维的时候,部分信息已经被舍弃了,X_dr中往往不会包含原数据100%的信息,所以在逆转的时
候,即便维度升高,原数据中已经被舍弃的信息也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降维不是完全可逆的。

Inverse_transform的功能,是基于X_dr中的数据进行升维,将数据重新映射到原数据所在的特征空间中,而并非恢复所有原有的数据。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降维到300以后的数据,的确保留了原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所以图像看起来,才会和原数据高度相似,只是稍稍模糊罢了。

2 迷你案例:用PCA做噪音过滤

降维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抛弃掉对模型带来负面影响的特征,而我们相信,带有效信息的特征的方差应该是远大于噪音的,所以相比噪音,有效的特征所带的信息应该不会在PCA过程中被大量抛弃。
inverse_transform能够在不恢复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将降维后的数据返回到原本的高维空间,即是说能够实现”保证维度,但去掉方差很小特征所带的信息“。利用inverse_transform的这个性质,我们能够实现噪音过滤。

1. 导入所需要的库和模块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gits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2. 导入数据,探索数据

digits = load_digits()
digits.data.shape

3. 定义画图函数

def plot_digits(data):
   fig, axes = plt.subplots(4,10,figsize=(10,4)
                          ,subplot_kw = {"xticks":[],"yticks":[]}
                          )
   for i, ax in enumerate(axes.flat):
       ax.imshow(data[i].reshape(8,8),cmap="binary")
       
plot_digits(digits.data)

4. 为数据加上噪音

np.random.RandomState(42)

#在指定的数据集中,随机抽取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
#两个参数,分别是指定的数据集,和抽取出来的正太分布的方差
noisy = np.random.normal(digits.data,2) plot_digits(noisy)

5. 降维

pca = PCA(0.5).fit(noisy)
X_dr = pca.transform(noisy)
X_dr.shape

6. 逆转降维结果,实现降噪

without_noise = pca.inverse_transform(X_dr)
plot_digits(without_noise)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二十四):sklearn中的降维算法PCA和SVD(五) PCA与SVD 之 重要接口inverse_transform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十四):sklearn中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七)特征选择 之 Filter过滤法(一) 方差过滤

    Filter过滤法 过滤方法通常用作预处理步骤,特征选择完全独立于任何机器学习算法.它是根据各种统计检验中的分数以及相关性的各项指标来选择特征 1 方差过滤 1.1 VarianceThreshold ...

  2.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二十二):sklearn中的降维算法PCA和SVD(三) PCA与SVD 之 重要参数n_components

    重要参数n_components n_components是我们降维后需要的维度,即降维后需要保留的特征数量,降维流程中第二步里需要确认的k值,一般输入[0, min(X.shape)]范围中的整数. ...

  3.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二十):sklearn中的降维算法PCA和SVD(一) 之 概述

    概述 1 从什么叫“维度”说开来 我们不断提到一些语言,比如说:随机森林是通过随机抽取特征来建树,以避免高维计算:再比如说,sklearn中导入特征矩阵,必须是至少二维:上周我们讲解特征工程,还特地提 ...

  4. Bootstrap<基础二十四> 缩略图

    Bootstrap 缩略图.大多数站点都需要在网格中布局图像.视频.文本等.Bootstrap 通过缩略图为此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式.使用 Bootstrap 创建缩略图的步骤如下: 在图像周围添加带有 ...

  5.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二十三):sklearn中的降维算法PCA和SVD(四) PCA与SVD 之 PCA中的SVD

    PCA中的SVD 1 PCA中的SVD哪里来?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注意到了,svd_solver是奇异值分解器的意思,为什么PCA算法下面会有有关奇异值分解的参数?不是两种算法么?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P ...

  6.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二十五):sklearn中的降维算法PCA和SVD(六) 重要接口,参数和属性总结

    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对PCA的讲解.我们讲解了重要参数参数n_components,svd_solver,random_state,讲解了三个重要属性:components_, explained_ ...

  7.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十):sklearn中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三) 数据预处理 Preprocessing & Impute 之 缺失值

    缺失值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所使用的数据,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很多特征,对于分析和建模来说意义非凡,但对于实际收集数据的人却不是如此,因此数据挖掘之中,常常会有重要的字段缺失值很多,但又不能舍弃字段的 ...

  8.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二十一):sklearn中的降维算法PCA和SVD(二) PCA与SVD 之 降维究竟是怎样实现

    简述 在降维过程中,我们会减少特征的数量,这意味着删除数据,数据量变少则表示模型可以获取的信息会变少,模型的表现可能会因此受影响.同时,在高维数据中,必然有一些特征是不带有有效的信息的(比如噪音),或 ...

  9. 机器学习实战基础(十九):sklearn中数据集

    sklearn提供的自带的数据集   sklearn 的数据集有好多个种 自带的小数据集(packaged dataset):sklearn.datasets.load_<name> 可在 ...

随机推荐

  1. Excel数据透视表的日常应用技巧

    对工作表中数据进行统计是经常需要的.一般情况我们都是使用菜单命令或函数来进行数据的统计的.可是如果要统计的工作表中记录很多,而且需要统计的项目也很多时,使用这种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请问还有什么更好的 ...

  2. 这一次搞懂Spring自定义标签以及注解解析原理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Spring是如何解析默认标签的,并封装为BeanDefinition注册到缓存中,这一篇就来看看对于像context这种自定义标签是如何解析的.同时我们常用的注解如:@Se ...

  3. 浅谈typeof 和instanceof

    typeof vs instanceof 涉及面试题:typeof 是否能正确判断类型?instanceof 能正确判断对象的原理是什么? typeof 对于原始类型来说,除了 null 都可以显示正 ...

  4. 能被 K 整除的最大连续子串长度

    [来源]网上流传的2017美团秋招笔试题 [问题描述] 两个测试样例输出都是5 [算法思路] 暴力解法时间会超限,使用一种很巧妙的数学方法.用在读取数组arr时用数组sum记录其前 i 项的和,即 s ...

  5. Magicodes.IE在.NET Core中通过请求头导出多种格式文件

    前言 在2.2里程碑中我们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正如标题所写通过请求头进行导出我们不同格式的文件.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对我们的数据多用途,还是说对我们的数据校验都做到了轻松易配. ...

  6. Linux操作篇之配置DNS服务(一)

    一.什么是DN. 域名(Domain Name)又称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对计算机的定位标识(有时也指地理位置).它的作用只 ...

  7. 完美解决asp.net core 3.1 两个AuthenticationScheme(cookie,jwt)共存在一个项目中

    内容 在我的项目中有mvc controller(view 和 razor Page)同时也有webapi,那么就需要网站同时支持2种认证方式,web页面的需要传统的cookie认证,webapi则需 ...

  8. 【asp.net core 系列】13 Identity 身份验证入门

    0. 前言 通过前两篇我们实现了如何在Service层如何访问数据,以及如何运用简单的加密算法对数据加密.这一篇我们将探索如何实现asp.net core的身份验证. 1. 身份验证 asp.net ...

  9. mybatis缓存之一级缓存(一)

    对于mybatis框架.仿佛工作中一直是在copy着使用.对于mybatis缓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趁着假期.学习下mybatis的缓存.这篇主要学习mybatis的一级缓存. 为什么使用缓存 其 ...

  10. webstorm 调试 typescript

    { "compilerOptions": { "target": "es5", "outFile": "bin ...